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62|回复: 1

谨以此篇献给计划把明天作为情人节的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5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七夕是什么?“七夕”是夫妻会,切记不是情人节。
谨以此篇献给计划把明天作为情人节的人心人
“七夕”本来就没有多少节日内容,更何况那段传说在今人看来似乎太少人情味。牛郎是传说中的大龄男,也就是光棍。那个封建礼教吃人的社会很变态,一边是光棍多,一边是节妇多、妾婢多。“上天”为了安慰那些勤劳、本分的光棍们,让七仙女下凡与牛郎结伴,可是生了一男一女后又把她招回去了,残忍地肢解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此后两口子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见上一面(还不准带孩子)。“七夕”与其说是一个浪漫温馨的日子,不如说是凄惨悲恸的时刻。定这一天为“情人节”,其寓意只能是“愿天下眷属终成有情人”。

快到农历七月初七了,这便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过去,即使在民俗文化浓重热烈的岁月里,它也是一个最不被重视和极少有人“过”的节日。对外开放以后,包括“情人节”在内的各式洋节登陆中国,一些人出于“抵御西方文化扩张”的历史责任感,一面大声疾呼国人抵制洋节,一面寻找相同或相以的传统节日取而代之,于是“七夕”成了“中国情人节”的唯一候选。疾呼和替换只是一厢情愿,2月14日依然远比“七夕”要热闹,这一天的玫瑰又贵又难买,而七月七还不清楚买点什么好,也有店家借机推销玫瑰花,他们是只管挣钱不管领带扎在什么地方。
文化是没有国界的,就好像春节走出国门一样,“情人节”入驻也并非不能容忍,何况如果一年过两次“情人节”也不合适,何况“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现在的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幸福观已非昔比,不用说分居两地的“牛郎织女”越来越少,朝夕相处的少男少妇还不时的用手机电脑联系,他们深谙“稍纵即逝”的原理,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与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国人的“情人节”没有太浓的浪漫气氛,大众化的就是相互发发信息,作为婚姻或者爱情大餐的调料而已。当然,那些情人成群的贪官倒是希望天天过“节”,免得分睡乏术、后院起火,免得一个“牛郎”入天堂,百多个“织女”撇地上……
假如你想找题目娱乐一下、热闹一番,有个现成的“情人节”就够了;假如你想借机组织进行正确婚恋观的教育,就效仿联合国设个“真爱日”或什么“日”的最好;假如你想以此弘扬优秀民族文化,那等吃透优秀文化的内涵再说吧。假如你还是不死心,干脆搞个民调——
想当“牛郎织女”的,请举手!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8-6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8-16 04: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