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96|回复: 14

zz:美國是這樣一個國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12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國是這樣一個國家



       霍莉‧斯格勒(Holly Sklar )著 劉德中編譯

  有這樣一個國家,在這個國家裡,4 個孩子裡就有1 個孩子出生在貧困家庭裡,財富在再分配中流入富人的腰包。1970年代以來,最富有的1%的家庭佔有國家財富的比例翻了一番,同時生活在極端貧困中的兒童的比例也翻了一番。

  工資不平等的加劇突出起來,這個國家的主流商業報紙承認:「有錢人確實
更富了,窮人也確實更窮了。」

  在這個國家裡,最富有的1%的家庭擁有的財富幾乎等於95% 的貧困家庭擁有的財富的總和。為了平衡因對富人進行緊急援助和補貼而不斷膨脹的國家預算,窮人和中產階級被告之要過勒緊褲腰帶的生活。

  這個國家不是墨西哥。

  這個國家要求人們為謀生而工作,卻不給予許多人最低生活工資。

  在這個國家裡,儘管經濟增長顯著,但扣除通漲因素後的工人的平均工資卻有所減少。實際人均GDP (國內總產值)從1973年到1994年增長了33% ,然而佔勞動力隊伍絕大多數的非管理工人的實際周工資卻減少了19%。

  這個國家不是智利。

  在這個國家裡,由股票市場「為失業者發工資」(payoffs for layoffs )。

  在這個國家裡,當公司利潤和經理層報酬增加的時候,工人的工資卻被削減。
1996年,500 強公司的利潤實現了創記錄的23% 的增長,總裁的收入(包括薪水、獎金和諸如股票期權的長期補償)猛增了54% ,而工人的工資和福利的漲幅卻連跟通貨膨脹持平都難以做到。1980年,大公司總裁的平均報酬相當於42個工廠工人之多,1989年相當於122 個工廠工人之多,1996年就相當於209 個工廠工人之多了。

  一家主流商業雜誌寫到,「努力工作使公司具有競爭力的人們對利潤分配的方式大為不滿。他們認為那是不公平的。他們是正確的。」

  這個國家不是英國。

  在這個國家裡,年輕一代的生活水平下降了,儘管許多家庭都有2 個人掙工資,孩子也少了,而且比父母受到了更好的教育。1973年以來,不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工人的比例已經減少了一半。至少具有4 年大學文化水平的工人的比例已
經翻了一番。

  從1979年到1995年,男性高中畢業生參加工作時的小時工資下降了27.3% ,女性高中畢業生參加工作時的工資下降了18.9%.

  大學文化水平愈加必要,但要賺得體面的收入還不夠。從1989年到1995年,男性大學畢業生參加工作的工資下降了9.5%,女性大學畢業生參加工作時的工資下降了7.7%.

  在這個國家裡,掙低工資的年輕的全日製工人(年齡在18-24 之間)的比例翻了一番,從1979年的23% 增加到1992年的47%.與1979年相比,1994年戶主年齡在25~34歲之間的家庭收入減少了4611 美元。

  這個國家不是俄羅斯。

  在這個國家裡,主流經濟學家把達到6%的官方失業率(超過700 萬失業人口)還看成「充分就業」。不會僅僅因為你沒有工作,你就會被官方統計在失業人口之內。要想被統計在官方失業率之內,你必須在過去的4 周內找了工作。如果人
們因為漫長的、勞而無功的尋找工作而灰心失望從而放棄了尋找,政府就不會把他們算作「失業者」。例如,那些因為沒人幫著照料孩子而不能在過去的那個月裡尋找工作的人,就不被算作「失業者」。如果你需要全職工作,但是你卻只工作1 小時或34小時,因為你只能找到這樣的工作,你就被算作有工作。

  一家主流商業雜誌觀察到,「勞動力市場上充斥的不被算作失業者的剩餘工人越來越多。」

  在這個國家裡,不是工作(work)短缺,而是職位(job )短缺。數百萬人需要工作,迫切的工作也需要人來幹:如建造便宜的住房,維修橋樑,建造公共運輸線,清除污染,改用可再生能源,為放學後項目和社區中心配備職員。

  在這個國家裡,對於越來越多的人來說,工作不是脫貧的支票,而是排隊進入有工作窮人的開始。從1979年到1992年,領低工資全日製工人的比例從12% 躍升到18% ,接近全日製工人的1/5.

