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71|回复: 9

纪念我曾经的吐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7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生如此这般的可笑,

人生如此这般的如意.

昨晚本来打算修改论文,看电影,睡觉.

没想到,一个电话,让我吐酒了,,,

以前朋友说起他宿舍一强人,喝完,吐床上,继续睡,第二天才起来收拾.

没想到,这回,轮到我吐完,第二天起来收拾.....学到了,自己做的事,自己要执手尾...

洗了草席,洗了被单,还算幸运,,全吐被单里了...本来剩下一个月,,可以直接把被单扔了的.

可是想想,自己做的事,自己要处理,,就硬着心肠,,,洗了洗,泡了好多洗衣粉...
 楼主| 发表于 2008-4-27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榜样的力量 ,,是无穷的....

我现在居然没有自责,不会内疚,,,,郁闷,,,,

四年来,吐过好像有三次,还是四次....其中最先一次也是跟昨晚的朋友,,,

每次吃烧烤,喝酒,,我就必吐无疑.....对烧烤,我都反胃了...

好像还有一次是去金专,喝得走到朋友的宿舍,就冲进他厕所,,,吐完,,,瘫在地板上几分钟,然后就走到沙发去睡觉.....

应该,不记得,,还有吐的往事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7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看来要三戒......

戒酒,,,,戒烟,,,,戒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7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ra]http://bbs.eyh.cn/UploadFile/2007-7/20077251642441619.wma[/ra]

献歌一首...

看来下午去不了图书馆了,睡不够,三点多睡,,,九点起床....

真的完全想不到会吐...等上了床躺下几分钟后,才吐出来....

哎,,,往事不堪回首呀....




