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20|回复: 8

中大学生获软银500万投资颠覆传统新闻的模式- TOM.COM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9 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非广告 斑竹勿删 原文链接:http://post.tom.com/E500084A5.html


“传统门户网站的新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日益膨胀的信息时代,一瞬间这个世界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一直致力于让用户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有价值的内容。”推荐网(http://www.com2con.com/)创始人之一叶一琪说。





推荐网首页截图

近日,推荐网宣布获得软银500万的投资。这让无数同学感到惊奇,推荐网是什么?叶一琪又是谁?大学生创业本来是艰难的事情,要获得融资更是难上加难。究竟是什么让风险投资商对推荐网如此的青睐呢?

叶一琪是中山大学一位计算机系的大三学生,于2007年创建Com2con团队,团队成员有五个。由于其低调的作风,外界很少有人知道推荐网就是中大学子创办的。

推荐网是一个用户可以自由发表新闻、视频、音乐的Web2.0网站,采取自由的模式,用户决定网站的内容以及排列的顺序。比如你在新浪网看到一篇有趣的新闻,你就可以推荐到推荐网,让大家去投票、评论。这样一来任何一个网友都是内容的发布者,形成了内容的多样化,任何一个网站更新了新闻,又有推荐网的用户看到了这篇新闻,那么这篇新闻就会推荐到推荐网,然后让其他网友来对这条新闻进行投票、评论,这样这条新闻就会迅速的传播开来。其他类似的还有视频、音乐。

推荐网的核心思想是发动大众进行新闻、视频挖掘,推荐网与一般新闻、视频网站所不同的是,那些网站的内容是由编辑推荐的,编辑的喜好决定了网站的内容,而推荐网把这个内容筛选的权利交给了网民,由网民民主投票来决定网站首页应该显示哪些新闻,推荐网相信大众的眼光和评审,这样,筛选出的内容往往是最有价值的,最受网民关注的新闻、视频。推荐网是WEB2.0的又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推荐网为什么可以产生?其实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互联网观察家吕伯望如此解释推荐网的兴起。
1、在web1.0时代,如新浪和搜狐的新闻,每天都是几千篇的更新,优酷和土豆的视频,每天也有数十万的上传量,但是读者怎么才能从中找到感兴趣的内容呢?怎么才知道哪些内容才是有最有价值的呢?

2、在博客大行其道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blog这个大潮中写起了博客,这客观上造成了信息的极度爆炸。现在,到网上搜一搜,大部分文章不是来自某个网站,而是来自某个博客。但是,海量信息也带来了鱼龙混杂,对于阅读者来说,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筛选出有价值的东西呢?对于博客写手来说,如何让自己的文章让更多的人来看到呢?对于收藏者来说,如何保存和迅速找到自己很久以前看过的有价值的资料呢?

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在阅读到某个新闻或者文章的时候,如果我们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就会很自发的在MSN或者QQ上发链接进行传播推荐给别人看,或者到论坛上转贴,这其实就是“推荐”的雏形。
推荐网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他的目的就是信息挖掘。挖掘又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把文章从信息海洋中挑选出来和对推荐出来的内容发表评论。

推荐网适合怎样的人群呢?

1、挖掘者:某些人发现了好的文章,就想推荐出来给其他人分享。而且凡是自己提交的文章,都会收录在自己的推荐网个人主页里,等于是为自己提供了一个网络收藏夹。

2、 浏览者:对于阅读者来说,在推荐网上看到的文章,都是经过网友筛选的,都是去掉糟粕取的精华。因此,省去了大量的在网上瞎兜的时间。提高了阅读的成功率。尤其是现在流行的tag机制,能让阅读者迅速定位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节约了网友的时间,也提供了阅读的指南。

3、评论者:推荐网不仅仅是把文章挖掘出来就结束,而是还要发动大家对挖掘出来的文章发表看法,探讨更深层次的东西。对于评论者来说,原文只是一个引子,而评论有时比原文更有价值。

