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1”事故处理小组张贴“安民告示”(摘登)
……由于现阶段仍处于紧张的抢险救援阶段,由此次工地塌方引发的责任认定,索赔等善后工作有待事故鉴定后才能着手进行。
……政府一定会在依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利益,妥善处理好相关工作。对于目前存在生活实际困难的,请到安置接待站,隔山新街35号联系,24小时咨询电话:84252803。
塌陷工地旁海员宾馆昨晨开始大倒塌
七层高北楼部分墙体塌毁 塌楼引发大火3个小时才被扑灭为防马涌水渗入导致更多大范围塌陷抢险队紧急截流
睡梦中惊起慌忙逃生
大火持续3个多小时后被扑灭
时报讯 “7·21”海珠城广场工地塌方事件发生后,昨日凌晨,附近受塌方影响地基悬空,岌岌危殆的海员宾馆又发生大面积坍塌。位于塌陷路面南侧,七层高的北楼一面客房的墙体已经全部坍塌。坍塌还引发火患,浓烟大火蔓延焚毁该宾馆1~4层楼的一侧,消防队员足足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将明火扑灭。
消防员撞开铁闸门
记者昨日凌晨2∶00左右赶到现场看到,21日晚间还耸立的海员宾馆北楼已经面目全非:七层高的楼房宛如水银泻地般坍塌下来,一块块巨大的残墙或滑落到工地或悬空裸露着。
站在江南大道中一侧观看,宾馆右侧一到四层有一半窗户发黑,里面安装的照明灯、电线、空调管道等内部设施垂吊在天花板上。尤其是一楼安装的三道铁闸门全被切割或撞开,有目击者称是消防队员为紧急救火所为。
该工地几名人员述说高楼坍塌、起火情形时显得有气无力:“工地发生塌方后,我们一部分施工人员在场外过夜。至凌晨两点左右,突然听到轰的一声巨响,随后看到灰尘冲天而起,弥漫整个工地上空。与此同时,大家还闻到浓浓的煤气味及焦味,那是海员宾馆坍塌引起的。”
估计汽车油箱被撞起火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民工说,前天塌方时一辆白色小轿车及一辆黑色皇冠车随着塌陷的路面一同被卷进工地的废墟里,宾馆北楼发生坍塌时,砖墙又砸到横卧在工地废墟上的那两辆小轿车及两辆被埋的大型挖掘机,估计是汽车油箱被撞击引起火灾的。
一名姓欧的民工告诉记者,工地坍塌后大概还有近百名施工人员留在场内,凌晨时分他们正在睡觉时,突然听到哗啦坍塌声,很快就有救援人员出现并通知他们立即离开工地,他说,“大伙往外跑的时候被烟呛得直咳嗽流泪,不少人来不及取衣服就逃出场外,搞得一出去就进不来了,连衣服都没得换。”
一些施工人员说,撤场时煤气味、焦味很浓,他们看到海员宾馆二楼窗口喷火并伴随着霹雳声,很有可能是高楼坍塌撞击汽车起火后,再遇到煤气扩散引燃宾馆内楼电路设施,导致火烧连营的。
据悉,数辆消防车花了3个多小时将火扑灭,记者早上7点到场还看到消防员在喷水防止二次燃烧。
堆沙包防马涌水倒灌
数十水泥搅拌车列队固封塌方
工地发生坍塌后,江南西地陷工地附近河涌水开始渗入地下室,情况十分危急。抢险队决定对流经事故地点的马涌进行上下游两头围截,再把中间段涌水抽干,以防马涌水倒灌入基坑造成更大范围下陷。
由于发生事故工地紧贴马涌,万一马涌涌水倒灌渗入工地将会造成更大范围的地基下陷,后果不堪设想。同时,由于马涌南北两头都连接珠江,随着珠江潮涨潮退,河涌内的水流将对出事地段造成很大的冲击,潜在危险不容忽视。
为此,市政维修处立即紧急组织10000条编织袋、300?沙,紧张有序地填运石块、堆筑沙包,围堰筑堤抽水。就是把马涌流经出事点江南大道中两端河涌上下游进行围截,再把中间段涌水抽干。估计上下游围截抽水距离超过数百米。
