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79|回复: 7

高校合并与人文素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30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ews.dayoo.com   2004年04月30日 09:40   来源: 广州日报




  本报评论员 闻过

  昨日的广州讲坛,主讲人是担任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会长的周远清教授,论题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作为教育部原副部长,周先生参与、组织、见证了这些年高校从招生到分配、从共建到合并改革的整个过程。

  众所周知,高校合并前的基本格局是1952年院系调整后留下的。当时,除了少数文理科大学外,中国绝大部分高校都按文、理、财、法、外、师、工、农、林、医、体、艺等类设单科院校,其中工科类更按行业部门分别按机、电、土、化、地、矿、冶、轻等分设专门院校。专业划分太细,高校类型太单一,造成学生在校受到的知识氛围熏陶也很单一,导致学生视野狭窄,思维单一,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很强的工具化、实用化倾向。当然,也难以培养出能够称雄世界科学界的顶尖人才。

  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在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中,70%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就是一个例子,他的小提琴素养,远远超过一般人,技巧非常高超纯熟。

  因此,高校的合并,通过不同学科的融合、交叉,拓宽新一代大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的思维能够具有工科学生的注重实际、文科学生的注重情感细节、理科学生对学理的探究精神。也就是说,不仅让人文学科的学生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理工农医类的学科也应拥有人文素养。

  当然,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单纯靠高校合并就能达到的。在高校改革大扩招后,中国高校的师生比由原来的1∶9变为现在的1∶20,超过世界平均的1∶16。中国高校的效能是上去了,但随之师生间的感情淡了许多。特别是本科阶段,除了知识的灌输,大学生最需要人生的指导。这一环节的被削弱是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的。

  中国高校改革,仍然没有结束,明天会怎样,让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于 2004-4-30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思考,不过偶还是决定路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4-30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路过还是不错的
目的达到
^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30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嘅事啦,到时再算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4-30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高校的效能是上去了,但随之师生间的感情淡了许多。特别是本科阶段,除了知识的灌输,大学生最需要人生的指导。这一环节的被削弱是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的。


严重同意,深有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造势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所动作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5-13 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高校的效能是上去了,但随之师生间的感情淡了许多。特别是本科阶段,除了知识的灌输,大学生最需要人生的指导。

特别是在我们学校,根本就没怎么感受的老师的那种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4-6-12 06: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