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高考考生1050万,2009年1020万,2010年957万,今年降到历史新低933万,高考人数连续三年减少,《高考》大片票房不再.多少中国的年轻人梦寐以求能够获得一个高考的资格,但现在有相当多数量的年轻人却主动放弃了高考,到底这些年轻人去哪里了呢?; A" t, m1 w. O7 t( J/ n
( c1 i$ M- V" i1 g# @6 w# r# v) {3 ^ 出国留学. m2 g* h- E0 ~- C4 @2 [5 q5 d
k& E: h) L" _+ k; ~
伴随着高考人数连续三年下降,我国的高中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的人数却是连续三年增长.面对不少国外以及香港的大学,每年都有不少学生放弃了国内高考,甚至放弃了报到.& T- A3 I7 S2 t; D9 D7 m+ d
- ?8 r3 [' a$ `4 p+ ?" u' ? 出国等原因都一定程度上存在,但是这些原因导致的绝对数量其实非常少.比如高中就出国的人数,即使在武汉非常好的中学,不参加高考就出国的人也非常少.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虽然确实存在,但是,不管从受过高等教育人数的绝对比例还是相对比例来看,我国高等教育仍显不足,公众仍然会鼓励自己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
/ l! f @1 j6 p; W1 ~: n5 L# R4 f
8 J s) y& p+ |/ q \' o ^ 高考适龄人口减少$ ~1 i. J& g! J$ r( Z8 ?
8 Y( G8 g2 w1 ~2 e 实际上,高考人数下降的“端倪”在上个世纪就出现了.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从1998年到2003年,每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人数分别为13226.8万人、12872.8万人、12333.9万人、11561.2万人、11150万人、10761.6万人.而今年参加高考的正是1999年入学的孩子.从这个统计数据来看,高考人数下降仅仅才是开始.根据我国人口年鉴的数据,高考适龄人口的下降将持续到2020年.
5 R1 F+ a6 P4 @0 Q& f1 M
# T- t! Q1 E# B( C1 m 大学生与高中生的竞争力差距缩小0 G0 G$ q6 I, M5 I4 ^
& J" F; Q1 w" z% [# G1 g 现今,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恰恰是我国当下产业结构畸形的集中表现.大量劳动密集型的工厂,初高中毕业即能胜任,何需吸纳成本高得多的大学生?而公务员、事业单位,也早已人满为患.而在“用工慌”突显的当下,面对择业条件相对较低的农民工,大学生的就业优势便难以显现.如此以来,“拿大学生当初高中生用”这种人才的结构性浪费,也是难免的了.
7 {! v. W9 ^. I+ p/ \* H2 t3 N9 o9 t0 Y+ W- ]- z) F
好在如今的大学生对此已经见怪不怪.据百大英才网调查,45%的应届生求职者认为工资不及农民工很正常,工资待遇高低是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这说明他们已经能够理性地看待当前严峻的就业现状.1 |$ L! s" p" C% F9 _3 ?1 r
( M/ k4 W# U7 p; ~2 i$ R 随着报名人数持续下降,即使招生名额再不增加,录取率也将进一步提高.学生可选择的余地更大之后,大学教育质量面临的”考验“更加严峻,当然,这种”严峻“也将进一步驱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更加深入.# Z- z/ f$ I3 {1 v: ~ W1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