  在這個國家裡,1/4 官方認定為貧困的孩子生活在父母一方或者雙方全年從事全日製工作的家庭裡。官方貧困線設得遠比保證最低限度的住房、醫療保健、食品與其它必需品的實際成本要低。

  在這個國家裡,更多的工人的前途是回到血汗工廠和從事計日工作。各公司都在使用可以任意驅使的「臨時工」代替正式工。臨時工包括臨時雇員、合同工和「租借」雇員(他們中有些是被解僱,然後被同一家公司更加划算地「租借」回來的)以及不情願的非全職工人(他們想得到的本來是永久性的全日製工作)。

  這個國家不是西班牙。

  工人們是如何愈益被迫變換工作的呢?工資標準這麼低、又不穩定,又沒有醫療保險或有薪假期,更談不上養老金、找保姆照料自己與家庭、購買一套房子、支付大學費用、為退休後的生活而儲蓄、勾劃未來和建構有力的社區。

  在這個國家裡,在大規模裁員和破壞工會之後,只有不到15% 的工人是工會會員。在1955年1/3 的工人都是工會會員。

  在這個國家裡,勞動群眾的利益被作為「特殊利益」而置之不理,跨國公司謀求利潤的利益篡取了「國家利益」。

  在這個國家裡,為了幫助大公司在國內外以廉價勞動力為基礎做生意,政府通過談判締結了各種「自由貿易」協定。

  該國國際開發處資助的一幅廣告展示了一名縫紉機前的薩爾瓦多婦女。該廣告告訴各大公司:「你能以每小時33分錢僱用她。羅莎不僅豔麗多姿。她與她的同伴以勤勞、可靠、接受能力強而著稱。她們使薩爾瓦多成為搶手貨。」資助這幅廣告的這個國家為了確保薩爾瓦多各大公司「搶手貨」的地位進行了軍事幹涉。

  這個國家不是加拿大。

  在這個國家裡,有6 歲以下孩子的婦女中的一多半、有6-17歲孩子的婦女中的3/4 是掙工資的勞動力,但是能負擔得起孩子照料與放學後項目的卻寥寥無幾。(收入在貧困線以下的家庭要把其收入的幾乎5 分之1 耗費在孩子照料上。)顯而易見,孩子們需要3 個家長:父母雙方都工作來付帳單,還有一個在學校下午放學後以及整個暑假在家裡陪他們。

  在這個國家裡,全年工作的全職婦女與男人相比,男人掙1 美元時她們只掙71美分。但在支付大學學費和為小孩提供食宿時,婦女卻並不能在男人付一美元時只付71美分。

  在這個國家裡,許多決策者不是根除歧視,而是忙於把婦女不成比例的貧困的責任推到婦女身上。回溯到1977年,勞動部的一項研究發現,如果工作的婦女得到與男性同等水平的工資,貧困家庭的數量就會減少一半。1991年政府的一項研究發現,即使「所有貧困的單親媽媽都得到工資沒有折扣的[ 全職] 工作」,由於她們的教育和職業背景以及普遍的工資水平,「由於掙不到足夠的錢從而無法脫貧的比例仍將高達35% 」。

