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说课的万能模式。/ w+ T' l: E* J" Q
, ]3 n% J; R, H$ m
(一)自我介绍
# G" B# ]" z7 }& g , j! j; J0 d. u& ~4 N2 E& M/ F, p
姓名、单位(现从事工作)、课题。% w2 I$ m% F9 L# m- N8 M: ^4 r" [
9 R3 O4 @) y7 w) N' K# m: R
(二)说课内容
# h6 N P( R0 K$ x7 d: O 9 d8 u6 R% `$ J! |( N
1.说教材
# I6 w+ S8 F Q8 `4 d3 n
, F. S( X( p6 q (1)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
+ G1 V, Y6 e4 `1 H7 @0 ^
3 ?# y; z6 t0 J9 ~4 d! q ①本课内容所选教材;4 ]2 {6 M% T9 V: s
5 u0 @6 @# A. b3 L6 n
②本节内容所处地位,与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如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哪部分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对哪些知识的运用,又是后面学习哪些知识的基础?, u2 T" g' K [' T$ r" @0 t1 l& ?
# p' D: M: T1 G/ r8 M. |" L6 I ③对学生知识能力方面的培养有什么作用?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又有什么影响?1 |# K/ s5 g: y+ K
. P; [ K7 g7 f/ K
(2)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立) G, `" R6 m! f7 \3 V
, `# @8 _7 e M3 ^% W ①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 ]9 Y4 ]# G" z c. R
7 b: }4 L9 w- \' B& o C, d ②学生的实际和社会实际;
" u0 k1 [5 |" b$ O; d9 J5 e # s% O Q2 b( n
③教材的逻辑结构和教学体系。
8 m& o8 b5 e0 _4 @( g8 Y # z0 ]% C# L8 ]/ C' m
2.说教法与学法1 @% Y% O3 j7 n: O+ Q9 x
) ~; D# f5 n! R) H6 N9 E4 @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设计,贵在创新。
& ^/ g+ u$ y% X% P) L/ J1 n
/ g, e3 `8 G, `0 @ (1)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 |0 L+ {7 Z; z4 `: [0 q
( `# Z6 L1 n4 e" p# e# Y# z (2)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和学生实际水平状况;
3 E: j# \$ M* q2 b% U& Z
7 K6 Y$ ~+ U, ?# ~. C6 { (3)教师实际水平。
% c9 z* k3 d' z1 l4 S | 5 X: y4 @8 L# e' ^8 d; Q2 p V `
目的: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潜能。
( y! l |0 J$ X7 K, [- p! k! S
5 X9 y& ?0 |+ |7 N1 x: o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这种方法?预计达到什么效果?选择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目的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新颖性。
! B, M% J% g/ G: X , M9 I8 {/ ?. @: q m, a6 G, h
3.说教学程序(说教学设计)2 q# ?3 W( N/ B3 I: d+ i7 x
& O7 a8 i' w$ g5 K) F 说教学程序包括:新课程导入,新课讲解,评价教学效果,巩固新课。, ]6 z$ H p% n
3 v& U- w9 R1 Y* |, o
(1)导入$ x" z# g0 e1 _ N) T
* S0 r" s1 n U8 q2 O 故事、歌曲、名言、明知故问(换位思考)。用什么方法导入?有什么好处?能有什么效果?
; `) X/ [+ \2 [ 2 }' N2 m7 G" A; C1 E( y
(2)讲解
8 z% i/ S: x n3 O! w3 q( x% K & i1 u+ Y/ z8 H0 ^) i5 j
①教师通过什么方式提出哪些问题?如何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参与哪些内容?学生独立完成什么?8 L$ ]0 G- K" R7 U: p3 k5 x
- |5 | e L$ k: L
②在新课讲解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达到什么目标?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出现哪几种思维定势须克服?如果学生没有按教师的思路去做,有什么补救措施?3 \$ T5 v! x" @* T u) w4 e& ^/ N
; A1 s6 B3 \8 o) F; |. J# d ③如何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这是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学的精华。
# b6 K# Q, r+ x2 K * l' Y5 g& U" h, x/ W" \( [ Y
(3)评价教学效果(反馈)
m% y' [8 h1 b& E. y! P$ I2 } ; P1 N4 s+ e) t8 ]" `4 l
评价教学效果包括提问和课堂练习。练习要有针对性、系统性。
! G" Y8 N1 `8 H5 [0 U5 ] ; h: j$ W4 ^# @8 X( v& c/ M; [0 o
(4)归纳总结
8 S; k ?3 k# W/ J3 Z 6 ]: P8 d# l2 g% V+ I
重在把本课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还可提出一些带思考性的问题。
; W1 U# F2 t S* v 5 L: ]% B: \: U( \3 o' U% D6 J
4.说板书设计
M) C- O( h& t1 A5 Y * z2 _/ p, a6 Y( j6 e: A( `9 A) t. C
好的板书设计,要根据教学的思想、学习的思路、教材意图,对原教材的顺序进行调整、重新组合,产生一种暗示效应,使信息得到浓缩。
+ n$ {$ N) M# B0 q' }( m# g' d
M2 F6 C+ ]! q: E) u' y. ]% ? 优秀的板书设计,不是文字与线条的简单结合,而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师有目的的构思按一定规则画出的图形,是老师心血的结晶,它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讲究艺术构思,做到形式多样化、内容系列化、表达情境化,同时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遵循板书的基本原则,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鲜明的针对性、高度的概括性、周密的计划性、适当的灵活性、布局的美观性、内容的科学性、形式的直观性。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清晰、顺畅、整洁、明快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