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眼所见,工大的教务处老师在排课,遇到校系统崩溃在抱怨系统差。马上想到第一次查询广
8 E0 B/ O% V C k' O, G+ }9 V
0 F: N- F$ }' P+ \" J3 [3 U工网页,打开官网的时候心里猝了一下,与心目中大学的知识权威和精益求精的形象相差甚远,不由得6 [; o4 T+ n( g7 P5 D
5 D3 c, t1 X" e5 s) a$ W使人怀疑这是不是仿冒网站。想在教务处网页找出国留学办理成绩翻译所需的资料要在好几个不相关的链接才 z# r4 a% [1 R4 r& N$ W: Q
# H: L6 T7 u+ u7 j能凑齐,而且公选课的英文对照是极其不全的。教务处负责成绩核对的老师自以为一脸权威,凭借网站4 Y7 l: n- A: H0 Z6 ^' j& J! R
' ?4 W; ]7 m3 m/ ~
没有公选课英文对照表即可卡住所有来办理成绩翻译的学生,根本不是以高效方便学生办事为出发点,
0 l7 I, i/ P! H+ j
& _9 G W+ Y# j& [见来一个学生就说同一句话,你拿份对照表去核对,因为你们是没有公选课英文对照表的,所以你们不$ O3 K' [$ |" j0 C, X2 e. }: p: l/ n& w
+ P" }* Z2 A1 C要说全部核对过。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逻辑,在没有公选课对照表可查的情况下,认真的学生会自觉上$ E! x- l. U/ _ j+ U7 T2 b6 O' T7 Z
2 m9 P2 y* [& y
google翻译去自行翻译,谁知教务处老师说只有与广工公选课英文对照表的翻译一字不差才行,就是说1 n8 ]2 c3 W) O4 g$ b: r/ [3 ?% j
& s/ H: @% M4 F, k3 b( Y
把逻辑翻译或者关于课程名称的社会通行翻译给否定掉。如果按照形式统一,那没话说,如果按照道理: d. m0 L; x9 D; f( a/ x+ O
1 s7 C( D! ^7 e, y# i2 Q
那就是刁难,因为就算是要求学生按照广工的英文对照表去翻译,那也好歹请把英文对照表挂到教务网' d/ B0 ~+ j& H) `1 c9 C6 q; A
+ w1 ?* J8 e1 ?页上去,以便方便学生翻译好了再拿到教务处盖章,省时高效,也有利于负责教务翻译的老师工作。你
7 ?2 I" f4 t/ v% f- S+ z. C0 c N8 @8 o8 h+ |
既然不挂网,又嫌烦,这是什么意思,是官腔吗?高高挂起玩学生吗。每个学生生怕盖不到章而委屈听0 W) E/ Y# h9 r, q; p- o. L% @4 c
* e, M4 R2 E! n" C% E从,她的态度也是有目共睹,对其他老师也是呼呼呵斥,某某给表给他对,某某收钱盖章,某某做什么0 M D' `2 S* l1 o4 z1 Y
' `- u: J) u/ G) v5 w什么。她是肩负把关的责任,但是也不等于可以一人当大。她想省功夫,就拿出质疑学生的语气:你核8 j# m, D: s7 o+ q: D# h
+ \: c( \, w( m8 `3 x对了吗?你怎么核对了呢?公选课的表在我们这里呢,你怎么会有呢?结果学生乖乖去核对。见学生核
9 I2 A. i6 n4 r7 w5 l# n/ Y* S( @; G, [" H8 l/ u6 O; A
对的用时比较长,就等于相信学生已经对过,她把翻译成绩单拿在手里一看,就说好了,其实那学生根6 D: C3 s2 W1 g. i; l8 T$ |
8 y" d8 b; V Y0 E. u
本就是粗粗看过一遍,不保证没有错的。这样本质上老师偷懒了,使出一招,要学生自己核对,要是时; z$ ?8 ?7 p* Z( J7 v5 k
* y( p- ?, A& p) d! x/ x/ g. z" M间长,就与“没有问题”划等号,自己瞄一眼就等于不用干翻译工作,即可为学生盖章,一方面降低了' b6 p7 F- {" l2 S
2 p+ q7 o' S8 s+ b$ ^2 o7 p7 R错译风险,一方面自己可以偷懒,一举两得这老师想得周到。连学生都怕了她,有位学生连自己当老师$ G( W5 Q" K! X- z7 j
2 t( E/ K! q* N的妈也找来帮忙。教务处老师一句“我只信学院专家的翻译,他就是权威,专家又怎么能质疑呢?我是5 y1 ~! Z$ t2 y# G# k. W5 }6 b
9 w* x4 h9 `: T! P" ^/ O! w4 m( k9 M8 Q9 E
负责核对的,学校有规定是这样翻译就得按照这样,你的翻译我看意思是对的,但是原则上不能通过,' P; d) |5 e4 r* F1 o
8 ~, n) _6 `. E" K( o' @我是对你这种情况灵活处理,看在你妈妈的份上帮你挑几个翻译不对的,这么多成绩我哪里做得过来?
