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认识书,是启蒙时的儿童时代,现在还记得第一篇就是春天来了,冬天过去了,微风轻轻地吹着-------,我如一只新燕在春天里四处寻找春天,无忧无虑。
我们所读的乡村小学离我们家有四里多的山路,那条路上我一直奔跑了五年,至今清楚记得路上的沟沟坎坎,哪家的黄狗威猛,需要跑着过;哪里的山坡陡,需要慢行;哪个地方有个歪脖子树;哪个路中有个石包等等,如今回想起来,那是我人生最干净,最快乐的一条路,所以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在那条路口,朝着那所小学张望,虽然现在已不复存在。
记得小学里学过一篇文章叫《半夜鸡叫》。一天清晨,我起得很早上学,于是伸长脖子学着鸡叫,想引起家养的那只大公鸡欢叫,结果,它呆若木鸡,一声也未鸣。我清脆的叫声倒是惊醒了父母,父亲含糊地说:该死的鸡叫得这么早,说完又睡了,或许我的叫声扰了他的晨梦,或许父亲就把我当做了那只大公鸡。所以一直不明白,周拔皮那只鸡好通灵,一叫就跟着叫。
我们所读的小学位于石印河的源头,教室是土墙房子,上面盖的瓦,空空旷旷的大教室,挤了一至五年级的学生,夏天四处漏,冬天特别冷,学校规定:冬天每个学生要从家里给学校缴煤取暖,否则不许烤火,除于自尊,我与邻家的哥哥在一个冬天的早晨,未亮就起床,到飚水洞下面的煤窑里用背斗背煤,对于一个年未满十一岁的我来说,那一背好沉,足有三四十斤,还要背到五里左右的石印河小学,背到学校,我的腰几乎折了一般,足足疼了一星期,几十年回忆起那一次,若感慨不已,记忆犹新。
有一诗说:除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小在农村家景贫寒的我最有深刻的体会,汗水浸湿衣衫贴着皮肤上,如盐腌着。考上大学,是我改变自已生存的惟一途径,当时流行一句话:翻过秦岭就决定我这一生是否穿草鞋还是穿皮鞋。中考我差一点考上师范、高考我名落孙山。读书改变人生这条路对我来说仿佛如登天一样难,如果有一个梯子通向仕途的天路,书无疑就是我够不着的云梯。
1992年,我投笔从戎了,我是带书从戎。其实,书那时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精神寄托了,军营里是武的天下,但也需要文书之类的人员,由此,我干上了这个,还是与纸笔为伍。其后我上了军校,学到了更深的一些知识。后来我又回到了部队,带兵、管兵、教兵。这段时间里,我肌肉越来越发达,书却离我渐行渐远,我甚至忘掉了书的存在,忘掉了那些文采华章。
2006年我转业回到了山城,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我又如同小学生,重新学起了法律知识,以前学的高等数学,那些电路图,那些电子管管等等知识,又还给了老师,还给了我曾经可爱的学校,它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它了。我已走了学法、用法的人生道路。
社会才是一本真正的书,你的工作、生活环境才是一本真正的书,只有从这里才能学到立身、安家、立业经世致用的东西。五年里,我边工作边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学习,处理如何同老百姓打交打,如何处理各种关系,如何处理各类矛盾,如何换位思考,我暗自笑自已成为了一个社会活动家。我的骨子里是小农思想,却从事着为人民服务的工作。
如何工作,如何生活?如何齐家?如何处世等等已成为我的主要生活。
书本上的知识只有与实践结合才能真正对社会、对个人有用。要不是社会实践,我还真走了孔乙已的路,社会才是真正的一本书,它教会了我容忍、理解、奋斗、关爱、谦让等等让人接受并赞赏的知识。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渐渐的思考自已的人生观、价质观、世界观。
人生观还在修造,价值观我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远远小于社会对我的赐与。世界观,我是蛙眼看世界,有时大,有时小,都在我眼中。
总总疑惑待解,人生百忧感吾怀。这一次我又拿起了书,这一回,我不被动的,我是主动地看起了书,我学习起中国的古典文化。我突然发现:中华文化是何等灿烂!文章是何等的精美!词语是何等的丰富!那些书本上的文字如珠似玉,仿佛都发着光,透着晶莹的色彩。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成了我必不可少的用品,一日不读心里不踏实,一日不写心中不安,其实读与不读,写与不写,好与坏,全在自已,没有强求了。
目睹秀丽的山川,我该为它做点什么呢?手无缚鸡之力,不能事稼墙;又没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财方能糊口,力只能捉笔,于是,我想该为家乡,为我所经历的环境留一些文字,表示我曾来过。来与不来,大山照样年年青翠,河水日夜长流,有我不多,无我不少。它已习惯没我的日子。
不是武夫却耍棒,本非文人却弄笔。生活就是如此,我未曾想到过自已在一年之内为山城写出十一万字的散文,我的篇篇文章都是我亲眼目睹,我感慨于大千世界之神奇,也感恩于世界对于我偏爱。我以拳拳之心,饱沾笔墨,一个个文字从我心头滚落。每一个文字都是用汗珠凝成,每一个文字都经历了我思想的精选,然后落笔于纸上,得以展现于世。
有时我沉浸在自已的文章里,徜徉于自已的天空,文章或肤浅或厚重,或宽或空。我不再乎别人评说,看着那些文字,仿佛又重走了我的人生,那一幕幕活生生的生活画面又一页页地展现在我眼前。
爱山、爱水,爱生活的这片土地,已构成了的思想,人生里的平与不平,已不重要,仰头望望天空,或云涌,或净空,心地都一样澄明平缓。天地都一样公平正义。只要你爱它,它就如此回报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