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华师一位朋友的观后感与比较
昨晚上了ch的博客,看了他所介绍的代表广工目前最高水平的dv电影《工大森林》。
感觉还是可以的,音乐在处理上穿插得很好,没有过分尝试非常规技巧,同步的跟着剧情走,轻重适中。不过ch的声线实在是不适合唱这类风格的曲子,这点倒是我和阿妖都一致认为的,后来拿去星海给一个音乐室的朋友听,评价是词填得有才气,但是唱功上还需要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咬字吐气上,感觉ch的声音太硬,很难回转。呵呵,当然,这还是我这个老同学个人的想法。
说回影片本身,发现影片到了最后那种感觉终于是“逼”出来了,用“逼”,实在是难为了这帮非专业的学生们。电影除了音乐,最大的亮点在我看来,有二:一是在镜头处理方面,工大的学生没有像师大的一样乌托邦,遵循着吴镇宇式的常规手法,利用镜头来表达剧情,冲突的时候用摇镜或者直接把镜头推上去,情节缓和处大多采用中镜,由近及远,蒙太奇手法也算在学生水平里有了一定突破,镜头没有始终如一的追随一个视角,而是多样的选择了俯视、仰视、中距、近景,镜头在推拉处理上显得从容,这些都是很了不得的。二是画面处理,如果说游戏画面以帧数来作为一个参考指标,那么这部dv显然多数参考了关于游戏帧数转化的一种技巧,导演和剪接或有意或无意的在画面过度上采用了“非他”手法(这个词是甘小二的独创,呵呵),于是暂不论情节,在视觉上,这样一个作品起码做到赏心悦目了。
然后说不足的地方,最大的问题主要也有两个:一是剧本及拍摄方面,有一处地方犯了很明显的错误,学生会和社联都不属于社团,而是学生组织,是在团委领导下的“两翼”,从严格意义讲,学生会和社联都是高于社团而又领导着社团的组织。另外,情节的过度显得太突兀,中间的处理没有做好,于是整部dv看起来就有种断断续续的感觉,乃至最后的结尾,似乎在情节的铺垫还未做足的情况下就“早产”了,所以也就有了我开头说的感觉像“逼”出来一样。导演也许也意识到这点,于是大量的采用画面处理来补充剧本的不足,不过仔细的看下来,还是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而且,在拍摄中,由于种种原因,剪接的时候或许也大意了,这个dv历时8个月,季节的转化是肯定的,但是拍摄中没有注意到这点,其实一部作品,假非试验性,那么对于时间的交代是很重要的,而惯用的手法是通过季节转变来交代,而这种交代的手法无非几种,一是画面上利用景物暗示,一是演员服饰的交变。但是这两点在dv里都没有做好,甚至出现了下午还穿着秋夏装的演员,到了晚上就穿着冬装全身裹得密实(社联主席交代阿欣开会及晚上两人碰面这里就很明显的看出来)。另外一个是关于演员,因为是非专业,所以要求是不能太高的,但是有些地方还是有待改进,这部电影按照整个构思,其实对演员的心理演绎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作为非专业演员,要充分演绎出效果,就很难了。演员的眼神、随着情节进展所应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神态,都要么漠然,要么僵硬。在所有男主角里,无一例外的总能看到千篇一律的东西——“耍酷”,人物形象塑造不够鲜明,没有自己的个性,导致的结果是,那个社联里很搞笑的男配角,反而塑造得最成功。这点可以作为一种告诫,在以群众演员为主力的影视作品中,尽量避免采用过多心理剧的剧本,因为向来这类题材的作品,连专业演员都很难演好,周星驰可以把大话西游从喜剧演绎成悲剧,关键就在这里。但因为我们都是学生,又属于低成本制作,所以要学会尽量避重就轻。
好了,倘若这是代表了广工大最高水准的dv,那么自然而然的我便会联想到华师大的dv电影了,之前出了两部,我看了其中一部,断定是垃圾,后来的一部是老同学联合了传播专业的同学拍摄的,也没给面子去看。但是有一部作品则是不能忽略但是又恰恰被忽略了的,那就是甘小二的《山清水秀》,这部dv电影由甘小二的第七封印工作室制作,题材选用的是山村农民生存状态的描写和思索,演员除了甘小二清一色都是华师的学生,当然,甘小二也是华师的。该影片获得第22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奖”单元评审团特别奖,还入选了荟萃亚洲新锐导演的第8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单元。同时应邀将参加2004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和2004年三藩国际电影节。可谓代表的不仅仅是华师的dv最高水平,而是整个华南地区乃至中国独立电影的最高水平。尽管陈凯歌等人对其评价不甚,但是作为独立创作的电影,有这样的成就,应该是很不错的了。与《工大森林》相比,《山清水秀》最大的亮点在于剧本上,《工大》的剧本还是没能走出学生dv的固有思路,剧本从广度和深度上都做得不够,而《山清水秀》一开始就采用了和萧红相似的创作手法,在剧本上直逼人类的愚昧,人的生存状况的思索和无奈。而单单这样还是不够的,甘小二在现实的基础上以有神论的姿态出发,冠以“宿命”的世界观,于是在山清水秀的背后却是对生存无奈的一声叹息。在镜头处理上,和《工大》多样的镜头处理不同,《山清》更多使用的是固定镜头,这种试验性手法需要冒很大的风险,当然,因为这是甘小二,于是这部电影有争议的居然在这点上获得成功。充分印证了甘小二的一句话,电影与气质有关。
拿《工大森林》和《山清水秀》相比,那是十分不公平的,因为无论从剧组到剧本,从拍摄手法到影片处理的理念,甚至在这中间,除了演员的素质,还涉及到专业和非专业的问题。但是同作为两个学校最高水准的dv创作,此刻不由得让我不把两者思考在一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