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0|回复: 4

考研英语短文写作命题规律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3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中,英语写作历来是考生的一个难点。英语写作主要考查考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用英语组织篇章段落的能力、英语的语句表达能力以及语法的综合运用能力。要做好写作部分的试题,要求考生不仅具有较扎实的语言基础,而且还要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技能,如:信息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丰富的想像力。英文写作是一个最能体现考生书面英语水平和技能的测试项目。" M8 c0 P& l( K- G
一、写作B部分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 F* k; P1 a, a考试大纲对写作的评价目标
1 e9 Q) z  M, W1 `根据《大纲》规定:考生应根据题目以及写作提纲或规定的情境、图表、图画等写出大约200个词的短文。具体要求概括如下:
9 T- p/ U4 d! g2 i& ^7 [, o" X4 r' U(1)内容切题,包含提纲或图画的全部要点和信息。所谓内容切题是指所写的短文切合题意,即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误解题目或曲解题意,写出来的短文答非所问就是跑题。另外,也要注意不漏掉提纲或图画中的要点和信息,如果提纲中给出了三个要点,考生却只写了两个要点,显然从内容上就不切题了。因此,审题是短文写作成败的关键。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写作要求,仔细琢磨题意,弄清题目以及写作提纲或规定情境、图表的内容范围,依此表达题目限定的中心思想,做到内容切题。2 Q& J6 d3 q6 a. O4 v7 {  E
(2)表达清楚,意思连贯。表达清楚是指清楚地表达思想,而不是含糊其考研辅导班辞,使人不得要领。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应思路清晰,运用恰当的语句表达意思。此外,还要根据题目要求,围绕中心提出论点,摆出论据,使短文层次分明,合乎逻辑。意思连贯是指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衔接自然,整体性强。考生应熟练运用连接词语来正确表达一个观点与另一观点之间的关系。
6 G1 ]' O' u. s( n2 h  U4 y2 t(3)用词正确,句式有变化,语言比较规范。语言比较规范是指在遣词造句中应符合英语语法和习惯用法。首先在词语运用上能够选用恰当的、能够准确表达意义的词,并能显示出一定的词汇量(用词面较宽);其次,写出的句子符合语法规范,没有重大语法错误,句式上多变,不要只用简单句或陈述句,应适当增加句子形式的多样性,不仅有短句,也有长句,不仅有简单句,也有并列句、复合句等等。, w3 _9 S9 K+ S" A1 D* F4 t/ Y
(4)文章的长度符合要求。长度是指短文的字数。符合要求的字数应是160至200个词左右。
/ F0 O2 F( C& G$ b, o; t, L现将大纲对写作部分的评分标准摘录如下:
2 X+ Y0 K) e( D. b2 V+ J. ^6 k(1)20~17分。内容切题,包括题中所列三个方面的内容;清楚表达其内涵,文字连贯;句式有变化,句子结构和用词正确。文章长度符合要求。
0 a+ j9 t7 T: w$ Z; s9 A* l(2)16~13分。内容切题,包括题中所列三个方面的内容;比较清楚地表达其内涵,文字基本连贯;句式有一定变化,句子结构和用词无重大错误;文章长度符合要求。' v5 M- p3 U# V: W0 S/ U
(3)12~9分。内容切题,基本包含题中所列三个方面的内容;基本清楚地表达其内涵,句子结构和用词无重大错误。文章长度符合要求。
0 _" n2 ]$ l# d- D3 }8 [(4)8~5分。内容基本切题,基本包含题中所列三个方面的内容;语句可以理解,但有较多的句子结构和用词错误。文章长度基本符合要求。0 }( u; T* b  r5 G6 J
(5)4~1分。基本按照要求写作,但只有少数句子可以教育学考研辅 导理解。9 o6 q( K2 m: m( H
(6)0分。文不切题,语句混乱,无法理解。
9 m5 G4 f0 h# b5 ^1 F4 G2 H$ l( U9 T! q* S5 e* v4 N7 T" s/ x
二、写作B部分材料的选择5 e6 {" i4 X* V6 z
(一)选择材料的特点5 C- z) @+ }7 V) F
纵观历年试卷,写作的题目多集中在社会伦理、人生哲理、学校教育、人际关系交往、娱乐方式、健康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最近几年的命题多与当前的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有关,要求考生对社会现象和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有所关注和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 w. T7 w9 d5 z# [! j4 q% F" v4 ?
