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毫无悬念的案子,除了4月22日药家鑫死刑的判决结果却来得比正常情况下有些晚,但总归没有出人意料的结果,尽管很多人准备好了看一场法律的笑话,不过这是欣慰的"失望"。撞人后再补八刀,"被激情烧坏了脑子"的药家鑫不管是失去理智还是源于对被撞者根深蒂固的歧视,死者张妙都不能死而复生。
针对药家鑫对自己杀人是因为害怕农村人耍无赖的说辞,张妙的丈夫王辉通过拒绝其父母代为赔偿做出响亮回应,药家鑫父母的钱要用来养老,但是药家鑫一定要为他自己犯的罪埋单,铮铮铁骨可见一斑,更可见药家鑫以及教育者的幼稚可笑。
虽然药家鑫案脉络清晰,证据确凿,但是很多人依然以为药家鑫的背景而对这起案件抱有各种"猜测"和"幻想",也许其父有通天的本事,能让药家鑫轻松度过这场因为"激情"犯下的错,这其中有对司法的担忧和"特别理解",也有对潜规则的无可奈何,毕竟,太多的先例摆在面前,法律有时候更像是一个陪客。
社会舆论可以引导,药家鑫的谋士们无疑将这一招做到了极致,连向来吹毛求疵的央视和高傲的专家都企图为他辩驳,只是在如此鲜明的案件中,牵强附会的支持太过苍白,让他们离舆论决策者越来越远,直到站在强大公众对立面上,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无论看谁的面子,法律想要有丝毫的偏袒都是在自断后路。
"法治"和"法制"是常常被并列在一起的两个词,只是很多时候却常常被混淆,身处法治社会的我们按法制约束自己,但是我们根本不能保证自己是否会被法律保护,这是一种悲哀的拥护,药家鑫案还了法律一个公道,是否落空了某些人的如意算盘不得而知,药家鑫是否上诉尚未说法,那么,药家鑫真的就有可能兑现"杀人偿命"吗?
一审死刑的判决结果是对法律对死者对公众必须做出的交代,不可回避!一审过后的才是真正精彩的戏码,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药家鑫有足够的时间为自己争取宽大处理,下一步的保命行动将会紧锣密鼓的展开,等待药家鑫的未必是死亡。
既然有爸爸李刚撑腰的李启铭可以只获刑六年,且能逍遥自在的监外执行,药家鑫有免死的奢望并不奇怪,只是在死刑之后所有的"暗渡陈仓"就不是我们所能切身了解的,药家鑫的死刑看起来更像是给法律一个面子,并不意味着尘埃落定,
法律面前不能保证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是在某些人面前却又可以"通融"的地方,既然药家鑫罪已致死,只是这也保不定有缓刑可言,等等各种专业名词,药家鑫生的希望并没有因此泯灭。
认罪伏法是态度,法律宣判是流程,药家鑫到底是否"命不该绝",这之后的暗战将会一一揭晓,只是我们都拿不到进场的门票。(陈铭龙/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