昨天早上8∶30左右,记者看到江南中路路桥一侧及其上游青凤街一路桥有上百名身穿红色工程服装的施工人员在水涌边装沙包、传带式封堵流水。经过连续的抢险,至昨日上午10点钟围堰已经大体呈现规模,就差6~7米就可合龙。但是,天不从人愿,珠江潮涨随后迅速席卷而来。不到半小时,水位就已经升高近一米,水中的施工人员开始连脚都站不稳,不得不全部撤离上岸,围堰一度中止。堆好的沙包也被水冲走了不少。但抢险工作并没有停顿,施工人员利用在岸上的时间做装沙包、调试工具等准备工作。
据施工人员介绍,21日发生塌方后,各单位接令抽调数十辆水泥搅拌车抵达现场候命,主要任务是灌浆固封塌方处,防止进一步出现险情。据介绍,他们从21日开始就不间断运送搅拌沙石水泥进行固封,其间涌水一度倒灌给抢险工作增加不少难度,但灌浆工程没有停止过。
记者在现场看到,引人注目的一辆辆大型水泥搅拌车在江南大道中一字排开,等待抽灌水泥固封滑坡处及楼房地基。
二号线昨午全线恢复运行
地铁途经出事地点路段需限速,四地铁站停运近24小时超过7万市民受影响
时报讯 广州市地铁总公司昨天证实,经过连续一天一系列精密的监测数据表示,地铁二号线相邻坍塌基坑段100米隧道未构成任何变形,区间隧道是安全的。为此,地铁二号线在昨日下午14时38分全线恢复运营,但途径出事点时需要减速行驶。此外,据估计,四个地铁车站停运将近24小时,约有超过7万市民出行直接受到了影响。
列车在小交路倒行折返
昨天早晨6时10分,记者在客村地铁站赶上了该站开出的首班车。与平时的热闹情况不同,地铁站只有几名乘客。地铁站5名工作人员分别在进站口、电梯、检票口竖立了告示牌,并对每位进站的乘客进行询问,告知乘客地铁在市二宫至中大站停止运营,二号线的列车只在三元里至市二宫、中大至琶洲站之间小交路运行。尽管如此,不少乘客还是到站才醒悟。
记者上车后发现,列车上仅有5名乘客,列车的运行速度比平时缓慢。由于列车实施小交路线行驶,即到终端站后实行反方向运行,尤其是在公园前的换乘站,全部改在列车前进方向的左门下车,不少市民一时搞不清。
市长指令缩小封路范围
随后,记者在江南大道中路发现,该路实行了封路,南村、华海大厦等公交车站纷纷贴出告示临时撤销,公共汽车纷纷绕行昌岗路、宝岗大道等路段。到了7时30分,上班赶路的市民越来越多,附近穗花邨小区等路上挤满了人群和自行车,昌岗东路至江南大道也开始塞车,长长的车龙一直排到新港西立交。
昨天上午9时30分,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宁一行察看了海员宾馆坍塌场面、工程抢险进度及了解居民安排情况后即徒步了望江南中、江南西路段交通情况。当他看到封路范围过大导致车辆、行人拥挤状况后,当即指示交警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启交通要道,方便群众、各经营单位,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9时50分左右,交警部门迅速开通江南大道中南往北两车道(北往南保持封闭施工),而江南西路则全线开通,车辆堵塞情况明显好转。
出事地点路段需限速
地铁公司方面表示,地铁二号线从昨天下午2时38分起恢复全线运营。不过,为确保绝对的安全,列车在途经与坍塌基坑平衡的路段时,将限速每小时15公里行驶。至于何时才能恢复到平时35公里/时的速度,地铁方面表示目前还未能确定,提醒出行市民提前十分钟出门。