  掙可憐的最低工資的工人中有三分之二是婦女。依靠支付最低工資的全職工作所獲得的收入還達不到官方為一個兩口之家所定的貧困線。

  在這個國家裡,對婦女的歧視在工資從低到高的各個層次都是並行不悖的,這不是因為婦女要「生育離職」。用一家權威商業雜誌的話來說,「在相同的管理位置上,女性的報酬通常低於她的男性同事。即使她有完全相同的資格、工作了相同的年限、同樣經常轉任新職、為家庭提供主要的經濟支持、沒有因為個人原因休假、在可比的職位上得到了同樣多的晉升,也改變不了這一切。」

  這個國家不是日本。

  在這個國家裡,把孩子指為「私生子」的可怕做法再一次被合法化。私生子除了婚外所生的意思之外,還意味著非法、違背規則和邏輯、不該生、不真實、錯誤、雜種。私生子這個詞的後果是,它會使人們更加被人遺棄。單親媽媽與她
們的孩子已經成為不法經濟的首要替罪羊了。

  在這個國家裡,針對女性的暴力大行其道,以致於成為第一位的傷害原因。因所謂的「家庭暴力」造訪醫院急診室的比汽車相撞、攔路行凶搶劫和強姦加在一起還要多。全部被謀殺的女性中大約1/3 是被丈夫、男朋友和前任夥伴所殺的(被陌生人所殺的不到1/10)。研究人員說,「如果女性試圖結束受虐待的關係,男性的反應通常是殺死他們的女性夥伴。」

  該國沒有男女平等權利修正案。

  這個國家不是阿爾及利亞。

  在這個國家裡,殺人是年齡在15-24 歲之間年輕人的第二大殺手:「交通事故」是第一位的,他們中許多人是酒後開車的受害者。為了大製造商的利益,設計用於獵取人命的愈加致死性的武器被生產出來,並得到了政治上十分強大的全國槍支協會的自豪的保護。這個國家一半的家庭擁有槍支,家庭中的手槍大大增加了家庭成員和親朋好友被謀殺和自殺的危險性。

  全國射擊運動基金會的調查材料回答了多大年齡才能擁有手槍的問題,它是
這樣建議家長的:

  「年齡不是主要的標準。一些少年10歲就開始成熟,其他人則是在14歲。惟一真正的標準是成熟度和個人責任感。你的孩子循規蹈矩嗎?你會把他單獨留在房間裡呆2 個或者3 個小時嗎?他有責任心、老實可靠嗎?你會讓他拿著一張購
物表和一張20美元的鈔票去雜貨店嗎?如果對這些問題或類似問題的答案是『是’,那麼當你的孩子要求他擁有第一支槍的時候,答案也可以是『是’。」

  在這個國家裡,通過戰爭和媒體「娛樂」,孩子們被教導:暴力是解決衝突的途徑。「在媒體圈裡,暴行被描繪成司空見慣的、趣味橫生的」,並常常與色情如影隨形的出現,這是一名出類拔萃的公共健康教育家的觀察結果。屏幕上的「好人」不僅把暴力用作第一個不假思索使用的手段,而且他們對通常帶外國口音的獸性大發的「壞蛋」,惟一的反應就是大打出手。為了把玩具賣給孩子們,特別製作出了戰爭卡通片和暴力「超級英雄」影片。遊戲機和電腦遊戲程序中圖解式和參與式的「虛擬」暴力日益泛濫。私人和政府調查的強烈共識是,屏幕上的暴力助長了屏幕外的暴力。

  這個國家不是澳大利亞。

  在這個國家裡,教育體系被享有特權者操縱,種族和收入方面低等級的孩子們被送到最差勁、最死氣沉沉的學校和班級。公立學校的預算在很大程度上由私有財產稅所決定,導致收入較高的區比貧困區開支高得多。1991-1992 年度,在一個大州裡,每個學生的開支從最窮的區的2 ,337 美元到最富的區的56,791美元不等。