. U5 O# O7 o% Y( W( [' o- `3 R5 e: n1 V8 E
”当学生质疑为什么不把英文对照表挂到网上去,她就说这是学校的事,她哪里管得了。作为学校教职
! k4 O$ I; `6 L9 S4 \8 T8 x. C2 x; V$ K
员工的一员,这样的官僚姿态,总是怀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对待工作和前来办事的学生和家长,% U/ E) S0 h6 `
1 h8 c1 @' p6 Z3 W* M7 }) i
真是令人打寒颤。一方面既不方便学生办事,另一方面也不愿意为学生办事,就这么个态度持续十年,2 X! N; @+ v# ]- p b4 n+ d
; @1 p4 Q( L" j十年后到这个学校看还是这个死样子,你就会想到做大做强是讽刺。所以说再次选择学校,不要被因为
2 d" ?3 W a# w4 k8 d4 b
/ N/ W8 w0 J, q6 R8 H( K人多而自然抬高分数的实际现象所蒙骗,选校看本质,本质就看校员工的作风,主页凭工科实力却十年
8 ~0 Q$ j) R% Z; K
4 c( q* w* U2 @7 B5 u' w) _技术不变这说明什么。连信封也能有故仔,小卖部的人说:一种只印学校中文名称卖0.5元,一种印学校中英文名称,卖( ?% s7 f1 d& w0 a6 i
9 O% T2 F X- Y) B1 l- u4.5元,美名曰中英文白色信封是经过设计的,可以寄到国外,只有中文的不行。中英对照翻译本是应该) U9 t' Q4 q! [
) j: l1 W8 I) s7 O7 Z这样做,因为你成立的对外交流办就是意味着学校考虑到与国外高校交流和接轨,这种情况下还要欺负
5 }$ M! G2 f+ V) v- f! N; Z7 A" x5 l" N: L# q1 c8 _7 e& e
国外人士不懂中文,在校内设计两套标准来多收钱,中英文印刷体就意味着权威吗?中英文印在一起可
7 Q8 O8 ^9 ]* {& ?. B- }8 o {8 y! T8 p0 ~, a% ~: z
以有多少专利?也会浪费多少墨汁?其他高校的信封自觉印刷为中英文对照样式,以便国外人士认识本2 J3 f* Z6 w2 u# [
* f X# x: ~& [3 r- @+ T4 }
学校,这是自觉维护学校形象而不是依靠细节到信封一类物品来从中收益,便签纸打印也是如此,盖章' P4 u+ j. x* u7 H$ g
' q: ]( `6 \' B$ B' Q收费40元,不是因为章值这个价,而是因为你没有学校字样的白色便签纸,美名曰防伪。可以好好分析0 m1 J7 T! Q+ h% U
* ?1 Y9 u+ _: b) f# R# s4 O7 _$ b一下,用心在表面形式了还是用心在人文实质关怀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