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转自 搜狐 新闻 2005-2-25
陈水扁首度提出“国家定位”三段论议题 引关注
时间:2005年02月25日11: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扁宋会”24日在台北宾馆登场,“国家定位”议题备受媒体关注,陈水扁首度提出“三段论”,称“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2300万台湾人民;台湾前途任何的改变,只有2300万台湾人民才有权利做最后的改变”。
据“中央社”报道,陈水扁称扁宋双方最大的公约数是“中华民国”。民进党1999年通过的所谓“台湾前途决议文”主张“台湾依目前宪法,国号为‘中华民国’”。
他声称,“多次重申任内绝对恪守四不一没有承诺,至今没有改变,未来任期也不会改变。至于‘宪改’工作,不会碰触朝野没有共识的‘统独’、‘领土’等课题”。
而宋楚瑜则称,“‘中华民国’就是‘中华民国’,不用自我矮化,‘中华民国’是‘宪政’、历史现实。他个人及亲民党的立场,‘中华民国’是唯一的选项,不会接受‘台独’。亲民党有‘台湾意识’,但‘台独’不是政策执行的选项。”
扁宋会达成十结论 扁再诺所谓四不一没有(全文)
中国台湾网2月25日消息 据港媒报道,“扁宋会”昨天进行,会上陈水扁与宋楚瑜达成“十项结论”:
一、依照“中华民国宪法”所示的“国家定位”,即为两岸目前在事实和法理上的现况,此一“中华民国主权”现况,必须受到两岸和国际的承认和尊重。
二、现阶段的两岸关系的最高原则,应为遵守“宪法”、维持现况、共创和平,在两岸和平的前提下,陈水扁承诺,在其任期之内,“不会宣布独立、也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况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和国统会的问题”,宋楚瑜对此表示同意与支持。
三、“宪政”改革的推动不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及台海现况的改变,并依“宪法”所规定的程序进行修改。
四、双方将凝聚朝野共识,共同推动有关两岸和平的机制与法制化。
五、加强推动两岸经贸、文化与学术等交流,并以春节包机成功的模式,透过与对岸的协商与谈判,逐步推动货运便捷化,乃至于全面“三通”。
六、任何台海现况的改变,必须获得二千三百万台湾人民的同意,并在两岸善意的基础上,不排除两岸之间未来发展任何关系模式的可能。
七、未来将在“国家”安全、台海稳定、区域和平的战略目标下,全面充实符合“国防”战备所需的武器装备。
八、推动两岸军事缓冲区及建构台海军事安全互信机制。
九、双方将共同推动保障族群权益及促进族群和谐、平等的基础法制。
十、消弭族群对立,确保各族群享有公平的权利与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