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篇在晶圆厂做了三年的台大电机系(至少硕士毕业了吧!)的工程师,在他离开之後所写的文章。虽然蛮长的(原文刊登在交大资工 graduate 版),不过值得一看。
U, s+ o) {9 ]: ~8 q7 H 看到一群研究生小朋友在这里争排名,争校名,觉得很幼稚,很不切实际。你们可曾想过,横在各位前面的,有更复杂,更可怕的问题?那就是生涯规划以及就业。问各位几个简单的问题吧,你将来想成为什麽样的人?你想进入什麽样的公司? # j) [ e& u( q$ d3 k* h& [
很多人会回答:我想当高级主管,进台积联电赚股票。因为我崇拜张忠谋、曹兴诚。以下是我就业三年以来,对台湾电子资讯产业的一些看法:
$ g: Y% j( U) x$ |! E: ]2 m! T 1. 半导体产业的专业分工的确是个趋势,可惜的是,台湾所分到的工,却是需要庞大资金,高耗能,消耗人力的制造端。即俗称的晶圆代工。而非低成本,智慧导向,高报酬的设计端。但因为台湾起步得早,已经造成了服务及资金上的障碍,後进者不易跨入。所以在近几年造就了高获利,获利高就吸引人才投入。也就造成了大众的误解,认为进入晶圆代工业就是高科技人,其实差远了。接下来就生涯规划的数个方向来探讨: 8 \$ Y/ H2 Y5 ^
A. 工作乐趣
" }5 u+ n5 w: N a1 U' w" G半导体,以研究的角度来看,是一种高科技。但晶圆代工,其摆脱不了“工厂”的本质。台积有一千个硕士,二百个博士。 其中大概只有 10 % 是在做先进的制程研发,另外 90 %都是在做工厂的事:重复、无聊、疲累,不太用到大脑。还得忍受无尘室的衣着与轮班的痛苦。不仅不高科技,而且毫无乐趣可言。在美国,晶圆厂中生产线的事只有专科生才会去做,在台湾却是一堆硕博士抢着做。在美国,新的晶圆厂只会盖在人烟稀少的沙漠或森林地区。因为美国人把它看做是一种高污染的东西,在台湾却是盖在科学园区里,而且就在你家隔壁。 以前台积的 Wafer Tech 本来要盖在加州的 SantaClara,当地居民闻讯群起反对,州政府跟老张说:不符合土地使用效益。美国人对晶圆代工是不是高科技,从台积在美国发行的 ADR也可以看出来─从来没超过 US$ 30。资本只有台积五百分之一的 Yahoo 是 US$270!由此可见智慧和远景的价值,连老张自己都这正反驳了曹董「晶圆代工是智慧密集产业」的说法。 ( K# N: n# P( K. t$ ] s9 D
B. 升迁 + K& h% d+ y; `, J( l1 |
现在进台积联电,未来想升迁,别闹了! 你去联电跟人事interview,她会问你一句话:若是当一辈子工程师的话,愿不愿意?这下你懂了吗?其原因就在:挡在你前面的人太多了,而且个个是硕博士。最糟糕的是,你会发现你的主管没大你几岁,顶多十岁,晶圆厂的主管都是既得利益者,不用进fab,不用轮班,只要开会看报告,每年领的股票是你的倍数,你说他会走?等到他退休? 你差不多也该退休了吧!等扩厂?对不起,有几百个年资比你深的已经在卡位了!等南科?这个大饼是不太可能实现的,就算实现了,以台积 6 ~ 12 厂二十几条 module,目前博士及五年年资以上的硕士人数,也不够分所有的主管位子。轮不到你的!去其它公司?哈!你会发现另外一大票人也有这种想法!到时候又被老鸟干掉了。靠表现?前面说过晶圆厂里创意的工作不多,顶多是靠劳力,比谁晚下班,比谁报告打字最漂亮等等,一些你们这群目前尚有远大志向的学生所不屑的工作。你会发现大家的表现都差不多,因为工作难度低嘛!靠谄媚?这一套蛮管用的,不过不是每个人都做的来。我是台清交?对不起,不玩这一套,我是台大的,以前我们部门里跟主管走的最近的是逢甲的。当然,公司也察觉了升迁问题的严重性,於是想出了一个聪明又简单的方法─给 title 嘛!中国人喜欢 title,就给你嘛! 反正又不花钱,台积有一种 title 叫“主任”,要进 fab 做工的。联电有一种叫“高级工程师”下次你碰到一个高级工程师不要惊讶,他可能只做满两年!很抱歉,我才做三个月,一来就已经是高级工程师了,真是汗颜得很。 ; V8 H- S2 h/ t8 r
C. 赚钱 1 `" l8 @- d7 D
很多人以为进台积联电,就可以年年领股票,将来变成一个坐拥股山的大富翁,那就错了!你知道一家公司为什麽要发股票吗?简单的说,是因为它有远景,需要扩张,於是把去年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