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91|回复: 7

广州将进行第二次公交大调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9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州将进行第二次公交大调整
  来源: 广州日报  
上班高峰期,一些主干道的公交车经常堵成一团。
  “车上人挤人、路上车堵车”,这已成了广州上班族每天必须经历的头痛事。调查显示,城市公交已经成了继社会治安、看病就医之后最受居民关注的三大热点问题之一,如何解决530万乘客的出行难问题已经成了当务之急。广州市交委正全力研究解决乘车拥挤、等车难等问题,计划第二次公交大调整。市民可拨打96900提出建议,同时本报也在大洋网开设调查专栏,市民可登录www.dayoo.com畅所欲言。

  对高峰期出行乘车拥挤的状况,市民反映尤为突出,不满意度占受访市民的近五成。其中天河路、中山大道、黄埔大道、广州大道、机场路等市内主要干道以及罗冲围、同德围、广州大道北等城市外围区域和新市墟、棠下等主要客流集散点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

  不足一

  高峰期拥挤

  一名司机向记者倒苦水:“有时车门实在是打不开,我们多停一会儿想让车下乘客挤进来,但结果是车上的乘客骂我们超载耽误他们上班。”据悉,公交车车厢内面积为27平方米,其中可站人的面积为9平方米,按照建设部标准每平方米可以站8个人计算,一辆公交可以站72个人,再加上大约38个座位,理论上一辆公交可以装载110人而不超载。但现场公交车载客80~90人已经挤成了“沙丁鱼罐头”。乘车拥挤造成了安全隐患,一名乘客告诉记者,早晚高峰期扒手很多,经常发生乘客被扒窃事件,他就曾经被偷过手机。

  不足二

  候车时间过长   

  “怎么车还没来呢?”在赤岗站,76路车久等不至,乘客赵云一脸焦急:“经常要等半个小时。这条线太长了,有时坐完全程要花3个小时。” 随着城区扩大,线路越来越长,超长线路市民候车时间也越来越长。

  据悉,76路(集贤苑教师新村总站-大学城体育中心总站)线路长达50公里,沿途经过东川路、新港路等塞车路段。一名司机告诉记者:“不塞车要近两个小时,一塞车就3个小时。人有三急,想上厕所都不方便。”

  目前,广州市部分线路设置过长,有些甚至超过30多公里,大大超出国家部颁的标准。专家指出:“2005年广州市民平均乘坐里程为7.95公里,根据建设部的标准换算,广州市公交合理线路长度为16~18公里,而广州平均线路长度已经达到19.5公里,超过25公里的线路有80条,占总数的17%。最长的一条公交线路501路达55公里。”

  这部分超长线路设置不合理,线网整体运行效率不高,市民出行耗时长。据了解,由于线路设置过长,加上沿路交通堵塞,使得车辆周转慢、整体运行速度低、造成市民候车时间较长。其他如线路绕行过多,也造成市民出行耗时过长,如83路等。

  据公交公司有关人士透露,通常线路越长,周转越慢,利用率越低。以76路为例,每天每辆车运客400多人次,其他正常线路每天客流量为700~800人次,个别短线更是达到了1500人次/日。

  由于客流少,76路每月每辆车亏损2万多元,整条线路月亏近百万。“这造成了车辆资源的浪费,市民等车难。”  

  不足三

  公交地铁衔接不便

  “村里出行太不方便了,到公交站、地铁站都太远,什么时候小巴才能开进村啊?”杨箕村的周小姐告诉记者:“有一次,我从村里走到地铁站,整整走了半小时,腿都软了。” 目前,广州已开通4条地铁线路,日均客运量达到150万人次。但公交与地铁衔接线路较少或衔接站点较远,市民仍然不能顺利地通过公交换乘接驳地铁出行。

  杨箕村内只有一条比较宽敞的道路,但这条路只能够两辆中巴并行,大公交开不进去,所以虽然这里早已成了城市中心区,但交通不便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中心区的住宅社区都存在和杨箕村一样的尴尬,由于道路较窄,没有公交车辆通行,市民出行更为不便,如穗园小区、新河浦路、周门街等小区,市民往往要步行20多分钟才能到地铁站。

