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史之乱时,唐朝睢阳守将张巡被pan军围困,苦苦支撑数月,城中粮草皆绝,士兵忍饥挨饿,张巡为激励士气,杀了自己的小妾作为军粮供士兵食用,太守许远也杀了自己的仆人制成干粮,士兵大为感动,皆死战。
张巡最终力战身亡。在唐史中,张巡是忠臣良将的典范。在当时的社会,忠君爱国当然是主流,代表正义,pan乱当然是非主流,而且pan军也非常残bao,当然也是非正义的。纵观张巡抗击pan军的事迹,确实可歌可泣,但是即便张巡的大目标具有多大的正确性、正义性,其杀妾充军粮的行为,在今天想起来,仍然不能不让我们倒吸一口凉气。这种只管目的正确而不择手段的行为,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在《水浒传》中,张青与孙二娘在路边开黑店专门谋害过往客人,不论好人坏人,一律用**把他们迷倒,劫去钱财,当牛羊一样屠宰了,做成人肉包子、人肉馒头出售;“矮脚虎”王英,嗜好吃人的心脏,平日杀人放火、**掳掠;黑旋风李逵为了逼美髯公朱仝上山,一斧头杀死无辜的沧州知府四岁的儿子。
上述这些行为,无论在哪种文明看来,都是令人发指、不能容忍的行为,可是这些人,都被尊崇为“梁山好汉”,赫赫有名,他们的“英雄事迹”,千百年来为人传诵,长盛不衰。
中国历来存在这样一种文化,就是说,只要目的正确,就不管手段是否正确。譬如梁山好汉,老百姓认为他们反抗tan官污吏这个大方向是对的,因而就忽视了他们为达到这个目的而采取的非正义手段。分析历史上的某些造fan和ge命,有些纵然在目的上具有正义性,但是其手段也是极其残bao和非正义的,包括近代的一些ge命运动。还有,联想到我们几千年的法律文化,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追求实质正义,而漠视程序正义。上述这些情况,与梁山好汉文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正好作为梁山文化的一种补充解释。
而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俗语: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文化的反映,这实际上是一种bao力文化,以bao制bao,以恶制恶,用一种非正义的手段去实现正义,这正是现代法治精神所反对的。
我们不仅要目的正确,手段也要正确;不仅需要实质正义,也需要程序正义。这,就是我想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