4、收藏者:对于喜欢使用网络收藏夹的人来说,在推荐网的每一次投票,每一次推荐,每一次评论,都是一个收藏的过程,凡是网友关注的文章,都会保存在网友的个人主页里,当然前提是要注册成为推荐网的用户。

5、网络写手:博客的时代是全民写作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博客中来,如何推广自己的博客呢?如何让自己的博客迅速被别人所知呢? 推荐网就是一个很好的推广平台,把自己的文章推荐到这个网站,接受更多网友的浏览、点评和投票。

6、交友:推荐网还提供了朋友圈的交友功能,和一般的纯粹为了交友而交友的网站不同的是,推荐网是因为大家有共同的喜好,所以才会走到一起,成为好友,这样的好友才会有共同语言。
而叶一琪他们又是如何产生这些想法的呢?记者采访了叶一琪。

“其实推荐网的模式在互联网上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创新,这样的模式在国外已经很流行,只是在国内的发展有点滞后,国外典型的代表就是digg跟雅虎的buzz。推荐网算是仿照国外的模式。”叶一琪说。叶一琪在大一的时候跟一个副教授做助手,跟其他几个学生一起开发学校的精品课程网站。大二的时候教授申请了一个虚拟现实(VRML)的实验项目给他们几个人做,这时候叶一琪思考好了很久,本来跟着教师做下去自身能力的提高以及以后的就业都会一片光明,但叶一琪考虑到自己钟情的是互联网,对多媒体技术并不感冒。最终叶一琪退出了那个项目,跟几位大学同学组建了Com2con团队,叶一琪跟另外一个同学负责技术开发,其他负责技术外的事情。

叶一琪终于体会到了开发一个网站容易,难就难在网站的维护和推广,Com2con当初只是在叶一琪的朋友圈宣传,没想到迅速获得了朋友的认可,朋友也开始替他们推广网站,但毕竟朋友有限,这样的推广始终是局部的。幸运之神眷顾了叶一琪他们,叶一琪的一个网友投了十万到com2con网站,说起这个网友叶一琪直说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个网友是叶一琪在一个创业论坛上认识的网友,后来这个网友的妻子(香港大学博士)要到叶一琪所在学校做个调查做博士论文,于是叶一琪自告奋勇的当了导游。这样他们很快从网友变成了朋友,闲聊之中那个网友知道了叶一琪在做Com2con项目,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原来那个网友以前在北京做过电子商务,熟悉互联网行业,这样他们自然而然走在了一起。一番谈论下来,那位网友投资10万,获取10%的股份。姑且不论10万是否等于这10%的股份,第一份投资对于叶一琪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网站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滞后了,再得不到新鲜血液,就只能停留在那个阶段,所以10万是否等于10%的股份已经不是那么重要。

叶一琪拿到十万以后迅速进行网站升级,加强网站的推广,2008年初的时候流量已经比之前上了一个台阶,但是此时10万已经花完,网站仍然没有达到盈利。Com2con再次陷入困境。这时候周围的朋友开始鼓励叶一琪他们寻找新的投资,其实叶一琪本来是打算在网站实现盈利才去找风险投资的,而现在似乎条件不俱备。但com2con的发展已经不容他考虑那么多,不前进就会后退。终于叶一琪他们做了商业计划书,挑了五个风险投资了。其中有三家是有意投资的,而叶一琪选择了软银。“软银在国内的VC中是比较有名的一家,投资成功的例子很多,包括阿里巴巴、校内、完美时空等。”叶一琪解释为什么选择软银。而软银的回答更加简洁,“推荐网就是digg、buzz的翻版,谷歌打算用2亿美金收购digg,足以证明这类型网站的价值,所以我们认为500万的投资是值得的。”

