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型填空主要测试考生结合上下文的综合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即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篇章结构,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考查,这是对完型填空的定位。大纲明确指出对完型填空考核的重点:词义辨析、语法、固定搭配、和逻辑关系四大类题型。现通过对最近13年的考研完型真题的系统分析,从而使我们更明确的把握命题人的出题思路并能透析到命题人怎样将考纲的要求贯穿到试题当中。
- e" W- _- P) c$ \. n$ S$ e1.图表一:2001——2013年完型考查知识点分布情况; ], b' M# o1 u q/ y" |' V: L3 v
! I% Y) J6 E8 l! y! V v. @年份 词义辨析 逻辑关系 固定搭配 语法知识, c8 {# t7 n1 G; x
2001 14 3 2 1 k. J; B1 Q K* n- B) A
2002 11 4 4 1
. f- C# O. }) p9 W+ l4 S8 Q) F2003 12 4 4 ∕+ _, ]' W5 G1 [2 X9 W6 p
2004 10 6 3 1
5 n1 l+ ~ L0 |5 y! |2005 9 7 4 ∕
1 r( \9 @ L7 ^/ d2006 11 6 2 1
2 u- X8 I( V5 w" j5 O' F, d2007 14 4 2 ∕, Q: q8 X5 ?6 P, M t6 e& L1 q
2008 14 3 3 ∕* l W) H V B' j' P7 ^
2009 13 4 3 ∕6 `8 U0 q% C; k
2010 11 4 5 ∕
5 q6 e# S) _+ X+ j: f1 M2011 13 4 3 ∕
1 l% M9 D% m( m& d s N2 c, i2012 14 3 3 ∕9 |6 @; S6 q( p3 \) \5 x
2013 12 5 3 ) L* m- N+ w/ P* E
总计 134 50 43 41 A; h! X+ q4 d8 A
【分析结论】
, x, j) G% W! l9 v5 h# t, ^由图标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立足完型考研真题整个9年的宏观分析后,很容易发现,词汇和逻辑连贯性是完型题目考查的重点,两者在完型填空所有题目中所占的考察比例远远超过了其它两者。" L9 J- Z( K1 o/ D
一、词汇是重中之重的考查点
/ H+ b7 {5 m0 y: @% P$ N. }众所周知,考研英语的复习备考大多从词汇开始,而词汇的掌握程度往往决定了整个考研英语备考的地基是否坚实。在完形填空中,词汇的霸主地位依旧不可撼动,在数不胜数的题目中可以看到关于词汇的考察。一般而言,我们将词海文考研钻石卡汇考察部分分为基本词义与近义辨析两个部分。前者考察的主要是考生能否识别选项中的单词意思与用法,因此出现的考察选项往往并非较为常见,或者以较为常见单词中不是很较为常见的意思进行考察。后者考察的难度要更高一些,立足于将意思较为相近的四个选项,或者虽然意思并非相近但容易让人误以为意思相近的选项,给考生进行辨析,一方面,考生需要结合上下文找出所要填充选项的单词大致意思,另一方面,考生更要从意思相近的选项之中筛选出所真正要的正确选项,困难可以说是很大,这一能力的提高往往需要大量的相关题目进行良好的训练。7 V, g0 j" k: X9 t( k8 N
二、逻辑连贯性的考查比重在加大
! Z3 F# d) T' o4 }7 |; B逻辑连贯性就是指上下文,解答完型试题的核心宗旨是参照上下文做好题目。由上表可以看出,对上下文逻辑关系理解的考查在最近几年的完型试题中的比重逐渐加大。这类题反映在考题上主要是选择能使上下文连贯的连词、副词或短语,这就对考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注意句际间的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正是如此,逻辑连贯性通常不大单独考查,往往与词汇、固定搭配或者语法一起考查。考生在备考时不但要花大力气去掌握要点、积累词汇,还要注意词汇搭配习惯和用法上各自不同的特点等。另外,还要学会通过语境暗示推断词义和连词的用法,及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0 l1 P) l# O7 H3 E) j
三、固定搭配与语法是不可小觑的考查点之一6 }- v7 r2 C0 y% ?, y4 T3 C$ k
相比于词汇与逻辑连贯性,固定搭配与语法虽然不是同样重要的考查点,但是也不能完全忽视对其的复习。尤其是固定搭配,作为传统的完型考查项目,一直在完型考查中占不可忽略的一席之地。固定搭配作为很初级而又很直观的考查点,具有自己很明显的特点,即在对于某一固定搭配的考查之中,对于认识和掌握这一固定搭配的人来说,固定搭配非常简单易选,但对于不熟悉这一固定搭配的考生来讲,往往很难凭借既有英语基础做出正确推断。所以对于体系庞大的固定搭配的重复不断记忆往往变成这一部分备考的突破点所在。
* \" v9 D# g8 p; D, I2 W四、语法绝对不可以忽视
