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民:家穷别上大学 (zz)
(2006-03-13)
(联合早报网讯)中国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回应两会代表们反映的「上学贵」问题的谈话,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弹。「上学贵」是这次「两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反应最热烈的问题之一,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回应时表示「教育是一种消费,北大清华不是所有人都消费得起的,老百姓的观念应改变。」
他的话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弹,网友指王旭明的意思即是「没钱就别接受高等教育」,有网友在网上联署《强烈建议教育部向全国人民道歉?u》
据新华社三月六日的报道,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回应两会代表们反映的「上学贵」的问题说?s「人们对学费问题应当转变观念。在计画经济时代,孩子从小学上到大学花的钱很少,因为国家都给包了,但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形势已经发生变化。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已经成了家庭的一种消费,既然消费,就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智力实力来选择。北大、清华这些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自然比较贵,不是所有人都消费得起的。就好比逛市场买东西,如果有钱,可以去买一万元一套的衣服?r如果没钱,就只能去小店,买一百元一套的衣服穿。现在很多人不考虑自己实力如何,都想让孩子往好学校里挤,这是非理性的,也是形成『上学贵』观念重要来由之一。」
网友总结称?s此话的意思即是?s好大学属於富人?r大学教育是高消费,腰包没钱别进来?r老百姓不懂教育?r人民的观念有问题,需要转变。
有网友表示,说出教育是种消费这样的话来,不能看作是无知的推搪,而是不负责任的官僚作风和为乱收费保驾护航。是否可以理解为,我们目前的高校教育不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学府,而是一座利用其垄断性而进行商业运作的公司?t
有网友质疑,要是按照王旭明的说法,北大、清华这样的优质高校一张录取通知书就可以进行拍卖了,谁出价高就给谁。王旭明把教育比作是「逛商场买衣服」的说法明显与前段时间一直强调「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的言论自相矛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