  在富區,孩子們理所當然使用藏書豐富的圖書館、設備先進的實驗室和技術領先的計算機。在窮學校裡,給孩子們配給的是過時的教科書和衛生紙。富學校常常看起來好像是鄉間俱樂部,運動場和游泳池都被修葺得整整齊齊。窮學校常常看起來更象監獄,是水泥地和鐵窗。大學預科課程、美術、音樂、體育、郊遊和外語常常被認為是富人的必需品、窮人的奢侈品。

  比較富裕的公民認為,在使學校開支更加公平的方案被提出之前,缺錢並不是窮學校的問題,家庭的價值觀才是。但當使學校開支更加公平的方案被提出時,那些已經很有錢的人卻又認為錢關係重大,因而捨不得把錢勻出來一些給窮學校。

  這個國家不是印度。

  在這個國家裡,黑人的失業率和嬰兒死亡率都是白人的兩倍多,黑人的預期壽命比白人少7 歲。政府幾十年來資助白人住到隔離的郊區,對留給有色人種住的城區採取區別對待的、不平等的、聽任自流的態度。最近的研究證實了在就業、信貸和住房方面存在的一以貫之的種族歧視。

  在這個國家裡,其憲法曾經規定,黑人奴隸相當於白人五分之三的價值。今天,黑人的人均收入是白人的五分之三。

  這個國家不是南非。

  在這個國家裡,宣稱需要工作的任何人都能找到一份工作,其聯邦儲備委員會卻實施低增長的經濟政策,使數百萬人陷入失業、就業不足和報酬過低的困境。

  在這個國家裡,監獄人滿為患,就業卻不充分。1980年以來,監獄人口翻了一番多。在囚禁自己的人民方面,這個國家是世界第一。司法局的統計報告說,1985年這個國家的居民中每320 人中就有1 人被投入監獄。到1995年末,這個數字已經增加到每167 人中就有1 人。

  在這個國家裡,監獄勞動是一個增長的行業,所謂的「改造」開支是國家預算中增長最快的部分。顯而易見,政府寧願每年花費25,000 美元把一個人關在監獄裡,也不願舉辦合算得多的教育、社區發展、戒毒和就業項目,讓他們呆在監獄外面。用一家全國製度與替代性選擇中心的話來說,這個國家「用法網代替了社會保障網」。

  人權組織批評這個國家擴大而不是廢除使用死刑,儘管這個國家記錄在案的種族偏見累累,被處死的無辜者數不勝數。

  這個國家不是中國。(美國主流媒體肆意歪曲事實,對中國進行妖魔化報導的行徑由來已久。但事實勝於雄辯,這段文字清楚地揭示了,美國自己才是這樣的國家。——本刊編輯注)

  在這個國家裡,黑人被關押的比例幾乎是實行種族隔離制度的南非的5 倍。1/3 的黑人男性在他們20多歲的年齡不是被監禁,就是處於緩刑或假釋狀態。同時,1/3 年齡在16-19 歲之間的黑人是正式失業的,20-24 歲年齡段的則接近1/5.要記住,積極尋找工作但卻找不到才被統計在官方失業率之內。「剩餘」的工人在日益走向犯罪。

  1990年司法部的一份報告發現,「事實是,在我們國家的大部分歷史時期,法律秩序不僅支持、而且維持奴隸制度、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事實是,警察肯定要維護這一秩序。這樣一個秩序為警察對少數族裔群體所採取的行動和態度設定了模式,並一直延續到今天。」 1992年報紙上有一篇文章題目是,「做黑人有罪:黑人說成功並不能使他們免受嫌疑、免受困擾、免被拘留。」

  這個國家陷入了具有種族偏見的「毒品戰」。癮君子中3/4 以上是白人,但是黑人與拉美裔人卻更可能被逮捕、被宣告犯有毒品罪並且受到更嚴厲的判決。1992年,因為擁有毒品被判決監禁的幾乎90% 都是黑人與拉美裔人。

  一家著名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毒品和酒精的使用率上懷孕的白人婦女稍高於懷孕的黑人婦女,但是根據一項強制報告法令,被私人醫生和公共健康診所報告給當局的黑人婦女可能是白人婦女的大約10倍。貧困婦女也更可能被報告。

