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睡觉前写的...)
今晚第三届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决赛...
大二记忆深刻的在工大举行的省挑战杯,让我了解了一下挑战杯
后来也挺关注,不少参赛论文的简介介绍都看过
比起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来说,创业设计大赛显得有点淡薄
毕竟开始都是校级的,一般也是经管学院参加的居多
所以选题普遍比较狭隘一些,但这次似乎都是不同专业的组合
而且进入决赛的5支队伍,都是围绕网络及电脑展开的创业设计
更有两队同以大学城电子商务创业为题...
或许电脑及网络跟我们的关系确实越来越密切了
各队普遍给我的感觉都是说的理论太多,表面看起来下的功夫还不够
没有参透到创业计划里面,只是脑海书本上的理论罢了
大而全的思维论述,然后按一些书本管理、财务等分析方法进行阐述
缺少一些实际以及实质的东西...即使有所谓的调查,但就内容来说并没什么特别用处
第一批投资就高达上百万,说真的,任何人有上百万也不会投资在这样的团队跟项目上面
要投资的话,也会是以大公司附属产业的形式进行吧...
想简单的什么风险投资、游说融资...我觉得大概就说说吧,而且也就说到这个皮毛
如何吸引资金,倒只是一些比较空乏的话...
或许是因为陈述时间限制吧,内容我也没看过,没法确定
然后又是高回收利润...感觉确实想得太理所当然啦,基本脱离实际的情况
其实我跟希望能听到他们能够把自己现在面临的问题列出来
然后予以具体的解决方案,而不要说太多空话去应对问题
如果在大学生缺少资金的情况下进行创业...
我们需要的是创意性的创业,而不是用钱来烧旺某个产业...
第一队,关于医疗信息化的,因为跟我有点关系,听得比较认真
看得出他们制作演示跟准备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效果还不错
而且也觉得这个内容是最好的...或许并不适合学生来做吧
但觉得这个计划算是比较正式,但总感觉它大的方面说得挺好
但也就缺少了其他细节的东西...外表挺好看,但内涵并不多
第二队,就比较注重纯理论分析,内容比较繁琐拖拉,讲解也出错了
虚拟制衣方面的,主要是内容虽有点创新,但没太大优势,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吸引人的,应该引进些更新鲜的元素
第三队,大学城电子商务相关,感觉队员对这个创意比较了解
毕竟围绕在自己身边的创业计划,其实很多人想过,现在也有人在尝试着
但感觉就是下的功夫不够,论文的内容和实质都挺潦草结束吧
第四队,另外一个大学城电子商务,跟第三队比较,感觉优势不大
主要是人员思维跟讲解能力,还是一个“理论”
后期感觉他们在强调直销方面...还以安利为例
第五队,搞技术产品,只听了一部分,做什么交通安全系统...
还用到面部表情数据库之类的,感觉有点天花乱坠的感觉
不知他们究竟知不知道实际怎么去做的?
通过表情数据库探测人的疲劳度?有点过火了吧?还人工智能的汽车控制...
在我看来,存在的问题还真的挺多的,我不觉得这个计划近几年内能够实行...
不过最后他们得了冠军,稍微有点意外吧
但他们有个明显优势,实践方面做得不错
竟然跟学院、教授等签了各种什么什么协议
虽然内容不太清楚,但给人的感觉非常好,证明他们不是光会说的
这个比赛,现场讲解占的比例也不算大,论文内容也很关键的
我好像一直在批评?其实也不是,只是向来喜欢说些坏话
好话也就激励一下别人罢了,坏话的用处还是挺多的
这场大赛,龙洞、大学城的人都统一组织过来做拉拉队
在本校区的人反而变成客场,这是活动中心一向的惯例
现场有11台液晶、6部以上的相机在闪光...这个阵式挺好的...——_——...
还有开场的一个团队DV介绍挺吸引我,写着是电化教育中心制作
我还以为学校出动到他们来帮团队制作介绍视频...
后来才发现原来是一个我带过一段时间的师弟...
现在数字中心的视频任务基本都是交给他们几个啦...
我记得某个时候是被学院逼着写过一篇创业设计论文的
现在竟然完全忘记自己写了什么内容,跟谁一起,明显没下功夫
那时根本就没有任何相关概念可言
这样想想,大概这四年,在专业上我也并不算是两手空空
虽然实际不会用到,但大概理解这个过程,也懂得如何找资料,如何去分析
虽然这方面也很弱,但对比起以前一无所知的自己,还是有明显进步的
这样的活动,无论得什么奖,结果如何,根本就没什么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还是要这样的一种经历,经历比一切都来得值钱...
以上文字纯属个人观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