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98|回复: 3

黄健翔:中国球员留洋应“软着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7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事情很象前面若干故事的翻版,孙祥试训维甘,获得了对方的好评,而上海申花一边表态"支持球员出去",一边又死死的咬住150万欧元的报价不松口。一笔对球员个人发展极其有利的"洋买卖"也可能因此而无结果。
  
记得德国沙尔克04俱乐部今年7月时曾经找到我,想通过我疏通关系购买冯潇霆。当时他们刚刚把艾尔顿卖到土耳其,省出来的这个非欧盟名额,就是为冯潇霆准备的。兰尼克迫切需要一个年轻速度快的后卫来弥补后防线的漏洞,并为冠军杯第2战场准备资源。沙尔克04当时的开价是150万欧元,但我们的俱乐部却要250万,于是沙尔克04提出加上别的合作方式作为补偿,比如帮大连培训青少年队(他们的U19和U17都是德国冠军),还可以共同开发商业赞助等。事情的最后是实德坚持没有250万欧元坚决不放人,一笔美妙的交易就此终结。德国人很快用这个非欧盟名额买了今年世青赛上巴西队那个小个子右后卫2号拉斐尔。现在巴西人已经是主力了,就因为他快。这个事情一定程度上就是俱乐部耽搁了冯潇霆的美好前途。

  前段时间陈涛转会也是耽于俱乐部的直接利益需求。国内俱乐部盲目要价的根本原因,一是不考虑中国足球的长远利益和大局,不考虑和尊重球员个人的利益和选择;二是不尊重市场行情,不懂国际转会市场操作规矩。

  具体表现为不能为我们的球员一个准确的定位。现在有些俱乐部一开口就要拿孙继海转会曼城时的200万英镑相比较,但那时的孙继海已经在英甲水晶宫和更多国际比赛证明了自己,而现在的这些中国球员,有谁在世界赛场上证明了自己呢?

  这种留洋中体现出来的短视行为表面上看是细节上的过分商业化,实质反映的是中国足球的伪职业化,长此以往会导致中国足球的整体价值、集体形象在世界上远落后于日、韩、伊朗,从长远看是害了自己。其实我觉得中国球员要是能出去,哪怕没有转会费也值得。看看我们的亚洲邻居,日本当初倒贴钱送三蒲知良去意大利,结果打开了市场,成就了日本一代球员的留洋潮,提升了日本足球的实力和形象;伊朗的特点是用技术含量不高的德甲联赛做突破口,人家靠的是物美价廉身体好,马达维基亚和卡利米是其中的典范;韩国人靠的则是车范根时代打下的基础和后来2002世界杯上形成的名气,而且朴智星等人自己也非常争气。那中国靠什么?中国球员的个体能力本来就没有竞争优势,整体上不仅没有政策支持,反而还有重重阻力。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7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都向钱看所以说中国足球没有什么希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8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垃圾俱乐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3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德俱乐部太令我失望呢!!竟然没促成陈涛登陆比利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5-19 09: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