『缘分五月』
  ☆江智民☆



   就算前世没有过约定
今生我们都曾痴痴等
茫茫人海走到一起
算不算缘分
何不把往事看淡在风尘
只为相遇那一个眼神
彼此敞开那一扇心门
风雨走过千山万水
依然那样真
只因有你陪我这一程
多少旅途多少牵挂的人
多少爱会感动这一生
只有相爱相知
相依相偎的两个人
才能相伴走过风雨里程
多少故事多少想念的人
多少情会牵伴这一生
只有相爱相知
相依相偎的两个人
才能搀扶走过这一生
就算前世没有过约定
今生我们都曾痴痴等
茫茫人海走到一起
算不算缘分
何不把往事看淡在风尘
只为相遇那一个眼神
彼此敞开那一扇心门
风雨走过千山万水
依然那样真
只因有你陪我这一程
多少旅途多少牵挂的人
多少爱会感动这一生
只有相爱相知
相依相偎的两个人
才能相伴走过风雨里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7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选修课结束了,总结写作业的时刻到了。
    为什么其它选修不选就选〈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因为郁闷,是因为迷惑,是因为欲望,是因为烦恼。听说,人类解决不了问题最后都会到宗教去寻求答案。所以,我也就选了这门选修。
    困惑一、人生是什么?
    困惑二,人生有什么意义?
    困惑三,如何才能有一个完美的人生?
    困惑四,该如何取舍?
    困惑五,佛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什么是缘分?
    虽然爱因斯坦说过“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答案更有价值”,可是再这样问下去,心更乱,人会疯,不如暂时放下。
    曾经很迷惑,一位网友叫我去看看〈心经〉,从图书馆借来〈心经〉,发现有好几个版本,断句不一样。不管了,先抄二遍再说,笔记本一遍,练习本一遍。
    后来网友又跟我说,其实,〈心经〉最重要就第一空,你好好读,好好背,会有收获的。
    所以,以后每次看〈心经〉,直奔第一段,结束于第二段。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空相,是佛教的第一原则,理论基础。正如“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读〈心经〉,有时烦恼顿失。可惜是“顿失”,所以还得从正本清源开始。竖立正解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什么叫价值观,其实我也不懂。到底什么是价值观,百度一下: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它支配和调节一切社会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扬绛先生在〈走在人生边上〉这本书中强调了价值观、信仰的重要性。我觉得价值观、信仰就是人对真善美,对人生旅途中一切价值的判断。上面几个困惑问题全是因为没有适合自己的价值观,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信仰体系而造成的。
    回到佛学中来,世尊倡导:世事无常,诸法无我...永世涅槃…
    这无常,无我,空相等等是不是就是消极思想呢?我觉得这算是一种平和心态吧。要不,证慈上人为什么要在入世中去实践佛法,去弘扬佛法呢?
    建立适合自己的价值观体系跟我们日常的行为是相符相承的。就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所以,在不完备的价值观体系情况下,我也尝试着回答上面的几个困惑。
    人生是什么?人生来是为了什么?人生来只是上帝的玩具么?我们能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麻?“是不是通向任何一个方向都会到达同一个地方?”引自〈悟空传〉,如果人生来不是充当上帝玩具的角色,那人生来是为什么?人生来是为了宇宙的使命?那宇宙的使命又是什么?难道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着自己的天命,实现中宇宙不知人知的伟大使命?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无法尝试着给自己答案,但我相信有一天我会知道答案的,纵使再回首有没有百年身。
    人生有什么意义?呵呵,很多人会用〈士兵突击〉中的台词回答我,“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呵呵,像这样的话太空洞了。不是我所想要的。
     网友送了本〈追寻人生的意义〉给我,二战期间作者因为犹太人身份,遭纳粹逮捕,在奥斯维辛、达豪等集中营度过了三年艰难的岁月。在这岁月中的痛苦经历及伟大思想记录书中。作者在书中写道:“想象一场电影:它由成千上万的单个画面所组成的,每幅画面都表示一个意义,然而只有当最后一幅画面放映后,我们才能理解整场电影的意义。
    然而如果我们不首先理解电影各个组成部分,每一个单个画面的意义,我们就不能理解整部电影。
    生活也是如此。”
    作者在后面的内容写道“追寻人生的意义,是以承担生活责任为前提,只有勇敢的承担起生活赋予他的责任的人,才会寻找到人生的意义(大意)。
    是这样的,生活发现在前,我们发现其意义在后。所以,生活精彩、生活可悲全在于此。如果你有一个坚定的价值观,不管是发现在前,运筹帷幄,还是发现在后,后悔莫及。其实只有勇敢承担起生活的责任就行。
    生活的责任又跟人的角色有关,跟人的目标有关,而且还跟价值观有关,这也是相互作用的。
    所以,我们需时刻地学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升自己,认识自我,明确生活赋予我们的责任,实现自我,追寻人生的意义。这也是防止文化侏儒症的方法。所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看到这里,老师会觉得文思很乱,可能还有点不耐烦了。请老师看个故事先:
    一个相信上帝的信徒,某天掉进河里。当然啦,他有点慌,不过他相信上帝会打救他的。这时岸上有人经过,他认为上帝会救他的,所以他没有喊救命,后来这路人走了。接着,他在水里遇到一块木头,他没有抱住,因为他还是相信上帝会救他的。后来,这人当然挂了啦。在天堂里,他找到上帝,并与之理论理论。上帝说:我看你那么真诚,给了你两次机会,没想到,你居然看不到。
    有次我因为这个故事,迷惑了。我相信上帝不会辜负有梦的孩子,可是有时,他确实是辜负你了。但假如你真的相信上帝不会辜负有梦的孩子,你就要相信,生活关了你一扇门,上帝会给你开一个窗子的。只是你得学习把握如何识别哪儿是一扇门,哪儿又是一扇窗。故事中的主角就是不能识别上帝给他打开的窗子。
    差不多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世间因缘天注定。世尊讲究因缘法。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今生的擦肩而过,真是前世的500次回眸?“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对于缘分,有人会从概率中去钻牛角尖。有时我也会。不过,我对于佛学中的因缘法,对于缘分的理解,不单单从男女朋友关系上去理解,而且还从人生意义上去理解!人生一世,来也空空,去也空空,留下什么呢?留下了我们无法理解的为宇宙伟大使命的微薄作用?还是流芳百世,让后代敬仰?前者看不到,摸不着。后来廖若晨星,屈指可数。所以,我宁愿相信人生留下的是缘,留下的是缘的结晶,可以是爱情的缘,也可以是亲情的缘。
    既然如此,就好好把握,人生中的人和事。好好珍惜,不过时常地逝者如斯夫,后悔莫及。
    写了这多么,可能老师真的看烦了。我也不好意思再胡乱写下去。
    最近看《德川家康》,一女性朋以说她在看关于犹太人的。不管是曰ben人,犹太人,还是中国人,要想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追寻人生意义,承担生活责任,文化是绝对成败因素。有先天才资也好,后天侏儒症好罢,只要时时勤拂拭,总有一天,会明白生活意义,也会有完美生活的。
    再者,为什么要“时时勤拂拭”?我曾经说过:顿悟如高潮般短暂,想要一劳永逸的醒悟,是不可能的(请教师包涵,这是我最真诚,最真心的话)。我时常想寻找一些如数学公理般的东西,特别是面对困惑的时候,我都想一劳永逸的解决困惑,可是这个世界,这个人生,是无常的,压根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可能。只有不断的顿悟,当机缘到的时候,不断的渐悟,这样,不断的成长,不断的获得价值。所以,我用“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来自喻。