记者在现场看到,昨天下午2时30分,江南西地铁站开始贴出二号线恢复正常运营的通知。4分钟后,车站进出口处全部解封,停止了24小时之久的地铁运营恢复正常。往琶洲方向的列车在2时40分进站,成了昨天第一列驶进江南西站的列车。与平常相比,列车的进出站速度显得很缓慢,到晓港站时比平时多花了两分钟。
另外,据了解受影响的四站三区间基本约占了整条二号线客流量的31%,估算大约有超过7万的市民出行直接受到了影响。受塌方事故影响,前日一、二号线客流量约比平时减少11.5万人次,其中,一号线减少3.4万人次,二号线减少8.1万人次。
救援实录 废墟中传出小女孩求救声
消防官兵救出3名被埋群众,判断被埋的一对父子已死亡
时报讯 前日中午12时30分,广州市江南大道中202号海珠城工地(海员宾馆旁边)的工人宿舍发生倒塌,初步了解5名工人被埋。事故发生后,广州警方快速反应,迅速调集300多名警力,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到场处置抢险。
12时30分许,广州市消防特勤一中队在接报后,立即启动了特大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并立即派出几十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进行救援。第一批救援官兵在事发后不到十分钟就赶到现场展开救援,立即用生命探测仪进行搜寻。很快,就发现有5名群众被埋。
1时20分,经过周密部署,救援行动全面展开,而此时坍塌还未停止。消防官兵利用气垫、千斤顶等工具将数块巨大的水泥块顶起,几十名官兵轮流对坍塌土方进行挖掘,为了能尽快救出群众,现场领导果断决定派两名官兵爬进坍塌洞穴中进行搜寻。同时不断地向被埋的群众不断喊话,告诉被埋的群众要镇定,并千方百计地朝洞中送矿泉水和葡萄糖水、送氧。消防官兵们分别用小型切割机、电动两用钳、沙轮器等设备,小心地搬开围在受困人员身边的乱石、水泥板等物。
16时15分,消防官兵救出了一名40多岁妇女赖有英,赖有英左脚压伤,头部外伤,无生命危险。
16时16分,救出19岁青年郭平(男,19岁,赖有英的外甥,未受伤)。
16时45分,又救出张桐(女,赖有英的女儿,左腿骨折,无生命危险)。当时忽然又从坍塌的废墟中传出微弱的求救声。官兵们立即展开的更为艰难的救援,小孩所处的位置在相对较深的位置,且周围都被大量的水泥块包围着。官兵们一边利用机器挖掘,一边用手搬石块,16时45分,一位12岁左右的小女孩被救出。
17时,消防官兵在多次用生命探测仪进行搜寻剩余两人后,仍没有发现有任何生命迹象出现。最后,判断剩下的两个被埋的两人死亡。
昨晚19时20分,记者致电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了解赖有英母女伤情时,一名值班员告知,张家母女目前情况稳定,但何时出院由主治医生决定。关于其丈夫及儿子救援情况,记者从广州市政府办公厅获悉,寻找工作还在进行中。
坍塌第二天
1∶45 海员宾馆坍塌起火
5∶48 大火扑灭
7∶00 消防员继续喷水防止二次起火
8∶30 装沙包堵涌抢险
9∶00 搅拌车列队固封塌方
9∶50 江南大道中南往北两车道开通,江南西路全线开通
14∶00 200多民工回工地收拾行李后被安排到安全地带住宿
14∶38 地铁二号线全线恢复运营
专题撰文 时报记者 张配吉 何华高 刘谷华 朱蕾 刘妍 许力夫 通讯员 庄辉 刘利 常青 消宣 陈立雄
专题摄影 时报记者 萧嘉宁 郑启文 黄亦民 朱元斌 龙成关(除署名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