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8号开始第一期的培训,27号以三个小时的考试结束,放假了,在宿舍休息了一天,陪同事瞎游了一天的广州,30号和同学唱k玩到凌晨34点,1号睡了几个小时,又陪高中同学吹水一个晚上,一会还有同学过来玩,中间许多的想法因为累和懒惰没有总结,也没有思考,Idle 的状态的确让人无所适从,难受,可惜的是以前写日记的习惯好像没有了,无聊的紧,不知道干点什么,就随便打打字,放在后院。4 u, G ?4 [7 k1 U* r0 f
( G, q x- _& m- W2 E
一 关于培训,关于同事,关于DTT; \; h1 c/ ~4 Y! F# U3 q
听说今年公司花了大笔经费培训我们这些小朋友,直接投资1000多万,如果在包括7月到9月考试前的费用,费用更是恐怖,所以,我们很多人虽然埋怨公司太早开始培训,但是还是感觉到了公司对我们的重视,比起其他三家,我们的确幸福的多了。
" O8 M, }* \8 J& `- [% Y1 T$ l 培训地点也可以由我们在全国八个office选择,我就近选了广州office,在万菱广场十搂多功能会议室,天天早上7点起来,坐地铁,然后4:30下课,回到学校大概5:30左右,交通还算好(可惜第二期时地铁四线停了,看来的想办法了),上课的人有四五十个,大部分是广州、深圳office的,也有北京office的,大家来自各个地方,学校大都是南方的,本科、研究生都有,还有不少海归,专业乱七八糟的,基础也各不相同,有的什么都没学过,有的CPA已经全过了,还有已经通过了ACCA的,也有在国外本科学过精算的研究生,一句话,乱的头晕,压力大得很。
& S. K. q6 u- t& l 公司请了一个华工,一个中大得教授(猜的)给我们上课,八天,会计基础,中级会计和一部分高级会计的知识,把我们这些没有基础的同事压得喘不过气来,感叹高薪不好拿(还没开始工作就先感受到压力了,),不过虽然我没有掌握到什么精髓,但是觉得还是受得了,反正还死不了,最后考试还可以勉强会做(虽然后来同事说那些题目简单得CPA都不屑于出的)。
! e" K( b3 r3 R% Z7 Z! ` 得出的感觉是,如果以后还有师弟师妹想进四大,还是要考虑清楚自己能不能受得了这种压力,再者,虽然不知道其他三家怎样,DTT还是挺好的,至少在培训方面,有专门的学习研究部门,hr的同事也都非常非常的nice。, u& N& B {8 V5 I! N0 m; L8 {
至于一起培训的同事,各有各的特点,(相处不是很深,只是很几个比较熟),说说几个片面的看法,千万不可当真:' H1 H3 f, @( y7 P; B0 _7 Q
1)这里牛人多得很,一部分是海归的(不得不说的是chris,南非回来的,学过精算专业,后来研究生时转向了金融投资分析方向,他们的所有考试都采用淘汰制,全班百分比之前的通过,之后的没学分,所以他今年毕业时还有不少早他几年进大学还在读);一部分研究生的导师都是全国范围内顶尖的财务专家,听说新会计准则都是他们导师制定的;其他的人也很强,(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压力之大此能用言语形容。
9 f/ K' `" B8 }# [$ R2 g. v 2)这里的人也很平常,大家都很nice,很多地方都和大家一样,一样的玩,一样的生活,一样的平凡,一样有纯真和幼稚的想法,并不是外人眼里的外星人,所以,如果你想申请进来DTT,尽管尝试吧,这里与其他公司一样,一样的普通,说不定你就是最适合这个地方的人,学习成绩、竞赛经历、科研论文、名企实习、社团学生会活动不是衡量牛人的唯一标准。: f' x1 N/ o. z& E
3)这里的人各有各的优点,都不能用外在来判断。衣着、外表、语言、学校、学历,形色各异,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不会理会太多的外在,忽略别人的缺点而看到别人长处,身上肯定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所以,做人一定要学会看别人的优点而不是缺点。有时,简简单单的直率、诚实、认真、宽容等都可以使你“牛”起来。
$ v) v4 G1 t# N0 z/ M; d1 F$ {; i 4)跟其他专业比起来,财会专业的人数还是会占高比例,另外,名校的人数也会比普通院校多,拿奖学金的也会比挂科的人多,但是,口才非常好,很能吹的人就不见得比实干得人多(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口才就代表着实力,还有时间准备时不是迫不得已时千万不要把学习的时间放在普通的兼职,无谓的无实际意义的交际上,当然,不包括少量的兼职尝试和日常的交流)。