  據說真理是戰爭中的第一犧牲品,「毒品戰」也不例外。這個國家的前毒品大王說,與人們通常的感覺不同的是,「典型的可卡因使用者是男性、白人、從事全職工作的高中畢業生、住在小衛星城或郊區」。據一家權威報紙報導,警官和法官都說,「儘管事情明擺著,是白人銷售了這個國家的大部分可卡因,白人佔了可卡因消費者的80% ,但卻是黑人和其他少數族裔一如既往的充斥著法庭和監獄。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要求有所作為的政治氛圍下,他們是最容易被逮捕的人。」

  這個國家儘管自己是使人上癮的、危害健康的菸草的第1 大出口國,卻以「毒品戰」的名義干涉其他國家。這個國家也是人均酒精消費世界第4 的國家,而酒精是與現實中的暴力和死亡聯繫得最緊密的毒品;同時,這個國家也是人均
酒後駕車死亡第1 的國家。因為酒後駕車被逮捕的絕大多數是男性、白人,他們往往比觸犯毒品法令的人得到寬大得多的對待。

  這個國家不是法國。

  在這個國家裡,機會不均的循環在強化。這個國家的受益者經常誹謗那些最系統地被過低評價、薪水微薄、就業不充分、資金不足、保險不足、被看不起的或是被忽視的、被傷害的人,把他們誹謗成苟活的「下等階級」,說他們的道德和社會價值觀淡漠,缺乏適當的「工作倫理」。關於窮人遊手好閒的再三重複的陳詞濫調掩蓋了這個日益突出的社會現實,就是工作不能帶來希望、工人牛馬不如。

  這個國家取消了對有未成年子女家庭的資助,卻維持對有依賴性的各大公司的援助。

  這個國家為了削減因為軍事開支過多與對各大公司和富人的稅收優惠而產生的預算赤字,大刀闊斧猛砍對其最貧困人口、殘疾孩子與老年難民的資助。納稅率處於世界最低之列的富人不僅從財政赤字和稅收優惠中受益,而且作為政府債券持有人賺取債務利息。

  這個國家貪婪有餘、正義不足。據一位前勞動部長說,「如果稅收法令哪怕能像1977年那樣進步」,收入最高的10% 的人比他們1989年所繳的稅也「將多出大約930 億美元的」。930 億美元是什麼概念?幾乎等於1989年政府用於低收入人口的所有那些項目預算的總和,包括:對有未成年子女家庭的援助,補充性的保障收入,一般援助,食品和營養券,住房,工作和就業培訓,以及從學前到大學貸款的教育資助。

  在這個國家裡,州政府與地方政府都一窩蜂的發展彩票、遊戲機以及其他政府推動的賭博,以此增加收入。這樣做是不成比例地取之於窮人,他們應該通過公平的稅收體系取得收入。

  這個國家的軍事預算仍然以幾乎相當於冷戰時期平均水平的規模耗費著資源,儘管蘇聯已經不復存在了。在後冷戰的世界上,「和平紅利」意味著,國會給予軍方的比軍方所要求的還要多。這個國家在武器出口方面也領先於世界。

  這個國家在財富和軍事力量方面位居世界第一,在兒童死亡率(5 歲以下)方面卻排在世界第26位。如果政府是父母的話,它將犯有虐待兒童罪。成千上萬的孩子本不致死卻死於非命。

  在這個國家裡,醫療保健是為醫療利潤服務的。在許多國家裡,醫療保健都是一項權利,但在這個國家裡,卻有4200萬人沒有醫療保險,另有2900萬人保險不足。這是該國醫學院的研究結果。缺乏醫療保險導致死亡危險升高25%.

