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转自 凤凰网 05.4.12
凤凰卫视4月12日消息 近日中国内地相继爆发大规模的反日示威,抗议日本教科书篡改侵华史实以及侵占钓鱼岛等等问题。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何亮亮先生在《新闻今日谈》栏目中评论了反日浪潮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影响。以下为节目文字实录:
主持人刘珊玲:何先生,我们看到最近日本积极争取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还有日本教科书的问题,让中日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糟糕,引起了轩然大波,可以不可以谈谈这样的趋势会不会影响中日之间的经贸还有文化交流等等方面。
何亮亮: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觉得可以先介绍一下卢武铉的一个看法,他从韩国到德国去访问,在离开韩国之前,他接受了德国一家很有名的报纸采访的时候,他谈到了韩国,或者说日本的邻国怎么和日本相处的问题。他提出了这样一个看法,他说日本这个国家是把过去侵占别人,欺负别人的历史作为一种光荣的历史,他说如果和这样的国家相处,这是人类社会的不幸,他用了这样一个字眼,有这样一个邻居,这个邻居他把过去欺负你不是作为一种罪恶,而且觉得是一种光荣,有这样一个邻居是很不幸,他用了这样一个字眼来表示。我觉得我们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到,为什么现在像韩国,因为韩国的反日的风潮已经是延续了一段时间,现在中国也发生了反日的风潮,我想这个源头首先我们要看清楚,这个邻居他过去欺负了他的邻国,但是他不能够正确的对待历史。而且至少从东亚的立场来看,人们有一个对比就是德国,德国怎么忏悔,怎么反省他们的历史,德国和他的邻居就没有这个问题,但是日本和邻居就有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前提。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不管是韩国还是中国,经贸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而且经贸关系已经到了你没有办法把它切断,甚至可以说是抽刀断水水更流。我注意到韩国在这方面,首先是官方,韩国最近为了独岛的问题,为了教科书的问题,韩日的关系的恶化实际上比中日关系还要严重,因为中国的领导人从来没有正面的抨击过日本,中国领导人就讲以史为鉴,讲的最多就是这个。但是现在日本人不承认以史为鉴,怎么办?那是另外一回事,像卢武铉公开的批评日本,韩国的总理还有他们驻联合国大使等等都公开出来批评日本,公开出来阻止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卢武铉还讲过这样的重话,即使牺牲经济利益,我们也要和日本抗争到底。
尽管这样,韩国的观察家指出,由于韩日关系相互的依存度是非常高的,在事实上韩国是不可能断绝和日本的经济联系的,即使把它能够切断的话,韩国的损失可能比日本要大,这是韩国的情况。
中日政治关系恶化影响经贸
何亮亮:中国的情况基本上和韩日的情况是差不多,但是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也是应该看到的,包括现在韩国和中国都出现这样的一个情况,韩国政府并没有说我支持大家号召抵制日本货,或者禁止日本投资,他们没有,他们只是从政治和外交层面和日本抗争,但是尽管这样,因为日本货在韩国是可以销售的,但是现在销售情况在下降。在中国方面也是这样,官方从来没有说过要抵制日货,实际上也不可能抵制,但是中国现在也已经出现了抵制日货的状况,但是最主要的是政治关系的恶化,从大的方面来看,有没有可能影响两国的经贸关系,我觉得是有可能的。但是这可能有一个过程,这不是一个三五天,甚至不是三五个月,可能是三五年才产生的影响。
广州、深圳有大规模的反日示威,而且示威当中都出现了一些去砸日本使馆,还有一些带有日资色彩的,比如说日本的餐馆,甚至是市民所坐的日本轿车,中国民众这种反日情绪高涨也不是这两天才开始的,已经持续一段时间,所以从日本媒体的介绍的情况来看,一些日本企业现在已经开始担心,如果这样的一种政治关系恶化持续下去的话,他们在中国大陆投资,他们的生产要不要考虑重新部署,如果做这样决定的话,是非常困难的,对日本企业来讲,因为他不可能马上找到一个替代物。
比如说本田汽车,现在是在广州生产,销售非常好,今年的头三个月本田的销售量在中国大陆的轿车是名列前茅,但是同时本田的日本总部已经察觉到中国各地的反日情绪,而且反日情绪有可能发泄到日本的产品,包括本田汽车,因为本田汽车是一个很有名的牌子,所以他们已经在考虑是不是减少本田总部的人到中国出差。如果很多日本的企业都在采取这样的办法,先是减少出差,然后会不会减少在中国的投资,这样的话,日中的经贸关系是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影响,这个影响只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会突然第二天起来一看全中国已经到处没有日本的货,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特别是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教科书的出版社扶桑社编订的教科书是属于最恶劣的,是歪曲历史最严重的,这本教科书受到很多日本大企业的赞助,而这些大企业都在中国有投资。这些大企业现在已经被中国的媒体,也被中国的网民把他们的名字全部列出来,要求中国的老百姓抵制这些大企业,这种情况有可能持续下去,虽然有些企业他们在声明,说我们没有赞助教科书,有一些没有发表声明,你也可以理解为他们确实是赞助的,这个就造成了类似许文龙(台湾某企业负责人)的问题,一方面在中国大陆赚钱,一方面他们又在赞助一些教科书,而这个教科书已经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的话,一定会对中日的经贸关系会有影响。
