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毕业在即,暑期将至,求职心切的大学毕业生和急于找暑期工的学生成为一些非法职介行骗的主要对象。针对近期职介投诉上升的情况,如何识破“黑职介”行骗的新招数?记者就此采访了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有关专家。 7 ^4 E1 O- V+ n& t8 `# \
- X2 Q& O0 f# W 遭遇 光有营业执照也不保险
' z: R! X( t% B& _0 B/ n
% H- q, B, ]% w' [$ U5 } 提醒 证照齐全方为合法职介
. h' p; P' Y6 k6 }' X* c$ a1 J" _# a$ V7 s5 D2 q% ] _1 q
谢小姐投诉称,她到环市中路一家职介求职,对方要她先交“180元办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然后回家等安排工作,但等来等去都无下文,而她当时看到这家职介有工商营业执照才交钱的。
6 R5 K) \7 l: W6 Q
) ?2 h& D! R/ G7 K" ]0 b 专家指出,正规职介单位不仅要有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还要有劳动或人事部门核发的职业中介许可证,进门求职一定要先看“一照两证”。值得注意的是,中介许可证还必须年审合格。
3 }% M! C! j! M' [: e
) }9 @) g$ u5 k1 K! B 遭遇 “建档费”狮子大开口 + t7 [$ k: a e/ K1 s5 f4 w1 T( {" a
2 ~5 A, M( z& N @% T _) c9 R z 提醒 新规定推出综合套餐 5 B4 i8 L3 z F( d; X% e; @
. @. l& \5 M! d1 X7 F 有求职者投诉说,来到中介求职,对方要先收一大串费用才有机会“见工”。还有一些毕业生求职心切,只要能介绍成功,认为多交钱没所谓。 . F. [2 L8 q1 V! g" { F; G1 L8 Y
4 k. \ v0 i. q) v 专家指出,中介服务机构必须公开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也不能违背客户意愿进行捆绑式服务并收费。从5月1日起,广州市劳动力中介服务实行新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一项重大的变化是增加了“求职综合服务费”项目,该服务可为求职者提供登记建档、招聘信息查询、发布个人求职信息、推荐就业(至少一次)等“一条龙”服务。其中A类套餐收费标准为每人20元/月;B类套餐收费标准为每人50元/月,下岗人员及应届高校毕业生减半收费。两类套餐的区别在于是否安排求职者参加招聘会。采取这一方式时,不得另收择业成功介绍费。合理利用这一方式,有利于减少受骗风险。
( T) h+ I5 Z/ W& k c0 Z
+ p( z" k: B; ~" M$ q2 _ 遭遇 网上求职落陷阱 $ s- W7 @( a2 T. }# U9 I) a- \% }% V
# T4 j5 ^- M! @4 r9 l3 G 提醒 面试要懂得自保 D3 T" b+ I6 Z$ {0 ^7 e* i
% a! b4 A* T3 ?7 H# H 大学毕业生小蔡投诉说,他两天前在网上留下求职信息,马上就有电话叫他“面试”。面试时对方不是说要招什么人,而是问小蔡想找什么工作,小蔡刚说出“网页设计”,对方马上说有,前提是他要先交300元的“建档费”,这引起了小蔡的警觉。 % `2 U4 o3 j% O& d
6 Q' p# C1 ]+ R. B8 p4 F I7 B" `
有关专家说,这是近期常见的行骗手法———非法职介从网上获得求职者的电话,就以“面试”为借口设下陷阱。求职者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最简单的判别标准是:按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押金、服装费、建档费等名义向求职者收钱。
' ]; ~ m4 j; f( E ^! ^$ O' v: `% V8 A
遭遇 找到“工作”也有陷阱 % Y+ K7 [/ E- l2 T4 O1 r! Y& X
5 s& X) A8 p- m! [3 r 提醒 “连环套”要特别警惕
! I }- t) d+ {* a2 s0 _& H% o9 O9 N( A3 Z. ^! L+ t
某大学的李同学找到了一份暑期工:他通过职介介绍被招聘为某贸易公司的“销售经理”,交了一笔押金,拿到了一批要推销的保健品,却发现该产品比市面上同类产品贵得多,根本卖不出去。回去要退押金,人家根本不认账。 3 f% t1 }. _( c/ e& V: L' x% H
& A4 A1 J5 o" [( _: I. X 对此,有关专家提醒,这是职介与一些体检医院合伙利用时间差骗取“体检费”之外,另一种常见的求职欺诈“连环套”,也属于巧立名目收取金钱,对这种“连环套”要特别警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