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7|回复: 6

17:6 台湾选举蓝军大胜绿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4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7:6 台湾选举蓝军大胜绿营

 (2005-12-04)

● 霍月伟(台北)




AFP Photo

      台湾激战数月的县市长选举昨天揭晓战果,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向世人证明了他在宝岛的政坛天王地位,不但交出了出任党魁以来第一场选战的辉煌成绩单,也掌握了2008年总统大选之路的敲门砖。

  近年选举连尝失败苦涩滋味的国民党,昨天一扫颓气,不仅收复了对手民进党执政16年的“天下第一大县”——台北县,还一举攻下两个“绿色民主胜地”——宜兰县和嘉义市,政治意义非凡。

  在全台23个县市中,国民党总共赢得14席,比选前原本执政的9个县市大幅增长,加上其他泛蓝候选人的3席,把近几年来政治版图不断往北扩张的民进党,全面逼退,回归到浊水溪以南的势力基地。

  原先在9个县市执政的民进党,昨天仅保住6个县市,而且在部分绿色大本营的得票率,也有滑落的迹象,被政治分析员形容为“版图全面衰退”。

民进党主席辞职

  民进党主席苏贞昌昨晚遵守选前所作的宣示,表明愿意扛下所有责任,辞去党主席职务。他在大势已去后于党中央召开记者会,神色凝重地形容这场选举为执政的民进党的“重大挫败”,“也是台湾人民给民进党的警讯”。

  民进党近来饱受弊案困扰,而且卷入其中的还是总统陈水扁的身边亲信,连行政院长谢长廷也难脱嫌疑,导致这次这场地方选举被提升为政党对決以及对执政党施政绩效的检验,甚至被称为陈水扁执政的“期中考”,执政党候选人多处于挨打局面。

  不过,昨晚在党中央陪同苏贞昌出席记者会的,只有党内两大巨头总统府秘书长游锡堃、行政院长谢长廷,总统陈水扁则未亮相,他只在过后发出新闻稿,对选举“顺利完成”表达“欣慰之意”,并呼吁所有参选人携手投入地方建设。  在民进党三巨头出面承认失败后,国民党三巨头主席马英九、荣誉主席连战和立法院长王金平,也一起亮相国民党中央党部,向欢呼不断的支持者发表讲话。

  马英九说,昨天真正的赢家不是国民党,而是台湾全体人民,他们对民进党政府投下了不信任的一票,选举结果真正贯彻了“政党轮替”、“做得好、继续做,做不好、换我来做”的民主真谛。他强调:“国民党并没有打败民进党,是民进党打败了他们自己”。

  马英九也誓言,国民党在庆祝一晚后,隔天起来就会马上卷起袖子干活。

  他也含笑说很高兴自己“不必考虑失业”,引起支持者笑声与鼓掌。马英九选前曾宣布,如果国民党这次赢不到11个县市就会辞职。

  和马英九的淡定比较起来,在场的连战反而显得百感交集,情绪有点激动。他说,县市长与议员是在第一线服务台湾人民,任务重大,但更重要的,还是2008年:“我们怎样都要取回执政的权力!”

  昨天一共有887万名台湾人在县市长选举中投了票,投票率为66.2%。民进党在下午4时开始开票后就显得大势不妙,在多个县市一路落后,最后更痛失在两个北部的堡垒(台北县与宜兰县),连中部原本执政多年的南投县与彰化县也失守,唯一的收获,就是在从未执政的云林县把蓝天转为绿地。


 (2005-12-04)

zaobao.com

[ Last edited by 灰鸦 on 2005-12-4 at 13:09 ]
 楼主| 发表于 2005-12-4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蓝天压过绿地 马英九胜不骄

BBC中文网台湾特约记者杨孟瑜  



蓝天压过绿地:马英九也保住党主席职位


台湾县市长选举结果,蓝军以17席大胜,绿军只获6席惨败。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成功跨越浊水溪,民进党陈水扁政府面临空前执政压力。

台湾周六(12月3日)举行\"三合一选举\"(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长三项选举合并一起举行),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全台23个县市的首长选举。

