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5-13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陆军的战略根据时局的改变,90年代后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就是苏联的解散。中国陆军最强大的潜在敌人一下子消失了,等于一直压在中国陆军身上的担子一下子轻了很多,陆军的战略在90年代初期也有点盲目,部队建设也放缓,有很多都去经商了。
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之后,中国陆军根据战争形态和未来作战的可能性,做出了相当大的调整。第一个就是进行大幅度的裁军,这既是政治需要也是部队建设需要;第二个就是大规模换装速度明显放慢或规模缩小;第三个就是强调利用机械化实现机动性和利用信息化实现系统的整体性。
根据地缘关系,苏联解散后,俄罗斯从蒙古撤军,中国面临北方的压力已基本不存在,东南亚国家如越南失去苏联的支持,也必须看中国的脸色行事,南方无战事。因此就整体而言,中国在东北部的朝鲜、西部的巴基斯坦、南部的缅甸,有效形成了三大防御区,也就是说,俄罗斯的威胁消失后,中国已不再与有敌意的国家接壤,中国已成功地把自己的防御阵地,摆在了国境线外,本土基本没有威胁。在东北利用朝鲜牵制美日韩,在西部利用巴基斯坦牵制印度,在南部利用缅甸和越南来抵制美国。
因此,中国陆军未来的战略任务就是:对巴基斯坦、朝鲜、缅甸、越南等、进行协防,同时为上海合作组织提供军事保护。从二战之后的战争形势来看,大国之间发生全面战争的可能性相当小,最有可能发生的是大国之间的代理战争,即有一方大国支持的大国对小国的战争。从国际政治环境来看,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只有三个,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之所谓大国,就是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战略纵深,也就是能够支撑起长期全面战争的国家)。因此,中国陆军在未来20—30年内的任务就是,同时在三个不同的方向协助盟友打赢三场局部战争。
从中国陆军未来的作战形态来看,中国目前七大军区的部队建设各有特色。但基本形成的是四大战区的格局。
第一个是东北战区,目标主要是控制整个远东地区,包括东北三省、朝鲜半岛、渤海湾地区。这个战区未来的主要将有沈阳军区和济南军区构成。严密监视来自美日可能对中国东北和渤海湾造成的威胁,防御的重点是朝鲜半岛。潜在作战对象是美日。
第二个是西北战区,目标主要是控制整个西北亚和中亚地区,包括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巴基斯坦和印度西部。这个战区主要有兰州军区和北京军区部分构成。防御的重点是克什米尔地区和中亚各国。潜在作战对象是美、印。
第三个是西南战区,目标主要是控制整个东南亚地区,包括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和印度东部。这个战区未来主要有成都军区和广州军区部分构成,防御的重点是缅甸和越南。潜在作战对象是美国。
第四个是东南战区,目标主要是控制东海和南海的各个岛屿,包括整个琉球群岛和台湾,以及南海诸岛屿。这个军区主要将有南京军区和广州军区部分构成。防御的重点是琉球群岛和台湾。潜在作战对象是美、日。
此外,中国陆军还将建立起强大的战备机动力量,主要将有北京军区和济南军区构成,其他军区也有部分。和二炮部队一起,成为中国陆军最主要的核心机动力量。
从武器装备来看,由于和大国之间发生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并不大,战争规模也相对较小,因此,中国陆军的武器装备并不重视重型化,比方说98新型坦克并不会大规模列装,小部分列装只是为了培训锻炼队伍,贮备人才。大部分先进武器会仅仅作为战略技术储备。从目前7大军区的配置来看,事实上基本能符合我国近阶段的国防需求了。
从作战指挥系统来看,未来各大军区的指挥系统并不会完全独立作战,而将直接由中央军委联合指挥作战。中央军区会根据作战要求和作战目标,组合各大军区的相关部队形成联合集团军实施对外作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七大军区的简单任务就是负责训练队伍,提供合格的士兵,说白了就是士兵训练营,建立一个个作战单位,至于系统合成则是中央国防部的事情了。
整体而言,在未来20—30年间,中国陆军在整个亚洲占有绝对的优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