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74|回复: 44

中国历代的美女与才女(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6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图片附件
:
1067483_1121998962265.jpg
(2005-8-8 13:59, 105.34 K)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养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 的代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 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羞花”称号得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和貂婵是属于间谍一类,为了国家人民甘愿牺牲自己,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此二人出身卑微,杨玉环可能是非议最多的,她与其他三人相比没有为国为民作出过巨大贡献,还被誉为祸国殃民的最佳代名词,仅霓虹雨裳舞为我国舞蹈事业有些贡献,王嫱最找不出缺点,不愿走后门讨好宦官,结果被远嫁匈奴,为国家和平付出了青春年华...

  ? 四大美女,是我国古代人民对`美`理解的化身

  ?王嫱的形象最为高大光辉,然而也是最不够丰满的一个形象,总体感觉很模糊,与其余三位相比,在人们印象中是知名度较低的一位,西施与貂婵被塑造得有血有肉,而杨贵妃的事迹更是被大家广为流传,津津乐道,很多人都认为杨玉环相对另三位品格最低,环肥燕瘦-杨玉环应该是和被誉为汉宫飞燕的赵飞燕相题并论,一肥一瘦,相映成趣.况且二人都是舞蹈家,都被看作是红颜祸水,西施有范蠡,貂婵有吕布,王嫱却嫁了个老丑的匈奴王,杨玉环算是嫁得最好的一个了,嫁给了玄宗唐明皇,

  关于西施和貂蝉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西施在勾践攻灭夫差后也死了,貂蝉在董卓被王允,吕布诛杀后死于乱军之中;另一种是说,二人都没有死,西施与范蠡泛舟而去,范蠡经商发了大财,是为陶朱公,貂婵跟了吕布,有情人终成眷属...

  赵飞燕 汉宫飞燕,环肥燕瘦,都已听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施沉鱼  貂婵闭月

  昭君落雁  玉环羞花

  四大美女, 以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为原型,通过明快、细致的刺绣技艺,着力表现出四大美女的不同特征:西施的秀美与婉约,貂婵的恬静与内强,王昭君的孤寞与冷艳,杨贵妃的华贵与忧怨,无不被渲染的淋漓尽致。观者在领略刺绣艺术的同时又不得不对四大美女的仪态与命运产生无尽的遐想与思索。

  欣赏美女,更爱才女

  中国古代才女-->

  班昭:汉 班固,班超之妹。

  代表作:续写汉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姬:香消乱世

  ??在《三国演义》里,蔡文姬的生平只被一笔带过,她的父亲蔡邕倒是名噪一时,甫一登场便令人记忆深刻。只是至今仍不明白他为何要抚着董卓的尸体痛哭。

  蔡文姬几时被胡人掠去已不可考,流传下来的版本是她在胡地生儿育女后被曹操赎回,因思念留在胡地的亲人,作出《胡笳十八拍》的哀音。这就是才女与平凡女子的不同之处吧。平常女子伤心时,往往诉诸眼泪,大珠小珠落玉盘,汪洋恣肆,一发不可收拾;蔡文姬她不,熟谙音律的她将一腔无名的愁怨倾注于乐音之中,从此,她的眼泪与悲哀就沉沉地落在后人的心上。

  然而,后世的几声叹息、几滴眼泪对于千年前的蔡文姬又能有何补益呢?纵观蔡文姬多蹇的一生,战乱的生活已将一介才女的尊严与骄傲打磨得薄如纸片,那是连愤怒都难以郁积的人生。

  据说在胡地,蔡文姬被献给匈奴的左贤王,做了王妃。然而,她终究是被“掳”去的,这是一个尴尬的事实。因此,这桩婚姻也就少了许多的温存与浪漫。身处蛮荒的胡地,那时的文姬心中想必有过强烈的幻灭感吧。

  曹操酒足饭饱之时,大发善心,将蔡文姬赎了回来。此时的她,已在胡地生活了十二年,并与左贤王育有二子。对于一个已婚女人来说,家庭就是她的全部。然而,曹操的一纸公文,却令她抛夫别子,重返中原。只怕此时,故乡也已成她心中的他乡了吧?

  女人的命运竟然如此被别人拨弄,全不由己,尘世上那双翻云覆雨的大手呵,我为文姬悲哀。

  然而,屈辱是不会自行了结的,除非你选择退出,抛弃这个乱世。人过中年的她又被指婚给董祀——一个小她许多岁的年轻男子。那一年,她三十五岁。老妻少夫的婚姻令董祀的心理严重失衡,我想,他对文姬多半是嫌弃的,可这个懦夫又不敢违背曹操的旨意。此时的文姬再次拿出在胡地炼就的适者生存的勇气,虔诚地将一生系在董祀的肩头。董祀的不爱,冰雪聪明的她怎会不知?美人迟暮,秋风拂过她不再丰润的容颜。

  董祀因事犯在曹操手里,论罪当斩。文姬闻讯蓬首跣足地赶往丞相府求情,这一幕看得我何其心酸!文姬的一生,经历了多少男人,然而,有哪一个是她真心所爱?墒牵?蛭??牵??黄纫淮斡忠淮闻紫伦约旱淖鹧稀?br />     

  女人不再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而是一味地对环境逆来顺受。一个终日惶惶不安的女人,何其易老。文姬的遭遇令我想到刀俎上的鱼肉。怕是当文姬老去时,她的才情早已消磨殆尽,即使尚存一二,也应尽是断肠的悲鸣了吧。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生存的大智慧,但我宁愿她在绮年玉貌之时香消玉殒,而不愿让她去经历如许多的苦难。我不要看到她饱经沧桑的面容,伤痕累累的灵魂,是因为一想到最初她曾有过怎样晶莹剔透的心、不谙世故的眼神,我便感到揪心。