选举结果:国民党获得14席,再加上亲民党、新党,及亲蓝军人士当选者,蓝军共获17席。而民进党从原有的10席县市长,萎缩到6席。

全台政治版图重新画分,呈现\"蓝天压过绿地\"的局面。

大选滩头堡

更进一步说,国民党在多处指标性战区\"收复失土\",包括台北县、宜兰县、嘉义市等地,十几二十年来都是由民进党或亲绿军人士执政,如今\"由绿转蓝\"。

台湾第一大县台北县重回蓝军怀抱,更具多重意义。

一来是被视为\"马英九的兄弟\"对上\"陈水扁的徒弟\",结果国民党候选人周锡玮击败阿扁子弟兵罗文嘉;二来是被视为两党党主席对决,民进党主席苏贞昌是当地\"老县长\",甚至以自己政治生涯与罗文嘉\"同进退\",结果依然不敌马英九。

蓝军赢得台北县,也被视为攻下2008年总统大选的滩头堡。

\"马蹄\"跨越浊水溪

蓝军这次也深入以民进党支持者居多的南台湾,攻下彰化县、南投县、嘉义市等地。

绿军曾指马英九\"跨不过浊水溪\"(即只能获得北台湾及都会区支持),但马英九在这次选战中跑遍全台辅选超过300场,如今战果证明\"马蹄\"已成功跨越浊水溪。

民进党周六晚间召开记者会,承认败选,苏贞昌宣布辞去党主席,并坦言\"今天这样的选举结果,是本党的重大挫败,也是台湾人民给民进党的警讯。\"

记者会上,总统府秘书长游锡恳也表示这显示民众对民进党失望,民进党需要深切检讨。

行政院长谢长廷则表示,这次选举,其实他本来一直强调是地方选举,但后来选举提升到政党对决,对执政总检验的层次,如今结果出来,\"大家承认失败,共同负起责任\"。

一家欢喜一家愁

民进党记者会气氛低迷,有人落泪;在台北县罗文嘉的竞选总部,还有支持者难以接受失败,激动的欲割腕,被众人及时制止。

相形之下,蓝军在台北县的竞选总部是欢声雷动,烟火绽放;国民党中央党部也涌入大批兴高采烈的民众,摇旗欢呼。

虽然大胜,马英九仍强调\"胜不骄\"。他说,\"这不是国民党的胜利,而是人民的胜利;国民党没有打败民进党,是民进党打败自己\"。

马英九表示,国民党不会因胜选而昏了头,\"高兴一个晚上就好了,明天一早起来赶快卷起袖子,继续干活\",因为还有很多挑战要面对,要把台湾全部赢回来。


国民党新旧主席同台庆功

国民党荣誉党主席连战也表示,今天的选举结果展现了台湾最新的民意,人民对于不清廉的政治、不安定的社会,与不和平的两岸,已经很厌烦了。

连战说,从去年底立委选举泛蓝军取得国会多数席次,当时就已展现了台湾的新民意,但是陈水扁没有尊重民意,只是一味的逆势操作。他强调,陈水扁应正视台湾的新民意,\"不要再倒行逆施\"。

丑闻所累

舆论一般认为,施政成绩不佳、高雄捷运舞弊案等争议性事件不断,是民进党这次惨败的主因。

绿军在立法院、地方县市都\"居于少数\"的情况下,陈水扁政府也面临空前的执政压力。

而投票前马英九曾说蓝军若胜,将促使扁政府调整、甚至开放两岸政策;当时阿扁则反驳说蓝军若胜,民进党政府会更紧缩两岸政策。

如今舆论将观察,在如此选举结果下,陈水扁政府将对两岸政策\"变松还是变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4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看来台湾大选的候选人,只会是吕秀莲和马英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4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静观其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5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政局面临十大动向(图)(更新时间:2005年12月5日 10:10)

     

连战、马英九、王金平等大庆胜选。

  县市长选后台政治版图重大分割,香港媒体预测
  
  
  在3日的台湾县市长选举中,民进党惨遭“滑铁卢”之役,国民党则打赢了重夺政权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一役,为2008年“大选”奠定基础。此次政治版图的重大分割,势必引发台湾政局产生激烈的动荡。

  香港中评社昨日发表社评,预测了此次选举结束后台湾政局的十大动向。
  
  动向1


  民进党气势已由最旺的峰顶向山腰滑落

  以前民进党的气势一直处在上升阶段,逢选必胜,势不可挡。其选举手段之历害,民意操弄之得心应手,令国民党等泛蓝阵营望之胆寒。可是,在今次的县市长选举中,民进党用尽最大的力量,打了一场最艰苦的选战,仍以输盘告终。这充分说明,民进党进入了盛极而衰的新周期,整个党的气势已经由最鼎盛时期开始转入逐步下滑的阶段。
  