: J; d6 |4 S9 s6 k' g7 e 5)这里的人英语都行,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过了六级或各种各样的证书,为六级而学英语似乎不是大家所赞同的。
4 w) z1 N% ~! _) @( @; W" Q C
* M8 [2 X7 n5 |: D/ c: H 二、关于招工,关于实习" c6 z J/ E% q
培训期间的接触,天天一起吃饭,聊天,加上29号那天的和同事瞎逛时的聊天,和这几天的无聊,多多少少有点感觉,触发了很多很多想法,所以,还是忙的时候好,至少不用思考自己怎么了。
7 S, T) X/ d$ U: p. y; i 跟几个同事接触深了,发现了部分同事的小小的共同点,那就是大家身后都有种种的故事,有着许多的失败不为人所知,可以说,我们取得成功的次数远远小于我们失败的次数,但是,这些经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虽然现在进了DTT不算什么很了不起的事,但是对我们自己而言也算是对大学生涯的一个概括或是证明,这个证明蕴涵了太多太多东西,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去想清楚。在另一个同事的空间里看到她的故事和感触,发现我们在别人面前微笑得太多以致别人只知道我们的微笑,可惜别人都不知道很多时候我们的微笑是痛苦的微笑。
" t9 K0 i* }- H; [ 我不是想别人理解我们微笑背后的一切,只想大家明白我得到的东西并不是你们想象的那么容易,虽然我们都很普通,但是我们的确付出了很多,在外在的光环下我们也有我们的故事,我们并没有别人看来那么厉害,我们也有失败的时候,一样的有痛苦,一样的需要理解和帮助的。
; M" k4 m2 W+ V3 r1 B( b 我还没有正式的入职,也许还没有资格说这么多次“我们”,但通过我所接触的同事,我相信我们都是一样的。我说这个不为什么,只想说出我此刻的想法,其实,我们也很辛苦。(偶尔碰见的客套不算什么,但是客套多了,心里得滋味可不是那么好受得)。
$ u% O; z- K' B7 Z4 ^$ q: ` 最最重要的是,我之所以说这些,是希望那些没找到工作的同学明白,我在找到工作之前也失败过很多很多次才拿到了offer(虽然有些人看不上DTT),所以,你们现在没找到工作也不要灰心,关键在于你们要坚持,就算是你比我强,如果运气不够好,加上现在的机会这么少,两三个月“做狗一样的生活”是正常的,别把offer 看得如此容易,也不要以为我们找到工作的就是一击就中。说实在的找份工作不难,但要自己喜欢,待遇又好的好工作就需要你去坚持、去拼,如果你想有更好的平台,你没有选择,唯有继续拼。如果你真想放弃,你先问问自己,你做狗一样得生活过得多久了?有两个月了吗 ?你对自己有多了解 ?你对自己得目标有多明确?每次失败后你反思了多久?笔试过的知识你回来后去图书馆查清楚了吗?面试时犯过的错误你重复了多少次?你的英文自我简介在平时大声读过多少次?你有没有叫同学帮你分析过失败的原因?你有没有和同学交流过经验?' K: x$ K4 P; e0 ]# A
另外,对于那些找到工作但又不是很满意的同学,如果你不是非常满意自己的工作,你又花了多少的时间继续拼搏?拼搏的心态又有多坚决?给了自己多少放弃的借口?如果你还想向上,你没有借口不拒绝“做狗一样的生活”?
1 e! c& \3 p7 L, _ @ 对于那些还没毕业的师弟师妹,我觉得你们应该明白的是我们现在的一切来得没你们想象中那么容易当然,有些同学不用干什么就能轻易的拿到很好的offer,但那毕竟是少数),虽然我不敢说我大学四年没浪费过一分一秒,但是我的确做了很多很多.也许是我没有发现你们背后的努力,但是我真的觉得现在的现在的师弟师妹缺乏很多很多东西,不知道是谁告诉你们所谓的“大学生要追求综合能力基本上就等于兼职、社团、学生会第一,学习最后”的理论,也不知道你们凭什么说某某课程毫无用处(记得法律基础的老师说过:千万不要用你无知的眼光看待任何一个学科),某某老师的课多么的乏味(你可能认为这里是在幼儿园吧?或者是选美,要你挑老师的缺点?),选修课就是为了学分(虽然大一时师兄告诉过我这句话,并且肯定我以后一定会赞同,可惜我至今仍不认可),更想不懂为什么你们相信什么没挂过科的学生不是好学生的论断,挂科时还一脸的不以为然和自以为是(总以为是老师水平有问题或者自己太忙了没看而已),更不可思议你们怎么能够用一两个星期就学会一门学科 ?。。。。。。
