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方剂学考查目标 i+ u; r4 w6 o6 K& g
方剂学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8 H$ q1 G9 m) V. y" D3 D$ D二、方剂学考点解析
$ h8 \. o: [7 b0 V/ b. l1.方剂和方剂学的概念。方剂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方剂学发展概况。历代医家在方剂学方面的主要成就、贡献及代表作。9 S& ~ t9 W) x# R* y [+ t4 P8 d
2.治法的概念。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常用治法(“八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 ~: l/ Q3 g& e; E* X4 D- M e3.“七方”、“十剂”、“八阵”的理论、具体考研辅导班内容及实际意义。) Q4 `! t5 _2 ^$ c- P
4.方剂与药物的联系与区别。1 ^" M3 G2 B. n8 Y a& v3 S- M
5.配伍的目的。方剂组成中君、臣、佐、使的具体含义。“君臣佐使”理论对临证遣药组方的指导意义及其在遣药组方中的具体运用。
7 s4 q: n& h8 {5 V; T) A$ t" w6.方剂变化运用的主要形式。各种变化的前提及其与功用、主治的关系。5 K! T/ Y+ r# }
7.常用剂型的概念、性能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L" O, k Q+ ]' \: v4 w: Y% ?3 N8.临床常用各类方剂的概念、适应范围、配伍规律、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2 y, @; q5 l/ H; P
9.下列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义、加减应用及注意事项。. Y9 Y0 X: e5 ~
(1)解表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九味羌活汤、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再造散、加减葳蕤汤。; n6 {0 n c: n b+ @; v( ?. B$ ]$ K
(2)泻下剂:大承气汤、大陷胸汤、大黄牡丹汤、温脾汤、十枣汤、济川煎、黄龙汤、新加黄龙汤。% a; Y% X- Q' q$ S
(3)和解剂: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达原饮、四逆散、逍遥散、半夏泻心汤。
4 t. u" e O, T(4)清热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清营汤、考研辅导班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凉膈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龙胆泻肝汤、左金丸、泻白散、清胃散、玉女煎、芍药汤、白头翁汤、青蒿鳖甲汤。
2 M# z: X. d5 }$ g& y! \8 r(5)祛暑剂:新加香薷饮、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9 F( {& E8 ^- _+ i" y
(6)温里剂:理中丸、小建中汤、四逆汤、回阳救急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
0 s6 {) h% a9 F* H1 `(7)表里双解剂:大柴胡汤、防风通圣散、葛根黄芩黄连汤。& D. r2 i4 J7 @ }
(8)补益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完带汤、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生脉散、四物汤、归脾汤、当归补血汤、内补黄芪汤、炙甘草汤、六味地黄丸、一贯煎、肾气丸、地黄饮子。
# r9 C! |- v( p$ |0 d+ [2 z: u(9)安神剂:朱砂安神丸、酸枣仁汤、夭王补心丹。8 s( `7 \" L% p" d
(10)固涩剂:牡蛎散、九仙散、真人养脏汤、四神丸、桑螵蛸散、固冲汤。: s( E/ S! P: o* f
(11)理气剂:半夏厚朴汤、瓜蒌薤自白酒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枳实消痞丸、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