既然贴在文学版那回贴,就贴这上面来汇总。。.........三更半夜不适合凑东西,发现很多错别字,,,而我却没有修改,就打印交了上去,,阿门保佑,给我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7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LZ常常嚷着要去看MM,要招友,看上去挺空虚的
其实LZ的内心世界很丰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7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希延 于 2008-4-27 17:14 发表
LZ常常嚷着要去看MM,要招友,看上去挺空虚的
其实LZ的内心世界很丰富



其实,我是真空虚的。

PS::发了初稿给老师了,还没有回复。。希望论文也阿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7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咖啡的文字还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7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缘起论与生态构成

 

方立天

  

  佛教修持实践是以追求人生精神解脱为目的,所谓解脱就是从种种烦恼中脱却开来,在精神上臻于自由自在的境界。这种修持解脱是以佛教所理解的宇宙人生真实为依据的,而宇宙人生的真实意义又是从缘起现象上作出的价值判断,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时,印度思想界流行着两种因果论:一是认为宇宙是从一种总的原因转变、演化为复杂万象,是因中有果说;二是认为事物是多种原因积累而成,是因中无果说,佛教别树一帜,提出“缘起论”,主张一切现象都是由于互相依相待、互相作用,也即由于一定的条件或原因而形成的。也就是说,既不是一因生多果,也不是多因生一果,而是互为因果。缘起是佛教对宇宙人生的根本看法,是佛教理论的基本观念。缘起论是佛教思想体系的哲学基石。

  佛教《杂阿含经》卷第十对缘起思想的典型表述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此是彼的缘(保件或原因),彼依此而起,彼也依此而灭。这是说,任何事物都因条件或原因而存在,都因失去条件或原因而消失。条件或原因又有主次之分,适分别称为“因”,指直接的主要的条件或原因,与“图”相对的“缘”则指间接的次要的条件或原因。由此在《杂阿舍经》卷第二中,缘起又表述为:“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就是说,世间万法皆由因缘聚集而生起,也由因缘离散而消失。缘起展现为时空两个方面,从空间上看是一种有无状态,从时间上看是一种生灭过程。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还认为,由于世界万有是依缘而起,不能独立决定自身的存在,要由因缘决定,因此是没有独立的自性,也就是本性是空即性空的。《中论》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空)。”缘起涵蕴性空,缘起即性空,二者一体两面,相即不离。

  上述佛教缘起思想包含了多重涵义:

  其一,条件互依因果关系论。缘起现象决定于条件,由互相依待、作用的条件而生起,是各别条件相互阐联的结果,是由“彼、此”构成的互相依存、互不分离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关系的存在,都是因果关系的存在,离开因果关系就不存在任何事物。《华严经》里有“因陀罗网”的说法,谓帝释天宫中有一张张持开的巨大宝网,网上结附着众多宝玉,这些宝玉熠熠生辉,互相映发,形成为无限的反映关系。中国华严宗人进一步提出“因陀罗网境界”的法门,因陀罗网景象譬喻缘起万有间可以互相涵摄,以至于重重无尽地相即相入,而互不相碍。华严宗人还从哲学上把这种境界归结为“事事无碍法界”。事事即种种缘起的事相、事物。事事无碍即一事物与其他一切事物之间互相交摄而不相碍,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共同为缘的缘起关系,和谐关系,事物却无自性(空),互不排斥,相即相入,

  其二,生灭无常一事物过程论。佛教缘起论既讲“此生故彼生”,又讲“此灭故彼灭”,是生灭并举的。一切缘起现象都是依因托缘而起,因缘时时在变,因果关系时时在变,有生有灭,生生灭灭,没有常住性。这也就是佛教思想的重要命题“诸行无常”的意思,强调的是缘起现象随着因缘的状况而起伏,变化不停,成住异灭,无一间断。生灭无常是与缘相关、由缘的变动引起的动态过程,进而又可以说,缘起现象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过程。

  其三,缘起性空一现象与本性相即论。一切现象的存在都依赖于因缘,因此是空虚无主,没有独立的自我,不变的自性,即“无我”的。佛教思想又一重要命题“诸法无我”就是这个意思。此中的我,即指独立的实体,不变的自性。无我就是空、空性。由此可见,缘起的存在有两个层面,就存在的现象而言是有,就其存在的本性而而言是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7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酒和色是戒不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4-6-17 15: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