  不足四

  主干道公交线重叠

  广州大道客村立交站云集了20多条公交线路。早上8:00,公交车就排起长龙,从客村立交一直排到广州大桥上桥位处。

  一名乘客告诉记者,她曾经尝试过过客村立交就用了20分钟,从客村立交过广州大桥整整花费了45分钟。在烈士陵园站,记者发现这里云集了23条公交线路,由于路窄车多,每当公交车进站,这里就排起了长龙,长达上百米。据悉,中心区线路设置过于集中的公交站点超过30个。

  中心城区交通日趋拥堵,特别是部分路段和区域交通压力过大,形成交通“瓶颈”,严重影响到整体道路通行能力。

  城市外围区公交线路相对较少,城乡接合部及城郊地区居民出行不便。自我市2007年全面实施“禁摩”后,城乡接合部及城郊地区市民出行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

  不足五

  城市外围公交空白

  尽管市交通部门在2007年开行了50条中小巴线路,城市外围和城乡接合部居民的出行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如天河区鱼沙坦、柯木塱、沙太南,白云区石井鸦岗村、朝阳村、庆丰村等自然村及海珠区赤沙路沿线自然村等,由于受道路条件限制,大巴无法通行,市民只有靠步行或其他交通方式出行,造成出行不便。
发表于 2008-4-9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早就说了,不过做的话一直没落实:ti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9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公考申论就是考这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9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字: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9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广州的公交车什么时候能像地铁一样,不用等那么久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0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31条公交线大调整 市民出行成本将倍增

相关报道:

广州公交大调整开征询会 增边远公交呼声高

广州公交车批量使用混合动力 油耗降低近60%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即将对公交线网进行大调整的消息公布后,很多市民都关心与自己有关的公交线路是否会作出调整。





本报记者昨日通过相关渠道,获得了公交线网的初步调整方案。记者得到的初步调整方案显示,此次调整涉及的线路达31条。其中拆分线路有9条,截短线路有8条,其余则是为解决线路掉头等问题而作出路线调整。


调整方案称,线路调整后,相当于日均减少经行公交车5712车次。


有关负责人表示,调整方案以广州市交通委员会最后公布的为准。


市民出行成本或增一倍


公交公司大多反对此次调整方案,担忧企业利润不增反减


记者采访6家公交公司了解到,他们大多都对此次的调整方案表示“明确反对”。多名公交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此次通过抽疏等调整方式,对于解决高峰期乘坐公交出行拥挤、公交与地铁衔接不便、城市外围公交较少等问题,可以说不但没有效果,还会明显加大市民出行的成本,相关路段交通也会更加拥挤,繁忙时段市民甚至会无车可乘。


据了解,此次调整方案还有待交警部门批准。有业内人士透露,此次公交线网大规模的调整背景,是广州公交系统面临巨额亏损以及公交票价将下调的多重压力。


“现在最该做公交接驳地铁”


据市交委透露,此次公交大调整,首要目的就是解决高峰期公交拥挤的现状。


对此,某公交公司总经理阿华(化名)称,此次调整方案中,交委用的最多的方法是抽疏。对此,他表示,公交车乘车难特别是下班高峰期的乘车难的主要原因,是道路拥挤导致的,而现在上下班高峰期几乎所有公交车都在超负荷运作,采用抽疏公交车根本解决不了这一问题。


对于“截短、拆分”的理由,阿华表示,这一方案表面上是使公交的运行效率增加了,但实际上却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公交车上路,这又会造成更大的交通拥挤。


此次调整方案中,包括24路、268路、43路、83路等4条公交线路的调整,据称是为方便多个区域市民的出行。对此,多个公交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这对解决市民出行是有好处,但他们也指出,“其实部分调整也不科学,有些涉及区域的出行市民目前还比较少,而这可以用小巴来代替”。某公交公司负责人称,用小巴代替一些不是很必要的公交路线,主要是可以减少公交企业不必要的负担,提高公交车的运行效率。


“让市民更方便搭乘地铁,这确实是一件好事,但这次调整中,根本没有一条线路涉及到这个好事!”昨天,广州市某民营公交企业负责人华总(化名)在研究方案时指出,这次方案调整大多是截短、拆分线路,或者是抽疏线路,“让公交车接驳地铁是交委该认真去做的事情了”。