V- i! O% B) @8 ^ 说实在的,现在的师弟师妹中有不少很优秀的人,值得我去学习,但是还有很多很多的人似呼缺乏很多很多,如果真的和别人竞争,你们的胜算有多大呢?(引用一个同事文章里的感叹:德勤招的人好牛啊,今年审计部50%是海归,税务部80%的概率,我们这些可怜的土鳖派,还要面对这么多研究生的压力,怎么能让我们不变态。。。。。。)在竞争的时候,你们有什么资本?简单的以学习成绩来说,专业课程是你的责任,你不喜欢也要有个交代,选修课给你机会学习你喜欢的,你又把它当作学分的载体,广工的名字本来不响,再除去你的成绩,你已经缺乏了进好企业的基本条件,谈何与别人同台竞技?说到这些,我想起一个同事写的文章,写的比我好的多,引用她的原话(针对四大的):记住,大学成绩和六级是门槛,大学的奖学金和实习经历是辅助加分,BEC和ITELS是优势性加分,注会是绝对性加分.英语口语是你的必备,你要是没有这个,一样的会“四大皆空”。1 a, \" w& j- Y& ]6 `2 @: d7 i1 N
另外说到常说的社会实践,我觉得现在的师弟师妹都有点迷茫,我觉得的误区有以下几个:
* }8 S: p n8 E% T2 }6 [ 1)以为实践第一,占用了学习的时间,其实,一般的实践、实习机会不值得大家用自己的学习时间去争取,派单、家教、代理等东西试过一下就算了,根本不值得花费学习时间,尤其在大学城里,大家还是老老实实地呆在学校认真认真地学习吧,把课本学透,学点课外的专业相关的东西,另外学习一下如何为人处事,多去图书馆(现在大家觉得没事做,无聊,那一定是你没有利用好图书馆!),看看思想素养方面的书,不一定为了入党,提高一下自己的思想素质和责任感。至于兼职,最多在十一或五一做做,其它时间就免了吧,完全不值得投资(对比于去图书馆看书,当然,毫无自控能力而在堕落者除外!)!真正的实践实践是每年的寒暑假(要在期末考试期间上网申请,所以学期前半段时间就要学好习,考试就不是难题)!# X7 F- N- G# l2 h0 Z2 r
2)不够重视理论学习,总觉得课本知识没多大用处。现在的人动不动就比尔.盖茨,或者某某农民企业家之类的,但是,这样出身的而成功者毕竟占了尝试者中的很少很少的比例,看看现在的社会,知识阶层还是占了中层阶级的绝大多数人(当然,如果你跟我说当官的灰色收入、犯法违法的巨富我也无语),在看看现在中国的大多农民家企业的特点,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垮,至今还没创造出几个世界名牌来,这个话题太大了,不好说下去。如果你认为你是比尔二代,或者是这个世界绝顶聪明的人的话,你就试试吧!1 k# w0 a, f: S
3)实践的定位不够高,以为派派传单,做做代理就是实习,虽然说人各有志,但我觉得作为一个大学生,一个广工的学生,这个定位就太低了吧,虽然要从低坐起,但是这种工作最多只能做一次!看看我同事给她师弟师妹的建议:--请你们加权没到80的同学们,这个学期的分数很重要,你一定拼死都要达到这个分数,否则,你连四大的门长什么样你都不知道。如果你的学习稍微有点差,请你们多参加学校的学术活动。还有,大三的同学们,请你们不要盲目找实习,实习第一选择是四大和500强的外企,记得去网申他们的实习;第二选择是银行,外资的最好;第三选择是去会计师事物所,南昌很多所都会来财大招人,千万要多关注一下。如果这些实习你都拿不到,那请你放弃实习,以必胜的信心花2个月过一门注会吧。--当然,不同专业有不同的情况,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决不能把实习定位得太低了,至少也得是比较像样得公司。不过,诚然,现在很难找到实习机会,但那只能在职位部门方面退步,公司素质实在太低的就不要去了!留在家自控好好学习或出去旅游增长见识吧。至于如何找,靠的是师兄师姐、亲友或是网上的信息(好的公司都网上都有联系方式,尽管去敲门)等,就算找不到,你也要花时间去找!至于凭什么,没专业知识(大一大二)就凭你的自信、对自己的了解、执着、对责任的态度、学习能力等基本的素质;有专业知识者,除了以上的能力,再加上你在图书馆浸泡形成的博学和见解以及努力争取到学习成绩(一般公司是简单的相关而已,并不会叫你做很专业的东西);
3 H' V! e% y/ N4 h, H, P" b; H/ r 本来是写日记(以前都写在本子上)的,想想还是放到后院算了,经常逛后院,还没写过什么。/ y- N1 @, n* Z6 S# J& q0 X
1 U* Z1 R: Z% [. l& ~* T' Z
中午写了一些同学就过来了,玩了一个晚上,回到宿舍再写了下半部分,思路变了,变得不是很连贯,文笔也因放下太久而乏味了,语法不行,还有不少错字,后悔当年没学好语文。- F q$ _* y/ [4 L h
本来想写多点的,可惜晚了,要休息,明天休息,要看看书了,以后有机会再把其他的东西写写吧。 J0 q* P A4 i- O+ b6 `
' A0 C' m) x$ Z5 F1 o2 H, ~
[ 本帖最后由 fengpig 于 2007-5-3 20:4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