  动向2


  国民党上升的气势不可阻挡

  国民党被分裂拖了后腿,自2000年丢失政权后,危机越来越大,尤其是在2004年再次选败后,几乎陷入一蹶不振的绝境。但是,随后用直选的办法,把马英九送上政党核心地位,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一、国民党与过去的黑金政治划清界限。二、马英九的清廉、公正、活力形象与国民党的新形象划上等号。台湾民众对一个崭新的国民党重新寄托希望,这是多少年来未见的新气象、新民意。
  
  动向3

  马英九的泛蓝新共主地位已确立

  马英九在这次选战中,越战越勇,破釜沉舟,几乎以一人敌一党,无畏精神令人震惊。通过这次大战,马英九从战场的大将,将跃升为具有宏图大略的元帅,不仅击败了民进党,也取得了泛蓝新共主的地位,自信心将大大加强,对今后团结党内各种力量,冲刺2008年大选,重新夺回政权,有积极作用。
  
  动向4

  民进党将陷入重新洗牌乱局

  最痛苦者莫过于民进党,苏贞昌黯然下台,致使他今后在政坛上进退维谷。而吕秀莲却风言风语,尽说些令绿营丧气的怪话。陈水扁选举最后几天见选情不妙,唯恐选后成为众矢之的,立即将谢长廷推出“斩首”,指高捷弊案是谢的事,与己无关。

  这些矛盾,选后将进一步爆发,不斗一个水落石出,谁也咽不下这口气。所以,可以肯定,民进党的内乱即将开始,内部要产生共识何其难哉,要求重新洗牌的呼声难于遏止!
  
  动向5

  民进党对陈水扁秋后算账阵势将摆开

  陈水扁在绿营的威信,一落千丈,号令诸侯的气概,今生不再有了。而且,美国等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今次所投的是民众是否信任陈水扁的票,结果显然是不信任的。所以,陈水扁只能尽快考虑交权事宜,否则,绿营动荡不能息止,直接危害2006年的台北高雄市长选举。

  台湾媒体称,今次民进党之败,败在陈水扁失言、失德、失信、失政,民进党各个派别将高喊检讨口号,对陈水扁秋后算账的阵势将迅速摆开。
  
  动向6

  民进党新生代将奋起夺权

  种种迹象表明,选举的结果对民进党的第二代打击沉重,领导团队中多人瘫痪是趋势,许多属于第二代和二代半的县市长候选人,也就是民进党的顶梁柱,政治前景堪忧。选前就主张“新民进党运动”的第三代将借势而上,夺取民进党的部分领导权力。
  
  动向7

  弊案将进一步困扰泛绿阵营

  在这次选举中,导致民进党的政治声誉整体滑落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高捷弊案的大曝光。民进党因此噩梦缠身,无法摆脱,选后更面临着来自各界要求彻底处理弊案的巨大压力。还有,民进党这次“以弊制弊”的选举策略彻底失败,说明民众对民进党的弊习抱有极大的厌恶感,台湾的民意有可能因此发生重大的变化,直接影响未来的选举局势。
  
  动向8

  明年台北高雄市长选举国民党已占据主动地位

  2006年台湾又将面临台北市、高雄市的市长选举,国民党期盼继续赢。民进党再也输不起。但是,国民党与社会力量继续推动深入调查高捷弊案的活动,可能导致整个民进党在高雄的势力瘫痪,使民进党伤得更重。并且,泛蓝各派已唯马首是瞻,泛蓝阵营一定有良好的磨合,台北市长席位可保。处于劣势地位的绿营,绝地大反攻,无所不用其极,是一定的。
  
  动向9

  民进党一定会调整有关政策

  由此可知,民进党的各种政策一定会开始调整,并且有可能更加走向极端,对台湾社会的矛盾对立会增添更多不明朗因素。如此,台湾社会将更趋政治化、台湾政局更趋复杂化。如果民进党能够反思,合理调整政策,政局走向就会明朗得多。
  
  动向10

  两岸关系存在更大的变数

  两岸关系政策,就是首当其冲要受到影响的政策。如果民进党认识到了国民党在今后的选举中,两岸关系已经不是负担,而是国民党的资产时,那么会否考虑争夺或者平分这份宝贵的资产仍需拭目以待。最重要的是民意,如果民众决意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又有何政治力量挡得住呢!又有何政治力量敢不顺应时代大潮流呢!

  社评指出,这次选举的结果,对台湾的前途,乃至对两岸关系的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作用,意义极其深远,已经远远超出了所谓的县市长选举层面的意涵。


来源:南方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12-6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8 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国民党执政两岸的和平统一也一样遥遥无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5-20 00: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