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天后宫濒临珠江出海口的伶仃洋,位于大角山东南麓,依山傍水,殿宇辉煌,楼阁宏伟,被誉为“天下天后第一宫”,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妈祖庙。 天后,名叫林默,人民亲称“妈祖”。天后虽属中国民间信仰之一,但不是凭空想象的神明偶像,而是宋代福建湄洲屿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奇女子。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她留下无数救难济世的动人事迹,赢得当代和后人的敬仰。后来又根据众多的神话传说,人们渐渐把她奉祀为神,形成一种民间信仰。 相传她是北宋泉州府辖下的莆田县湄洲岛之民女,生于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父亲林帷悫,母亲王氏平生积德行善,乐于助人,年纪都在四十有余,虽生了一男五女,老是觉得单枝难以传宗接代,便向观音菩萨祈求再生一男。王氏不久便怀了孕,在降生之时,王氏见到一道光从西北面射人她房内,光辉耀眼夺目,香气四处飘荡,久久不散。出生后的女婴长得杏面桃腮,冰肌雪肤,甚得父母喜爱,但因直到满月时都没啼哭过,故而取名为默,小名默娘。从七岁起,默娘便开始读书识字;十岁时喜欢独处静坐一室;十二岁时,有老道士玄通者来其家,授以玄微秘法;十五岁能为常人治病。长大后的默娘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务,矢志不嫁人,专心致志精研医理,为人消灾防病。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排忧解难,还引导乡人避凶趋吉,谁有困难,都乐意找她求助。当时,莆田地区有瘟疫,默娘想尽办法施药抢救乡民,果然立愈。乡民感激她的救命之恩。 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重阳佳节,妈祖父兄驾舟渡北上,西风正急,途中遇到狂风恶浪,船在狂风怒涛中剧烈颠簸,默娘预感到父兄遇难,亲临救驾,父亲救起,兄长与自己身亡,就这样乡民赞她“通悟秘法,预知未来事,解救乡民,长能乘席渡海,人呼曰神女,又曰龙女”。因默娘生前与民为善,升化后被沿海人民尊为海上保护女神。 一千多年来,在中国沿海的众多城镇,以及内陆江河沿岸的要埠,直至像贵州镇这样的西南古城,都建有天后的祀庙;台湾、港澳地区,妈祖的名字早已是家喻户晓;
此外,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只要有中国海员和华侨的地方,都会有天后的足迹和敬奉天后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