- a o5 _ x. M2 G4 j& l- }% p(12)理血剂: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温经汤、生化汤、补阳还五汤、小蓟饮子、槐花散、咳血方、黄土汤。! Z% |8 o- W* M* I
(13)治风剂:大秦艽汤、川芎茶调散、羚角钩藤医学考研论坛汤、镇肝熄风汤、大定风珠。
4 w9 ]6 Z+ l5 Z' p3 n# C9 B(14)治燥剂:杏苏散、清燥救肺汤、养阴清肺汤、麦门冬汤、百合固金汤。
; _, x; h# w: }8 `, e( q(15)祛湿剂:平胃散、藿香正气散、三仁汤、茵陈蒿汤、连朴饮、八正散、五苓散、猪苓汤、防己黄芪汤、真武汤、苓桂术甘汤、实脾散。 |0 {8 A0 `. l" a* |: y. i
(16)祛痰剂:二陈汤、温胆汤、贝母瓜蒌散、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半夏白术天麻汤。
9 D- M9 V' q" q( j+ G3 M$ o(17)消导化积剂:保和丸、枳术丸、健脾丸。5 K j8 ~; ^. H0 \+ H
(18)驱虫剂:乌梅丸。
+ q8 ~2 ?; x# U. a/ O# Z10.下列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及配伍特点/ m% ^% k3 l5 z3 o7 {4 s; \! D$ Z
(1)解表剂:加味香苏散、升麻葛根汤、柴葛解肌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参苏饮。
% G7 A3 K# Z# w(2)泻下剂:大黄附子汤、麻子仁丸、舟车丸、增液承气汤。% n" K e+ r; i
(3)和解剂:痛泻要方。
$ e! H* B; b5 i% G1 T(4)清热剂: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四妙勇安汤、牛蒡解肌汤、导赤散、苇茎汤、清骨散、秦艽鳖甲散、当归六黄汤。7 M _/ L, ~/ k+ S
(5)祛暑剂:清络饮、六一散、桂苓甘露饮。
7 z2 y& f1 U W(6)温里剂:吴茱萸汤、大建中汤、黄芪桂枝五物汤。* u P9 F1 K% T
(7)表里双解剂:石膏汤、五积散。
* t- K7 p9 D7 L1 a4 A(8)补益剂:泰山磐石散、补肺阿胶汤、大医学考研论坛阴丸、虎潜丸、左归丸、右归丸。
1 Q' R/ i6 z4 i' C: H(9)安神剂:珍珠母丸、磁朱丸、甘麦大枣汤。 f6 P$ [8 t( u/ ~7 i
(10)开窍剂: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紫金锭(玉枢丹)、苏合香丸。
# h5 h' h! s% @+ e(11)固涩剂:金锁固精丸、缩泉丸、固经丸。
% Z, m8 [* s; E' c& M) m# u(12)理气剂:越鞠丸、金铃子散、厚朴温中汤、橘核丸。
9 ]( P+ d: `! ](13)理血剂:七厘散、失笑散、桂枝茯苓丸、活络效灵丹、大黄(庶虫)虫丸、十灰散、胶艾汤。
) W" e* Z2 b0 b5 A(14)治风剂:消风散、牵正散、小活络丹、天麻钩藤饮、阿胶鸡子黄汤。
, l) d, F6 Q, I& N1 E# P, H(15)治燥剂:桑杏汤、增液汤、玉液汤、琼玉膏。2 @. \, ]! b5 n* G2 t* L2 W" k
(16)祛湿剂:甘露消毒丹、五皮散、萆薢分清饮、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
. |! {5 p' w; ^* s; h(17)祛痰剂:止嗽散、三子养亲汤。9 @# ]! Z& G% V% g/ ~
(18)消导化积剂:木香槟榔丸、枳实导滞丸、葛花解醒汤。1 u$ _5 ~- C# g5 |. R8 g' ~
(19)驱虫剂:肥儿丸。0 J! C8 v* T; `. ?, p
(20)其他:犀黄丸、透脓散(《外科正宗》)、小金丹。2 B1 K) t. T5 E, J/ {) w7 x8 m4 x
11.9、10两项所列方剂中相关方剂的对比分析及鉴别应用。( G `; E9 D) U; ?$ W
方剂学,历来被公认为中医综合考研的大难题,面对浩瀚如海的各种方剂,如何辨别方剂中各味药的君臣佐使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义等等的内容,我觉得对于方剂学的复习,主要总结为四个字,叫做博闻强记,对于概念性知识,对于一些基本方,经方验方,没有过多好的捷径可走,就是记,记得越多,烂熟于心,才能应对自如。然后,我比较提倡对于方剂学要博闻,就是多读多看,譬如众多名医名家对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经方、验方都提出过非常的精医学考研论坛彩的按语,通过对这些按语的学习,可以加深对于方剂的理解和运用,使枯燥的记忆变的豁然开朗。
/ X2 U J B( L4 e- T) X
l# N# @+ k' `* L* ?- j& B
7 s ~# [: Z; @' {# i, S q" M0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