从命题内容来看,其材料特点有:
/ g; C2 q- V5 H4 I: K( ?1. 普遍性: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各种考生都有一定的体验,可以有感而发。比如2003年的温室里的花和2002年的中国与国际的交流。不管你身处何处,这些现象和变化都是中国人共同体验的。考题不会考查一部分考生熟悉,而另一部分考生不了解的内容。对于社会生活中的敏感问题,一般不会涉及。- q& C# g6 V, w) E
2. 教育性:论题有警示作用的,可让考生作深层思考。比如,有关人生哲理的2008年 “合作的重要性”,2007年的“乐观心态是成功的关键”,2004年的“终点又是新的起点”。5 u* v1 [. S, v0 n' J# F
3. 社会性:社会关心的、典型的事。如2009年的题目是网络的“近”与“远”,2006年的题目是偶像崇拜,2005年则对赡养老人问题展开讨论,2003年的试题既可以讨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也可以谈孩子的教育问题,2002年的题目是中外文化交流问题。因此考生平时应关注社会性的问题,加深思考深度,并且阅读英文报纸,积累相关词汇。在近10年的考题中三分之一是正面现象的分析论证,如2004年的终点又是起点,2002年的“国际化交流”,2001年的“希望工程或爱心工程”。而其余的考题关注的是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就是说三分之二的题目是有关负面问题的分析解决。* f) \! S7 E" w% ~
(二)作文的体裁
+ F2 \7 N7 d) C7 U- }从体裁上看,近14年的作文都为论说文。论说文的特点是说议结合,一部分为对论教育学考研题的说明,一部分为议论,或者夹叙夹议。这种写作的难点在于将说明或描写与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衔接自然的文章。& N- Q) G& e( s4 Q
下表为近十年考题特点的小结。8 u* F' M0 A2 S. E  b, y. r$ b
时间        主题        题材        类型7 ?: x2 x* P  \! h6 P# {6 \( {
2013年        作出选择        人生哲理        图画式作文: n5 d, m/ J+ n9 X8 S
2012年        乐观面对生活        人生哲理        图画式作文4 z; ~* E5 l6 ^: `4 [  w+ w
2011年        旅途之“余”        社会生活        图画式作文9 e) V+ r0 i2 R4 p2 C' M, p
2010年        文化融合        文化与交流        图画式作文# m; v% Y% m% R
2009年        网络的“近”与“远”        社会生活        图画式作文) r  V# E7 q& R! J; n3 _2 c
2008年        合作的重要性        人生哲理        图画式作文
  J. _( ]( _' L- V7 K# T2007年        乐观心态是成功的关键        人生哲理        图画式作文7 P& G( b" Z9 T# _) N  x, C
2006年        偶像崇拜        社会生活        图画式作文: b) T# J& v" P7 O
2005年        年轻人应该赡养父母        社会伦理        图画式作文
* _  {$ F) p6 q5 E2004年        终点又是新的起点        人生哲理        图画式作文
' Y' P% a" q4 t& T0 q2003年        温室里的花经不起风雨        教育或经济问题        图画式作文7 H+ V7 D! _0 O1 {
2002年        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        文化与交流        图画式作文6 u# z+ V5 x5 C
2001年        困难的时候,人人都应该献爱心        社会伦理        图画式作文
2 e, s& ]2 L7 D$ b: v3 d2000年        自然生态平衡遭破坏        环境保护        图画式作文
/ J+ @$ B2 x; x4 Q' z/ s
 楼主| 发表于 2013-8-13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内容。。大家共同探讨。顶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3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挺好的。。回家研究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3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嗯。真不错。。。。求继续发顶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3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分析到位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9-27 16: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