“调整只是为公交公司考虑”


“2003年广州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公交线网调整后,广州公交网线堪称是全国最科学的公交线网!”一位在公交系统工作的30多年的工程师刘先生(化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当时广州市为了优化公交线网,曾花费400万聘请上海同济大学专家进行规划,才有了今天的广州市公交线网。


刘先生称,这10多年来,广州市公交线网每年都在不断调整,但遗憾的是,“这些调整很多不是在真正为市民出行考虑,而是在为公交公司的利益考虑!”他说,比如,黄金路段天河城,就有超过20条重复线路通过,“如果以现实情况来看,这些线网都是需要的,因为现在少了哪一条可能都不行,但这在当时有些线路完全是多余的。”


据一知情人士透露,其实广州市公交线网的混乱是这些年才出现的,“当初推行LPG时,交委曾许诺给公交公司分配好的路线,以作为筹码!”该知情人士针对此次线路调整方案更是直言:“此次调整根本没有对现存的不合理线路进行调整,相反却在增加不合理线路。”他指出,超过五成线路的调整为截短或拆分,这样对整个交通状况根本不会有改观,相反还会增加乘车难的问题。


“现在广州市所有中心区域的乘车难早已是尽人皆知,采取抽疏的办法根本行不通!”269路公交车司机梁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天河体育中心为例,现在途经该地段的车辆是很多,但现实是依旧无法满足市民出行,而这一现象在上下班时更为突出。梁先生称,现在解决中心区域出行难最好的办法,是如何有效提高公交的运力及疏通交通拥挤。


而另一公交公司负责人则对记者表示,现在广州中心区域公交的问题,不是减不减的问题,而是想如何增加的问题,“而在这一问题上,交委的方向明显错了!”


某公交公司负责人:增加公交车交通会更堵


568路、33路、76路、298路、65路、823路拆分!247路、501路、44路、883路、43路截短!这是此次广州市交委公交线路调整初步方案中“最大亮点”。除此之外,还有近10条线路调整为“截弯取直”。对此,公交公司反映,调整后的公交线路将使市民增加一倍以上的出行成本。


“原本可以直达的,现在又要换乘了!原来两块钱的公交费用,现在可能要4元,甚至还要更多!”多家公交公司的负责人直言,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增加了公交企业的效益,但却大大损害了市民的利益。据相关人士透露,此次调整方案中涉及到缩短路程的线路达15条之多,涉及百万余人次。


多家公交公司负责人表示,此次调整并不是公交公司的想法,“表面上公交公司是有更多的利润,但实际上线路截短了、拆分了,而为了满足市民同样的出行需求,同一条线路公交公司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公交车辆,而这就意味着公交公司的成本更大了。”某公交公司负责人还表示了另外一种担心:随着公交车的增加,现有交通将更加拥堵。


另有说法


调整是为了缓解公交亏损?


据多家广州市公交公司负责人称,引进LPG及油价上涨等,使得广州市大部分公交企业已陷入严重的亏损经营状态,加上之前听证的票价降价的压力,更是让公交企业雪上加霜。“这次调整可能就是有关部门在为广州公交企业找出路吧!”多家公交公司负责人对记者如是说。据一位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受油价及物价上涨影响,特别是近些年来推出LPG以来,广州公交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公交企业已陷入了严重亏损状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在又提出降低票价,很多公交企业都无法正常运营了。“这次调整,也许是想让公交企业有个喘息的机会,但却损害了市民的利益。”


同时,该业内人士对方案中提到的“通过线路截短、抽疏调整等措施,相当于日均减少经行公交车5712车次”的说法提出质疑,认为这肯定是不科学的,“如果真的这样,那广州公交体系在调整后肯定会陷入瘫痪,因为现在广州公交车基本都饱和了!”

■本版撰文:新快报记者 王华平 实习生 王炳晖 陈彬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5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降价,向北京看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6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首都的北京的公交系统是不计成本的反正全中国的zhongyang财政收入都集中在那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4-6-15 07: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