反日游行有正当性,但要保持理性
刘珊玲:这一阵子在全国有一些民众自发性的示威活动等等,官方也要求说明这一定要冷静,要理性,要守法,您认为像民众自发性的示威,还有抵制日货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可行,能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何亮亮: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看是反日示威,我觉得反日示威有它的正当性。特别是在中国,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国自己的任务是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要稳定社会,所以中国游行示威并不多。最近以来,各地陆续发生了反日示威游行,我想这里面首先是为中国的民众,首先是年轻人,他们的这种痛恨日本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历史,不是一般抽象的反日,我们说的反日是反对日本那些丑恶的行为,否定侵略历史,这一类的行为。给这些青年爱国的热情有了一个释放口,因为当人们有这个情绪你不让他释放的话,这也是很危险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有这么多的年轻人在关心国家大事,这不是一个带有功利色彩的一个视野,因为你要用自己的时间和自己的经历去做这个事情。
从客观上来看,我昨天看了北京电视上关于反日行为的报道,我再看一些国际的电视,他们的报道都很多,我想至少它起了一个作用,也使国际社会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为什么中国这么多年轻人他们会上街游行,会抗议日本。但同时不可否认的就是像这样的游行示威,如果组织的不好的话,它一定会失控,就会出现一些非理性的,甚至是非法的行为,而且这些行为的受害者是中国的老百姓。比如说在北京和广州都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日本车被砸了。我在今天电视上看到有一个车主非常无奈的说,这车是我自己的车,这个车是日本牌子的车在中国造的,这是一个中国市民,他的钱辛辛苦苦挣的,很可能是分期付款买的车,现在被游行队伍砸了,保险公司会不会赔,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不幸的事,而且中国有很多日本的车。记者用日本出的DV去拍新闻片,有些游行者可能义愤填膺,说砸烂你的相机,结果有一些记者比较聪明的说,我拍完你抗日的镜头我再砸好不好,那些游行者后来也就一笑了之了。大家情绪很激愤的时候,你看到一个问题,中国有多少人有汽车,汽车里面有多少比例是日本车,有多少人用日本的电器,电器是不是都要砸,这个问题如果平心静气的想一想,就知道这个问题还是能够想清楚的,就是你不能够简单的用抵制日货这样一个口号来反对日本篡改历史,反对日本进入常任理事国。
我看到今天深圳的反日游行,他们有一个举措很好,他们有纠察队,因为深圳上一次的游行对日资百货公司有一些过激的行为,后来据组织者说,这不是他们的原因,他们曾经约法三章,大家游行不能够有一些非法的行为。但是游行队伍一旦扩大,如果有一些人可能就是捣乱,并不是真正的参加爱国的游行,只是在捣乱和泄愤,有这样的人,哪个国家都有,如果有这样的人又不能够控制的话,一方面损害了游行的性质,而且造成的破坏社会,有非法的行为。所以深圳游行的有纠察,这个形势非常好。我觉得有可能中国今后这种各地都有可能有反日的游行或者是示威,如果有纠察会起一个很好的作用,即使不是100%防止违法事情的发生,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防止,因为纠察的任务就是防止一些不是自己组织来的游行者,他们是在做违法的事情,这样的话就使队伍保持冷静的,理性的,合法的表达中国人民的声音的作用。这个事情官方不能出动,警察的警力也有限,而且如果警察和游行队伍稍微有一些冲突的话,警察可能也很难过,因为游行的人说,爱国无罪,但是警察要执法,你任何人违法他就要去干预,这样的话可能就会造成冲突。另外也应该看到一个结果,日本媒体一想就知道,日本媒体一定在大肆渲染这个事情,也就造成了中日民间相互的不信任,或者是不喜欢的感情可能会加深。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官方还是有办法控制的。
[ Last edited by 擦肩而过 on 2005-4-12 at 21: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