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工业大学3项成果喜获北京市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其中,由审计处李国俊研究员主持,任文隆、卞艳、高辉、张执力、高雅霞参与完成的《北京地区理工类学科与人文类学科本科生生均培养成本构成及差异分析》研究报告获得二等奖;高等教育研究所王绽蕊副研究员的《系统性:美国高校董事会制度的基本特征》论文和苏林琴副研究员的《北京地区高校学生权利保障研究》研究报告分别获得三等奖。; @4 u! c% e; K, V: q( @1 K% C, j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约5年评选一次。北京市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经过专家网上初评、会议复评、领导小组审批等环节,共授奖142项,其中,一等奖18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80项。
4 `1 t- o, `- `/ v《北京地区理工类学科与人文类学科本科生生均培养成本构成及差异分析》研究报告从高校一线财务、审计工作人员长期的工作积累出发,站在微观的角度研究宏观问题。以不同类型、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之间和高校内部不同学科的本科生生均培养成本差异为切入点,揭示了当前教育财政预算管理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研究结果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财政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中生均综合定额的优化测定、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和资源分配机制等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 K3 }; x( `) ^7 X4 \! x1 z4 `- m董事会制度是美国形成世界上最为成功的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系统性:美国高校董事会制度的基本特征》论文将这一制度视为一个由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的子系统组成的制度系统,并在对各个系统协同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一系统化制度安排的功能与效率,揭示了美国高校董事会制度具有高度有效性和稳定性的深层原因:一方面,美国高校董事会制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或者说越来越依赖于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另一方面,系统化制度安排具有节约交易成本/自我修正、自我发展的功能。这一分析思路具有创新性,学术观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n: A y9 w9 n: J; X+ E) c4 {《北京地区高校学生权利保障研究》课题研究报告通过实证调查,全面了解了北京地区高校学生权利意识现状和实际权利的享有情况。利用案例分析法,深刻反思了典型的学生权益保护案例中折射出的权力规范与权利保护问题,并对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法律地位、高校权力与学生权利之间的张力变化进行了科学、系统的梳理、分析,探索规范高校权力、保障学生权利的合理路径。研究以行政契约为理论框架,整合多学科视角,体现了理论-实证-个案反思的研究思路。该成果对规范高校依法治校,保障学生权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报告观点新颖,逻辑严谨,结论可靠,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较好的社会效益。
9 T2 f) l( P7 |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