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西方媒体似乎把很大注意力放在了中国身上,英国《泰晤士报》、美国《新闻周刊》和《时代》杂志先后做了关于中国的集中报道。美国大众与传媒皮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皮尤”)6月23日公布的2005年民调结果显示,各国民众认为美国在世界上的形象不佳,而中国却赢得了民众的好感。本来,这次调查以美国为重点,但结果出来后,有关中国的数
[被屏蔽广告][被屏蔽广告]据却最抢眼。这一点让美国人自己都感到吃惊。
16个被调查国中包括中国“是必然的”
伊拉克战争以来,全世界反美情绪日益高涨,美国的对外形象问题成为美国国内舆论的焦点。因此,自2002年夏天开始,皮尤开始就世界各国对美国的态度展开连续调查,至今共举办了6次,涉及50个国家约9万人。中国在2002年和2005年两次被列入调查名单。
今年的这项调查是皮尤在4月到5月间进行的。调查范围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俄罗斯、波兰、土耳其、巴基斯坦、黎巴嫩、约旦、印度尼西亚、印度和中国这16个国家,共随机抽取了16766个样本接受调查,根据在各国调查规模的不同,此次调查的误差率在2到4个百分点之间。调查涉及美国形象、美国人形象、对美国政策的看法、对美国在世界上地位的看法和“其他发现”等五个方面。16国民众还分别对中、美、德、法、日5国形象进行评估。调查的核心结论是:因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而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掀起的反美主义有了减弱的迹象,但在大部分被调查国家,美国依然不受欢迎。
皮尤是位于费城的皮尤慈善基金会下属的调查机构,它宣称自己是独立的、非党派的非营利机构。主持调查的负责人一位是曾在克林顿任总统期间出任国务卿的民主党女强人奥尔布赖特,另一位是曾在普林斯顿大学调查机构和盖洛普调查机构工作过的知名民调专家安德鲁·科胡特。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主持这项调查的高级项目主任嘉里·芳克女士说,2005年的调查使用了“电话调查加面对面调查”的方式。她说,每年选取的国家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经费,二是美国各主要报刊言论版提及该国的次数。今年虽然只有16国入选调查范围,但由于各大媒体对中国的超强关注,把中国选进调查范围是必然的。
对中国的态度“出人意料”
皮尤调查专家们用“出人意料”这个词来形容人们对中国的态度。首先,中国的国际形象比美国好。在接受调查的16个国家中,11个国家里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喜欢中国,而只有6个国家有超过一半的民众喜欢美国。
在欧洲,连美国的盟友英国,其民众也觉得中国更受欢迎:中国赢得65%被调查者的好感,美国只有55%。在法国,58%的被调查者对中国抱有好感,对美国有好感的只有43%。荷兰和西班牙等国也大体如此。在德国,46%的被调查者对中国有好感,对美国有好感的为41%。欧洲国家对法德日的评价也比对美国高。
在美洲,美国的邻居加拿大虽然对中美的好感差不多,但对美国的好感逐年下降。喜欢美国的加拿大人从3年前的72%下降到如今的59%。美国民众也了解这一点:69%被调查的美国人认为,世界各国不喜欢美国。
美国在穆斯林世界是最不受欢迎的。虽然有些接受调查的穆斯林认可美国为推广民主付出的努力,但绝大多数受访者不喜欢美国。尤其值得提出的是,美国形象在土耳其、巴基斯坦和约旦这三个穆斯林国家达到历史最低点。在这几个国家中,只有约1/5的受访者对美国持肯定态度。
其次,在皮尤以往历次形象调查中,美国都是移民的首选,但这一次形势发生了大变化。各个地区的民众各有喜欢去的国家,大多数都喜欢英语国家,如澳大利亚,但是在亚洲略有不同,印尼人希望去日本,巴基斯坦人则希望到中国。
第三,在亚洲,接受调查的大多数人都认为中国发展对本国有利。印度、巴基斯坦和印尼民众尤其看好中国经济。美国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度是喜忧参半,有49%的美国人认为中国发展是好事,约有40%的人认为中国对美国经济造成冲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