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记者在海珠区沙园街了解到,通过全街17个再生资源回收点密集布点,每栋楼宇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广泛发动居民进行分类,并鼓励环卫工人有偿分拣等做法,去年沙园街实现垃圾总量减少一千多吨。近期还将推出大件废弃家具回收循环计划。但同时,沙园街也面临占垃圾总量四成、日均18吨的餐厨垃圾缺乏生化处理出路的难题,希望能找到相关机构进行合作。
南华西街的社区餐厨垃圾处理站。记者邱伟荣 通讯员邱佩摄
环卫工人将垃圾分类。(资料 照片)记者邱伟荣 通讯员张学文摄
沙园街的定点垃圾收购站。 记者邱伟荣 摄
难题:近1000平方米的
降解处理空间难以实现
经过一年的垃圾分类试点,尽管实现垃圾减少千吨,但是沙园街也面临如何进一步减少垃圾的难题。“我们的突出情况,就是餐厨垃圾的量特别大”,沙园街办事处主任温广平说,辖内餐厨垃圾占垃圾总量的比例高达40%以上,日均产生18吨垃圾。
“我们十分希望通过餐厨垃圾的有机降解处理,引进设备和技术,在辖内实现处理,却发现面临场地不足的难题。”沙园街曾邀请一家机构设计处理方案,对方要求近1000平方米的降解处理空间,这对位于老城区的街道意味着难以实现。梁永浩说,希望能展开合作,共同破解这个难题。有意愿的机构可以联系:84366816 (沙园街市容环境卫生监督检查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