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发过一个帖子叫:方便大家以后跳槽群,原内容如下: C* \, E9 w* ]. H R+ n
“一个学期快结束了,大家中有的可能拿offer了,也有的还在愁闷当中,不要紧,都欢迎加入,数年以后再论英雄本事,本群旨在能在大家混个半熟的时候能再走在一起交流交流更进一步,所以,基于可能以后大家不常来学校了,见面说话的机会比较少,现在就提供个地方。, D: A9 ?: o/ B- x
修正一下,“跳槽”意指“更进一步”或是在达到人生之瓶颈时调整前进方向。
. N+ D: S4 i4 _4 ^请低年级学生非必要莫加入,人数有限。
# C7 `9 q7 M! ^”
; } d; h+ M+ }4 D# i6 d4 R( L但现在原来的群有别的用处,所以解散原群建新群30413910,但差不多半个月下来,群里的各位还是没什么动作转加新群,所以再发一个,希望管理员体谅。- D& p6 c9 E0 ?7 s
* T: V" s4 @( Z, b+ V$ c3 T& K( ~另外转载一下:
& {( m, O' w5 a5 p x& ^6 K" ]0 @7 \
职场人士最忌讳的四种跳槽 , Y! |3 u8 w* r' h( I" [
6 ]9 S/ f4 G! u$ K0 H
一、随意改行,盲目跟潮。 " T. j6 [. w+ o
没有一个行业是永远的热门。不考虑自身专长和兴趣,即使应聘成功,也难以长久。何况每一次换行都必须从新手做起,知识和经验难以积累,也很难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如果到了四十岁还没有在某个行业里开拓出一片天地,那么跳槽就业将会变得比较艰难。这里还要提醒广大的应届毕业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专业,毕竟学以致用者轻车熟路,较非专业者容易上手得多。随意改行意味着没有职业目标,难有发展。/ h+ }* Z2 N& S3 y/ t0 d, `( _4 `
- j4 A! u, ?2 ?2 @$ m; b" \3 R 二、不加分析,盲目听信。
( l H. c) _- c F 据统计,约有50%的跳槽是为了追求高薪。通过跳槽能让薪资上个台阶固然是好,可是为了一两百块跳槽就显得过于草率。现在很多中介或公司在招聘的时候说得花好稻好,可是工作后才发现被骗。比如在“年薪”上作文章,在“四金”上“捣糨糊”等等,花样百出,不一而足。求职者如果不加分析,就会轻易入瓮。有的人在跳槽时只盯住薪资,不考虑自身的长远发展,更是得不偿失。盲目听信者往往会迅速再次跳槽,进入恶性循环。企业认为这样得求职者做事草率,难堪大用。
1 a7 w0 Z, U/ ?+ T1 ^8 {! N" _; H+ F( Q
三、意气用事,盲目跳槽。 有些人仅仅因为一点小事与上司或同事意见不和,便“一纸休书”,“挂印而去”。这样的人情商一般高不到哪儿去,更缺乏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换了环境也难有作为,反易成为老单位同事的笑柄。企业一般也不愿招聘。/ q. G7 p, p9 m; T/ z( |2 E
4 Y0 ^! b& j, _5 E
四、急于求成,盲进忙出。 5 I( o/ @7 ]' b2 \. i
几乎每个人都希望在工作中能迅速得到晋升。有志向是好的,但是急于求成就不行了。急于求成者往往“欲速则不达”。一位曾在金贸大厦工作过的人事告诉笔者,金贸大厦最后晋升到高层管理位置的并非当初能力最强者,而是能坚持留到最后的人。经验和能力都需要日积月累。来到新的环境,光是获得领导和周围同事认同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晋升机会的获得更需要耐心。因此,现代成功学认为成功更多的取决于情商和逆境商,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智商了。要把潜力转化为能力,实力转化为地位,切忌急于求成,频繁跳槽,况且好企业一般都比较看重员工的忠诚度,频繁跳槽乃大忌也。 + ?8 n) ^# C# d9 K# `3 _
# Y! y* o3 w2 g ^% m# `; o/ k
那么,要怎样做才能通过跳槽求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呢?这里提几个问题,建议读者在有意跳槽前认真思考: - t2 U, h9 m$ m
1、10年甚至20年后我的职业目标是什么?我现在又处在哪个阶段?我准备如何实现目标?
% j# d5 U& `( J' L P2、我的优势在哪里?我的特长有哪些?我的兴趣是什么?我准备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利用和发挥它们?
$ ]* e1 B. A3 F( C3、我的工作经历对下一个求职目标有什么帮助?我还有哪些欠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