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keyo

朋友挖树挖出很多古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2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给出了两个五铢的特写,有经验的不妨帮我放大看下,亲手挖的,并非人家给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2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哇,,我最钟意睇古董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2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D文字好似好有历史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2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唔识中间果个~~但有人话流野~~系树根下挖出来~如果系流野系边个埋落去~又埋左几多十年……一切未解,等去鉴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3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楼主 keyo 的帖子

物依稀为贵,如果很多说明就不值钱,我对这个有点研究。以前收藏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3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楼主 keyo 的帖子

是五铢钱来的,
五铢钱简介

中国古铜币。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 ,“罢半两钱,行五铢钱”(《汉书·武帝纪》)。钱形圆,有方孔,正面和背面都有外郭  ,外郭同文字一样高低  ,可保钱文不受磨损,钱重五铢(约3.33克),铸有篆字“五铢”二字。汉初允许私铸 ,“钱益多而轻” ,币制混乱 。武帝元鼎四年(前113)采用桑弘羊建议,铸币权收归中央,令郡国销毁旧钱,由上林苑的钟官、辨铜令、技巧令(一说为均输)三官统一督造,故又称上林钱、三官钱。五铢钱轻重适宜,量足成色好,利于流通和长久使用  。此后至隋 700 多年间  ,各代均有铸造,但形状大小不尽相同。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改铸开元通宝,但五铢钱继续在民间流通。钱币界称该钱为“长寿钱”。

       名  称: 五铢钱
  制造年代: 隋
  材  料: 铜
  规  格: 直径2.3~2.5厘米
  收 藏 地: 中国历史博物馆

  介  绍

  隋代货币。隋代铸币技术提高,已由范铸改为母钱翻砂铸钱。隋初钱币混乱,当时关东通行北齐的常平钱,关中流通北周时期的五行大布、永通万国等钱。这些钱不但大小、轻重不一,而且质地低劣,影响了商贸经济。隋建国后沿用汉制,铸新五铢钱。五铢钱发行后,从关外来的钱都须与它勘样,相似者允许入关流通,其余销毁。这项政策促进了,商业发展。图示四枚隋五铢有较宽外部,内部边缘中,只有右侧“五”字直划形成一内部线。钱文“五铢”两字瘦长工整,笔划略显粗壮,但仍不失精良秀美的风格气息。左下一枚五铢钱色较白,俗称“白钱”。然而并非真正白铜所铸,唯因青铜合金中锡的比例略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25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也是一门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8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LZ的铜钱鉴定完毕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你那些值钱否。。我也有很多这些东东。。结婚的时候我妈传给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丫ubi


    新婚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底下挖出来的东西都是国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居然是哥坐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拿斤把过来帮你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4-5-31 17: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