  在這個國家裡,其最初居民的子孫生活在其地表因濫採自然資源而被破壞的保留區內。他們的平均預期壽命是1940年代的水平,而不是1970年代的水平。嬰兒死亡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7 倍,貧困人口比例比任何其他族裔群體都高。一位印第安領袖是該國最著名的政治犯。

  在這個國家裡,500 年的掠奪和謊言被諸如「印第安給予者」(諷刺語,用於指那些表面給予別人一些東西,實際上從別人那裡要回更多東西的人,此用語是對印第安人的栽贓——本刊編輯注)之類的說辭加以粉飾。其軍隊仍然稱敵對地區為「印第安領地。」

  這個國家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5%,卻消費著世界石油資源的25%.公共交通只承擔著公眾旅行的3%.1978 年以來,這個國家砍伐的樹木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多。該國是酸雨和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

  這個國家不是巴西。

  這個國家一半有投票資格的選民不參加投票。這個國家的眾議院不是代表國民的。其中男性佔壓倒性的多數,白人也與其比例不符。這個國家的參議院則是代表百萬富翁的。

  在這個國家裡,在經濟階梯上「落伍」的白人男性被唆使相信,他們落伍是因為女性和有色人種超過他們爬到了前面,或者是因為這些人在後面拖住了他們。這樣,他們就會譴責婦女和有色人種,而不是這個體制。他們就會接受「反向歧視」的神話。從來不要介意,白人男性佔據了95% 的高級管理職位(副首長及以上的)。

  在這個國家裡,在歧視之上還有侮辱。司空見慣的是,有色人種成功的時候得不到任何榮譽,他們被描繪成不值得成為肯定行動和「反向歧視」的受益者。而當他們失敗的時候,他們就要承受一切謾罵侮辱。對15到24歲年齡段人口的觀點的一項研究發現,49% 的白人認為,「因為少數族裔得到特殊照顧,合格的白人會得不到獎學金、工作與晉升」的可能性大於「由於種族偏見,合格的少數民族會被剝奪獎學金、工作與晉升機會」的可能性。只有34% 的人認為,少數族裔更可能失敗。

  在這個國家裡,因為信息失真而使替罪羊比比皆是。在1995年的一項全國調查中,大多數白人認為,平均而言黑人佔據了相當於白人或者比白人更好的工作。調查受訪者也錯誤地估計了白人在人口中的比例,認為不到50% ,實際上卻是74%.

  在這個國家裡,一位前總統新聞秘書大言不慚地對記者說:「在總統競選辯論中你能暢所欲言,有8000萬人洗耳恭聽。如果之後記者證明候選人有不實之詞,那又怎麼樣呢?可能只有200 個人或者2 ,000 人或者20,000 人看你寫的那些東西。」

  這個國家一位曾任電視評論員的極右翼的總統候選人(其崇拜的英雄包括美國參議員麥卡錫,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智利獨裁者皮諾切特)在兩大黨之一的全國大會上大放厥詞:「這個國家正在進行一場宗教戰爭。這是一場文化戰爭。」代表們揮舞著標語高呼「不給同性戀者權利」——這是1990年代版本的永久性種族隔離。談及最近在一座大城市發生的騷亂,這場騷亂是由毒打黑人的警官被宣判無罪引起的,這位曾經的與將來的候選人說:「我遇到了18世紀的騎士,他們是來拯救這座城市的……這些孩子一個街區一個街區地奪回了[ 這座城市] 的街道,朋友們,我們也必須奪回我們的所有城市,奪回我們的文化,奪回我們的國家。」

  這個國家不是前南斯拉夫。

  在這個國家裡,尋找替罪羊引發了恐懼,恐懼又導致尋找替罪羊。替罪羊的黑名單迅速拉長,包括了無家可歸者、接受福利照顧的婦女兒童、有色人種、男女同性戀者、猶太人、未記錄在案的移民、過期的合法移民、殘疾人。越來越多的孩子被宣布為私生子,越來越多的人們被當作牛馬對待。

