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持学号,学号的分析很有道理.学校的管理确实有问题,但大政策一压下来,谁都没有办法啊!首先是学校师资力量不充足,这个是很大的问题,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辅导员与以前的辅导员已经不一样了,整个学院就那么几个辅导员,但却要管接近1万个学生,大家说能够出什么效率吗?大家应该也知道有多少学生牺牲了自己的学习时间整天堆在办公室帮老师整理资料呢? 大家老是在埋怨,其实是大家对于我们学校一些行政上的事不大了解,所以只能凭主观的在判断,当中出现误解在所难免.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无法改变大局,至少我们的力量还不足够,然而我们除了做好自己之外,我想我们也应该尽点责任.这点在上年年末找工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在担忧,担忧以后的师弟师妹该怎么办,难道就凭一张英语证书,勉强合格的成绩单,还有参加所谓的毫无含金量的一些比赛就可以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400万大学生,这是多么恐怖的数字,政府一在的在瞒骗:先就业再择业;学校一在的在造假就业率,不然就不给你毕业证书;结果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学生,我们是最弱势的群体,所以我们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除了靠自己,已经别无他法,因此我们必须团结起来,提早做好踏入社会准备,增加自己就业资本与竞争力,虽然我们不是211重点高校,与华工中大的牌子比较确实没得比,但是至少在这一届里面我看到很多广工的学子还是十分优秀的,他们拥有比以上高校更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造力. 但广工以前确实忽略了对我们学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个学校学术氛围的营造,现在学校是提出来啦,但是很显然06届以前的都已经成了牺牲品,下来这几届也不见得会好到哪里去,事实可以证明:现在学校在大张旗鼓的搞学术,但质量呢?最终只是形式性的学术.很重要的一点:学术不是搞出来的,是引出来的,学生需要引导,这当然又回到师资力量的问题,只有有好的老师,负责任的导师,高质量的授课与讲座,才能逐步引发学生研究学术的兴趣,才能让我们在四年里不浪费自己的时间,真正的学到知识与技术.社会需要工科人才,广东需要高技术人才,然而学校有提供这样的培训机会吗?就算学校不提供机会,又有多少学生可以醒悟,自辟道路,我想更多的是在网络游戏,拍拖,逃课中度过吧,当然我也是受害者之一 .之前说到的应届毕业生应该尽点责任,主要是应该让低年级的学生早点意识到形势的严峻,现实的残酷,提早准备应该准备的事情,我想这个也是我建立就业方舟的最初动机吧,停止埋怨,让自己行动起来,利用好学生内部本身的资源,团结起来,信息共享,当然个人力量是十分有限的,但是我想只要大家都是工大的,对工大还是有一种母校之情的,为母校多留点东西,多提醒一下师弟师妹,多留点面经,略尽绵力吧,我想这也是我们毕业生暂时所能做到的!06走啦,寄望06以后的师弟师妹加油罗~~~~~~~
0 v/ B& @1 r) \ S+ ^; B* V2 C" F6 t- t: d
[ 本帖最后由 edisoncnh 于 2006-4-30 16:1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