叶一琪他们创办了推荐网,但叶一琪并不是推荐网的CEO,而是另有其人,这个人就是搜狐的前运营副总裁吴晓冬。吴晓冬于2008年初加入推荐网,他的到来给推荐网带来了企业级的管理,以及一些IT精英的加盟,同时引起了VC对推荐网的注意。“这种模式是从硅谷模仿来的,年轻的我们还缺乏能力,所以先交给互联网的前辈去管理,我们就从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时机成熟时再接手。”叶一琪如此解释。这恐怕也是软银放心投500万的原因吧。

那500万怎么花呢?“1.扩充我们的团队,招揽更加优秀的网络人才;2、提升网站的内容,加强跟其它网站的合作,实现整个网络内容的中转站,我们目前已经跟最大的新闻搜索网站百度取得了战略性的合作;3、取得跟美国digg的合作,实现国与国之间的信息交流,比如国内的用户可以看到美国方面的新闻,这些新闻是由美国用户推荐出来的,目前我们与美国方面取得了初步的合作意向,不过这种跨国的信息交换存在着语言障碍,是个长远的事情。”叶一琪如是说。
为什么会取名com2con.com?“现在的国际域名已经出现资源枯竭的现象,寻找一个好的域名是难上加难,至于为什么要取这个com2con做为域名,完全是巧合吧。com对于大家来说已经是相当熟悉了,2(to)也是当今很流行的一个单词,比如c2c,p2p等,而con呢,则完成是为了跟com形成对称,由于com2com已经给人注册,所以我们只能选择com2con.com.”叶一琪解释道。

整个采访过程中,叶一琪表现出了与他年龄极不相符的稳重和健谈,对企业上的管理似乎经验不足,但对于互联网却分析的头头是道,一点都不逊于专家。但叶一琪却坦诚的说自己是个内向的人,大学期间从来不参加学校活动,“我高中的时候就经常组织或参与这样的活动,所以大学的时间都主要放在了网络上,我是一个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思考的人,而不是通过活动来表现自己的活跃”。

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计算机系万海教授,谈到叶一琪的时候,万教师也说对叶一琪获得巨大投资感到意外,但他对叶一琪的能力却不怀疑。“在一个项目中,只要你提出不合理的地方,第二天他就能够拿出几套修改的方案给你选择”,万教授称赞叶一琪。

叶一琪他们获得了500万的投资无疑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一般而言大学生是很难获得风险投资的,但是叶一琪做到了,而且是令人惊奇的500万。相信叶一琪他们有很多的经验值得现在创业的大学生学习,这也促进了其他大学生的创业。推荐网能否在软银500万的投资下成为互联网新贵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原文链接:http://post.tom.com/E500084A5.html

[ 本帖最后由 lilq87 于 2008-7-29 01:47 编辑 ]
发表于 2008-7-29 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SF..
SOSO..
给我2W就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9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30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创新,谈何发展...

广工有良好的创新抹杀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的一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师弟师妹们,可能你们还不懂得软文吧。。。这个是明显的软文,炒作事件。大家上搜索引擎搜索下多不多权威媒体报道这个事情,软银这样的公司,会投钱,一般都是按美元算得。。呵呵,这么简单的dig文章系统并且没有可预期的商业模式,能拿到500万风投,比较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zhigan 于 2008-7-29 09:19 发表
我也是个程序员,也是个广工的毕业生,也姓叶,比较坦诚地说,在广工,技术比叶一棋好的,数以百计,但是为何出不了像他一样的人呢


  做技术的很多,现在做个网站的没多大难度。缺少的是创意,是项目。马云对电脑基本上是白纸,一样创办阿里巴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话不是卖广告,但其实就是卖广告,博知名度,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lisn 于 2008-8-2 04:30 发表
呵呵,师弟师妹们,可能你们还不懂得软文吧。。。这个是明显的软文,炒作事件。大家上搜索引擎搜索下多不多权威媒体报道这个事情,软银这样的公司,会投钱,一般都是按美元算得。。呵呵,这么简单的dig文章系统并且没 ...

市营学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5-20 12: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