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 \& b/ i* F1 u
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什么机器的设计,除了大概的框架外,其他的都是经过零件组装而成的。 如减速器箱体的设计也是属于零件设计的一部分,如果对模型有兴趣可以看下的相关设计,下面就跟大家简单的分享下关于装配图设计的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内容。 9 H |# u4 j8 i" B3 a
设计箱体结构,要保证箱体有足够的刚度、可靠的密封性和良好的工艺性。如果是剖分式箱体结构还要保证它的联接刚度。为保证刚度要求,应使轴承座有足够的壁厚,并在轴承座上加支承肋,箱体加肋的形式有两种,即外肋和内肋,内肋具有刚度大、外表光滑美观等优点,但内壁阻碍润滑油流动、工艺复杂;当轴承座伸到箱体内部时常加内肋。 ( c; O8 x: x! Y, b& _- d
为提高轴承座处的联接刚度,座孔两侧的联接螺栓的距离应尽量缩短,但又不能与端盖螺钉孔干涉。同时,轴承座附近还应做出凸台,凸台高度要保证安装时有足够的板手空间。另外箱盖和箱座的联接凸缘应取厚些,箱座底凸缘的宽度应超过箱体内壁。5 N @: V6 `: r3 I$ i
箱体结构应便于润滑和密封。为保证其密封性且便于传动件的润滑和散热,箱体剖分面处几何精度和粗糙度应有一定要求,重要的表面要刮研,箱座凸缘上表面需要铣出回油沟。箱体工艺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箱体制造质量、成本及检修维护,设计时应特别注意:应力求形状简单,壁厚均匀,过渡平缓,铸件表面沿拔模方向应有斜度。应尽可能减少机械加工面积,严格区分加工表面与非加工表面,还应考虑机械加工时走刀不要相互干涉。
U4 [2 z3 x/ D9 j7 {1 y4 w5 w 窥视孔用来检查传动件的啮合情况,齿侧间隙接触斑点及润滑情况等。箱体内的润滑油也由此孔注入,为减少油内的杂质注入箱内,可在窥视孔口处装一过滤网。窥视孔通常开在箱体顶部,且要能看到啮合位置。其大小视减速器的大小而定,但至少应能将手伸入箱内进行检查操作。为便于拆卸及搬运,应在箱盖上安装吊环螺钉或铸出吊耳,并在箱座上铸出吊钩。吊环螺钉为标准件,可按起重量选用。
& [( ~9 G' T7 B9 _' q' Q 当装配图设计的结束以后,应对装配图进行检查与修改,首先检查主要问题,然后检查细部。装配图中传动系统与课程设计任务书中传动方案布置是否完全一致。如齿轮位置,输入输出轴的位置等。图中的主要结构尺寸与设计计算的结果是否一致。轴上零件沿轴向及周向能否定位,能否顺利装配、拆卸。附件的结构、安装位置是否合理。绘图规范方面,视图选择是否恰当,投影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标准。
/ [; R4 p, A: S5 _# H( r 装配图绘制完成后,应在装配图的适当位置写出减速器的技术特性,包括输入功率和转速、传动效率、总传动比和各级传动比等。装配前所有零件要用煤油或汽油清洗,箱体内不允许有任何杂物存在,箱体内壁涂防侵蚀涂料。在安装、调整滚动轴承时必须留有一定的游隙或间隙。游隙或间隙的大小应在技术要求中注明。剖分面、各接触面及密封处均不许漏油。剖分面允许涂以密封油漆或水玻璃,不允许使用任何填料。
5 \2 j) `) D7 ~, k9 E8 h! D 零件编号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标准件和非标准件混在一起编排,另一种是将非标准件编号填入明细栏中,而标准件直接在图上标注规格、数量和图标号或另外列专门表格。号指引线尽可能均匀分布且不要彼此相交,指引线通过有剖面线的区域时,要尽量不与剖面线平行,必要时可画成折线,但只允许弯折一次,对于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可采用公共指引线。标注序号的横线要沿水平或垂直方向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次序排列整齐。, }1 \4 d+ ~: p$ a8 ?& d
零件工作图是制造检验零件和制订工艺规程的基本技术文件,零件工作图应包括制造和检验零件时所需的全部内容,即零件的图形、尺寸及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材料、热处理及其它技术要求、标题栏等。一般只需一个视图,有键槽或孔的位置,应增加必要的剖面图,对不易表达清楚的部位如中心孔、退刀槽应绘制局部放大视图。- z( L5 A- E1 G# B t. e- e
箱体零件工作图的设计要点:可按箱体工作位置布置主视图,辅以左视图、俯视图及若干局部视图,表达箱体的内外结构形状。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力求一致,如箱座、箱盖高度方向的尺寸以剖分面为基准,长度方向尺寸以轴孔中心线为基准。对影响机器工作性能及零部件装配性能的尺寸应直接标出,如轴孔中心距、嵌入式端盖其箱体沟槽外侧两端面间的尺寸等。# n% x) w$ t& |6 `' R
总的来说,零件的装配图设计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实不管怎样来说就是要从大局着想,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零件间的衔接问题,如果有需要可以参照下中南非标设备3dsource.cn/manufacturing/non-standard1.html里面的一些零件模型,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关注更多这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各位有所帮助。
7 M( P L0 Q( H& m9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