  這個國家不是德國。

  這個國家就是分裂的美利堅合眾國(disUnited States)。

  幾十年前,馬丁‧路德‧金在《我們將走向何方:動盪還是團結?》(Harper& Row ,1967)中警告,「走上自取滅亡的憎恨之路的民族和個人,在史冊上留下的是斑斑血淚。」 金宣稱:

  「真正的價值觀革命將馬上促使我們質疑我們過去和現在的許多政策的公正性和正義性。我們在生命之路上被號召樂善好施;但是……有一天整個傑裡科道路必須轉變過來,以便人們在全部生命旅程上不再被毆打、搶劫……

  真正的價值觀革命將馬上不能心安理得地看待貧富之間的刺眼的對比……除了缺乏社會眼光,沒有什麼阻礙我們付給每個美國公民適當的工資,不管他是醫院工人、洗衣工人、女傭還是做零工的工人。除了目光短淺,沒有什麼阻礙我們
保障每個美國家庭獲得可以維持生計的年最低收入。除了悲劇的死亡動機,沒有什麼阻止我們重新調整我們的當務之急,我們要讓對和平的追求壓倒對戰爭的追求。」

  原載Z雜誌(http://zena.secureforum.com/znet/zmag/zmag.cfm)1997年7、
8月號,後被收入《異議者之聲》(1999年朗曼出版)。
 楼主| 发表于 2006-2-12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为我在此版第一帖,请大家发表下评论。反应热烈的话我还会刊些别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2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阿
慢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2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不是这样的吧?美国现在这么强大,一定有它合理的地方,不然每年怎么那么多人想移民去
林达写的书建议去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12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是一个真实的美国。3楼说这么多人移民去美国,你可知很多中国人去了美国是做什么?刷盘子,做黑工,工资极低,工作极度劳累。多人移民去的国家不一定去了都过了好生活的,只是一部份过了幸福生活,很多负面新闻可能你没留意。这方面你想知道的话我就再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2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我部分同意,不过有几点商榷一下?
刷盘子做黑工是不是那些偷渡去或移民去,语言不通没有一技之长的?我想如果有能力的话应该还是能生活下去
我认识一家人移民去美国,母亲40多岁吧,去到那时语言还不过关,只能做护理这一类的工作而且同时要做几份工,现在好点好像做售货员之类。
儿子和我们差不多大,大学毕业后在房地产租赁公司做,好像不错。
所以我认为学历高还是可以在美国过的不错。
穷人可能是文化水平比较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12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去美国的中国人,在比例上也是低学历层次的占多数,是能生活下去,但在这个贫富悬殊的超级大国里的社会底层里苦苦地挣扎着。
你认识的例子,也不是很多人的情况。我姐是清华本科的,高科技相关的专业,有关系,去美国也去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2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嗯,美国梦让很多人趋之若骛,又让很多人梦断美利坚.前几天看南都讲到个智利还是哪里的人,拿到绿卡,放弃在本国的工程师,去到美国语言不同,只能在超市搬货.
不过还是吸引了很多人才去啊.
创造出的价值全部落入美国国家
这才是美国的可怕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2-12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2-1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3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ewert 于 2006-2-12 23:51 发表
楼主,要不要写个:中国是这样一个国家,给您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3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个社会,是绝对光明,或者是绝对黑暗的。

社会总有阴暗面,如何缩窄这个阴暗面?我觉得舆论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13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ewert 于 2006-2-12 23:51 发表
楼主,要不要写个:中国是这样一个国家,给您看看?

美国叫贫富悬殊,那中国叫什么?美国之所以是超级大国,是因为有大量的中产阶级,而不是两头的富人和穷人。在学校里擦身而过的教授月入上W,而一旁打扫着厕 ...


我们现在不是正在中国吗?你想写这个有何用?难道自己在这个国家这么多年还不清楚?我转本文的意思是,不是外国的月亮都是圆的,不是每个人去了美国都能过上幸福生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2-13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3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现在的基尼系数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5-21 20: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