  文姬,宁愿看到你夭折,也不愿你凋零在乱世,然后被人一瓣一瓣地摘掉,丢弃在泥潭。

  当一个人渺小得无力支撑起自己的尊严时,不要再和我谈什么马革裹尸的悲壮,什么逸兴遄飞的豪爽。战争带给一部分人的是荣耀与勋章,而给绝大多数的另一部分人的却是无情的扼杀,卑微如蝼蚁的人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文姬的故事便是战时人民的一个缩影,一个侧面。出身名门的她尚且如此,布衣百姓的遭际更是可想而知了。

  无数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光辉,充当了战争的祭品。最后,还要谦恭地道一声:伏维尚飨。

  蔡琰:即蔡文姬,东汉蔡邕之女。 作《胡笳十八拍》: 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双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X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赎回文姬

  于是她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卓文君:汉 司马相如之妻。

  代表作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卓文君 与 司马相如 私奔的故事家喻户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道韫:谢安侄女,“咏絮才”典出于斯人。

  代表作:《登山》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成自然。气象尔何然?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谢道韫 不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女皇武则天大帝 古往今来唯此一女...(像个明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官婉儿:上官仪孙女,号称巾帼首相第一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班婕妤是名门之女,少有才学,汉成帝时被立为婕妤,赵飞燕姐妹得宠后,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学,班婕妤恐日久见危,求侍奉太后于长信宫,《团扇诗》应是作于长信宫中,这首小诗词彩清新,情致哀怨,而表现的却委婉含蓄,有一种怨而不怒的气度。

  《团扇诗》

  新裂齐纨素, 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 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 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 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 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甄皇后

  曹丕称帝后宠郭皇后,郭后恃宠中伤甄皇后,甄后从此失宠,抛开帝后的身份不谈,从《塘上行》里读到了一个妻子对丈夫相思到极致的、一往无悔的深情泣诉,可怜甄后最后等来的只是曹丕的一纸死令。甚至死后对尸身‘以发覆面、以糠塞口’的侮辱与凌虐 ...

  《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 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 莫若妾自知。

  众口烁黄金, 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 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 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 夜夜不能寐。

  甄宓 (曹植曾作以喻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花蕊夫人:先为孟昶爱妃,后被赵匡胤招入宫中。

  代表作:述国亡诗

  宋灭后蜀时,只用了一万军队,而后蜀的十四万军人几乎不战而降,花蕊夫人随孟昶流亡北行,夜宿葭萌驿站,感怀国破家亡的哀愁,在馆壁上题了这首《采桑子》,因军骑催促,只得半阕,却一字一泪。

  《采桑子》

  初离蜀道心将碎,

  离恨绵绵。

  春日如年,

  马上时时闻杜鹃。

  宋太祖赵匡胤久慕花蕊夫人的才名,召见了她并命她赋诗一首,花蕊夫人就做了这首满怀亡国之恨和故国之思的诗。传说花蕊夫人最终的归宿是被赵匡胤纳入后宫,并一直得遇恩宠,如果真是这样,对于一个命运坎坷羁袢的女子也算善终了。

  《述亡国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谢甲,更无一人是男儿。

  花蕊夫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侯夫人

  隋炀帝在位期间广造高楼,并网罗天下美女数千名纳于迷楼中幽闭,侯夫人就是这几千名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隋炀帝的宫女之一,侯夫人最后自缢而死,一个美丽的才女,就这样被白白死去了,身后只留下了几首咏物寄意的空灵飘逸的小诗,让后人读来辄用伤怀。

  《春日看梅》

  砌雪无消日, 卷帘时自颦。

  庭梅对我有怜意, 先露枝头一点春。

  侯夫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琬:陆游表妹兼妻子。

  代表作: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意缄心事,独语斜难。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唐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薛涛:唐代女诗人,人称女校书。曾与当时著名诗人元缜唱和,实力不俗。

  代表作:吟梧桐诗(八岁时作)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薛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淑真:宋代著名女词人,知名才女,诗词皆擅,当然入选。

  代表作:有〈断肠集〉传世。

  朱淑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郭 爱

  《绝命辞》

  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

  生而如梦兮,死者觉也。

  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

  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

  明代的官女大都出自京城门庭清白的小户人家,一旦被选入宫,就意味着从此与家人生死永不得见,而且明初的宫廷沿袭了元代惨烈的人殉制度,官女郭爱被勒令为明宣宗殉葬时入宫仅20天,《绝命辞》是临终时所作,字字血泪与父母诀别,自此后魂消影绝阴阳两隔。

  历代帝王为一己之私,广蓄美女,幽闭后宫,不见天日的高墙深院,不知白白葬送了多少女子的青春、幸福和生命。

  如有来世,她们该期望是嫁在一个平凡的人家,上有父母在堂,下有儿女绕膝,纵有才情,也心甘情愿在妻职母职中渐渐磨灭,在一菜一蔬、一昼一夜里延续人间烟火的爱,一天一天、年华老去……

  然上穷碧落下黄泉,此生已了。

  郭 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6 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柳如是:明代著名才女,秦淮八艳之首,曾于当时两大著名诗人陈子龙、钱谦益切磋过武功,虎视群雌,不让须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8-14 22: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