, u1 H- c T1 G4 {3 ~+ u9 |无论是在考研英语中还是在英语知识运用中,语法的地位都绝对不可以忽视。在考研英语不再将语法单选作为单独考查项目以后,语法这一关键英语部分就被列入唯一有继续考查语法可能的英语知识运用之中,只是很多考查变得隐蔽一些。在完型中直接考查语法知识的题目数量很少,但其实完型填空中的各个考查项都或多或少的与语法有关联尤其结合词汇的使用和对上下文理解而测试语法的题还是不时出现。因此,在考研复习的初始阶段,一定要注意夯实自己的语法基础。" J9 `+ C. k, U2 V: z
- g& U7 {" Y6 N3 i( f: \3 d! T7 t9 I
2.图表二:2001——2013选项词性考查分布情况0 g/ _) {* l. |" h! R7 v
% C+ K, Q! L6 b
0 b% O$ Y" J4 ?7 s* j【分析结论】4 P7 F+ j- k# k9 w
我们可以看到在对词性的考查之中,有关动词和名词的考查占到了词性考查点的大半江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动词和名词部分的复习备考是词性备考的重中之重。 z! L/ E0 }, R: o8 y
紧随其后的既是关于形容词、副词的考查。由此,我们看到,基本词性为代表的动、名、形容、副词在完型考查中传统的重要地位丝毫没有撼动,词汇考查的根本依旧是关于基本词汇的基本词性的考查。2 w$ V8 @7 ]0 j1 w3 W
值得一提的是有关介词、短语和连词的考查。这三者虽然在考查比重上远远不及前几者的基本词性,但其重要程度却是相当高,首先因为介词在整个完型考察中作为屡试不爽的最大难点一直是考生的最大失分对象之一,而与介词考查有着天然联系的固定搭配由此也成为很大的难点,最后的连词,貌似简单,实际上,由于完型整体难度的较高,也随之水涨船高的考察难度不断提升,因此,这一部分的词性考查,可以说虽然比重占得不大,但却绝对是完型考查的最大难点。所以,在攻克这一部分之后,完型的大规模失分情况也必将得到有效缓解。
; ?% A+ g& l3 P6 h6 p D最后,动词现在分词与动名词考查方面,即我们所说的ing形式以及代词考察点,相对而言,考查的比重不多,而且难度也不大,在整个词性考查中的地位,相对不高,不是整个词性考查的关键备考点。
3 T% j* k4 J8 [2 x3.图表三:2001——2013年句法逻辑关系考查内容分布情况/ d$ h# z5 ~5 t3 a
0 Z, g+ y5 z2 } d
& h! a* m4 x& ^【分析结论】
: c+ D* O6 ?3 h- l) P/ k逻辑连贯性中的句法逻辑,即是指上下文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或为转折或为递进等等。分析句法逻辑的目的在于更好的突出和理解“联系上下文”这一完型中突出强调的解题思路。只有正确的理解了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原意,以及更好的选择正确选项,一般而言,选错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是对作者的意思产生歧义,而产生歧义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外乎对于上下文之间句法逻辑把握的出入。
7 i8 s! n7 L" ?9 s" _我们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转折关系在所有句法逻辑中遥遥领先的占据最为重要的位置,可以看出完型之中很注重考查转折句式,即上下文之间的意思有所区别,一般用but,however等常见转折性词汇作为引导完成句子意思的前后转折。考生务必对转折句式格外重视,才能有效找出正确选项。
! ~3 E% y) h0 @* E/ c4 c同时,让步关系考查点在句法逻辑中的地位也很突出,在真题中,一般以though,even though等形式进行引导,非常常见,需要考生在看到这些表示让步语气的单词或词组时候清晰把握。
( I$ [& B5 Y8 {( g$ a' {# b3 ~* k2 G4.图表四:2001——2013年语法考查点分布情况3 _: \( }; a( p# m, d8 ?
% P7 i3 l4 a1 r9 h8 G4 I0 u- C) \【分析结论】
) L _: c9 t$ b+ Q直接考查语法的单选题目被拿下之后,大家普遍认为最大的语法考查项目转移到了完型之中,这也随着完型总题量由10个增多为20个中有所体现。但是,完型中所考查语法与之前直接考查语法题目的最大区别即在于完型中语法知识点的考查相对处于较为隐蔽的地位,如果从直观上看,直接考查语法的项目并不多,但是细加分析后不难看出,相当大部分的完型考查选项都与语法间接相关,掌握好相关语法项考研培训目,不仅有助于更好的读懂因为缺失有效选项而显得格外艰涩的完型文章,而且有助于更好的排除干扰项,更在某些情况下,做对那些直接考查语法的相关选项。7 k7 R4 \( S, c3 c$ s6 q! L$ \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为数不多的一些直接考查语法知识点的选项中,介词用法和动宾结构占到了非常大的比重,这也告诉我们必须在复习备考中,非常重视这两者的复习。同时介宾结构和宾补结构也需要引起考生的重视。
, @9 v5 Q2 |! E) Y; ?5 Z d! k& [/ ]6 B% {) A2 a8 b: u) C&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