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04|回复: 0

苏宁打响退出电商图书销售第一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27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 q0 E3 G7 s7 S1 t* {/ n
  近日,“管理的常识”微信公众平台编辑从出版社得到消息,部分出版社已经接到苏宁易购退货的通知,从今年2月起,苏宁易购开始处理库存退货,不再自主销售图书,只保留第三方平台,从此退出当当、京东、亚马逊四大图书网销格局。
1 ~: }' N8 S+ x7 g+ p) W  而与此同时,记者也从多个出版社了解,2013年开始,亚马逊中国大力发展Kindle电子书,其纸版图书在其网店的销售增长放缓,很多出版社2013年在亚马逊的图书销售还出现了负增长。亚马逊中国会不会退出中国纸质图书销售增长,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 ^: L6 x' C4 J2 s( |0 q9 A8 u- F% ~  ; s- y% |% v# _/ |' T7 |
  综观京东,2012年底起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京东也启动店中店的模式,走起了亚马逊很多年前就走的降低自身成本的店中店路线。从这里看,京东的重点也不会在图书销售这一块。而当当网2014年内部重组,电子与纸版图书业务整合,也看出来纸版图书销售的压力。
1 k0 r4 t+ I9 U! `" P# i9 k+ @  - [% b9 U. T: W: o2 Q6 Q" B0 ?
  了解电商的人都知道,当初京东,苏宁进军图书领域,无外乎就是想通过图书这种廉价而信用度高的产品来获得新用户,据京东内部人士透露,京东获取一个新用户的成本在200元左右,图书无疑是当时扩大用户的一个不错的选择。1 F  ?6 Y2 Y9 e* B! J5 U- R3 W
  - ]# J+ Z2 {; J' R1 A( D2 V$ ?
  但现在来看,电商们似乎已经熬不下去了。大家想想看,大出版社给网店的供货折扣在50%~65%之间,而几家网店的基本折扣都在70%~75%之间,遇上“拼爹”期,折扣大部分是在50%折左右,再加上运费,绝对是卖得多亏得多。/ F& w# @( W; E# i
  小编用一本畅销书为例:: y$ [4 A7 T! b
  书名《如何高效学习》
9 d( y& T4 Y3 L1 B/ ?* t3 Z) n  # D; G: p, J- o
  http://76.images22.51img1.com/6000/woshiyge0039/659a392b990ae6ff218ce246ac08a5b5.jpg
' d; a% x3 {' a' l' Z8 o* M  
  h1 A! X9 Z! K  苏宁为什么会退出电商图书这个版块的竞争呢?小编自己有几点想法,不知是否正确。2 U' E1 m! y1 f* ]" X( |2 b
  1.        不赢利,这是最大的问题
* [& @, x4 K$ j! M" u9 E0 X/ H  2.        苏宁2013推O2O,相信2014年这个方向也不会变。O2O需要线上线下配合,但苏宁线下没有实体书店,如果将图书放到苏宁的各大卖场去销售图书,与那些大家伙们笔,销售图书的现金收入实在是太可怜。! O+ c: ?  q# a8 F4 b3 [0 k- k8 @/ g
  3.        做了二年,可能发现用图书来影响客户,也没能吸引多少过来。一来是促销力度不如当年的京东,二来是前面已经有三强,再加上当时苏宁易购的购书用户体验又没有太多超越前三者的地方。
" T) O8 z7 R, l; }  4.        可能在做内部数据分析时,购买了图书的客户,并没有真正转换成购买家电的用户,很多客户只是来打了个酱油,而没有成为真正的顾客(经常光顾的客户叫顾客)与粉丝(可能不买,但他会帮你摇旗呐喊)。互联网拼用户数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O4 O; {. n  r2 ?
  5.        当然还有最后一点,用户的心智不在这里。对于用户来说,苏宁是卖电器的,而不是卖图书。这个时候你可能会问,京东的心智也不是卖图书的啊,为什么京东发展得这么好。从小编的分析来看,京东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只是看谁能坚持得时间更久罢了。这将会是全球定位大师特劳特和里斯的定位心智之战中如联想之于手机、格兰仕之于空调、春兰之于摩托后的又一个失败案例。) l; L6 a5 E8 O6 |" j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9-26 07: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