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37|回复: 1

[转]屈原新传之砸舟记

[复制链接]
J
发表于 2006-6-10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06-09 12:09:39 来源: 网易原创 作者:小腾哥

        屈原昨晚跟屈氏宗祠理事会会长炎黄伯喝了一晚的闷酒,醉得一塌糊涂。

  今早,屈原醒来时,已经是太阳晒屁股了。睁开眼睛的屈原,突然大喊一声,不好!然后,飞一般快地起床,顾不上洗脸涮牙,就匆匆忙忙地冲去屈氏宗祠。屈原记起,今早八点钟,屈氏宗祠理事会召开会议,商议传了好几代人也曾经带给屈氏祠堂无数荣耀的龙舟的去留问题。

  还好,屈原还赶得及时,刚好踏正八点,会议正开始。屈原重重地舒了一口气,心轻轻地松了一下。

  理事会会长炎黄伯首先发言,说,据可靠消息,近一二天内,官家就要进村砸龙舟,大家说说,怎么办?

  说句心底话,所有的屈氏子弟,都不想将龙舟砸毁。那可是记载着屈氏多代人的历史,记载着屈氏一族的荣耀,且维系着各地各房屈氏子弟浓浓的血脉之情。官家区区的3000元,岂能倍偿到这条龙舟的种种珍贵价值。但是,官家之命却不好违。难道要公开造反吗?这可是万万做不得的事。屈氏子弟,从来都是听从祖宗遗命,爱国爱社会爱村爱家爱人们群众,从不做任何有损道德伦理和法律、法规等事。

  大家左右为难,沉默无语。现场气氛有点紧张,有点压抑。

  炎黄伯的目光突然落在屈原的身上。一瞬间,目光尽亮。炎黄伯觉得,屈原是城市里的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读书多,见识广,谋略高,关系杂,或者能想到解决的办法。炎黄伯顿时大喜,仿佛溺水者临时临急抓住一条救命的稻草一样。炎黄伯充满希望地对着屈原说,屈原大兄弟,你说说吧!

  可是,平时注意多,说话滔滔不绝的屈原,这一回,竟然低下头号,半天都不吭声。官家之命,不好违!昨晚,屈原苦于无对策,才喝了一晚的闷酒,才喝得一塌糊涂。

  大家见到屈原摇头苦笑,一声不吭,都失望得长声叹息。

  长长短短,轻轻重重的叹息声过后,屈氏宗祠便陷入一种可怕的沉默中。

  有人抽烟,有人喝茶,有人呆坐,有人闭目,气氛异常伤感、忧愁。

  负责看护祠堂的子孙叔首先打破沉默,说,昨天,俺抽闲去了一趟墟集,恰好碰上邻村的一个老朋友。那个老朋友,大家都认识的,是传统老大爷。传统老大爷跟俺说,前天官家冲进他的村子,砸碎了龙舟。最气人的是,由于龙舟有些残旧,官家赔偿仅1000元。传统老大爷当然心痛,却是无可奈何。邻村的村民唯有小心地保存着那堆破木板,以作纪念。传统老大爷最后跟俺说,想想这事,就心痛得吃不好睡不安。唉!作孽啊!

  炎黄伯接道,所以,俺们的龙舟,绝不能这样轻易地砸毁了。只要能避过此劫,倒赔上3000元又何妨。

  最年轻的一辈文化小侄孙说道,若能保住龙舟,别说赔3000元,就是30000元又何妨?多少钱,都买不到俺们这条龙舟。

  这个时候,屈原说话了。屈原说,可官家不乐意这样做。官家要的是风平浪静,要的是一劳永逸。这龙舟——大家不要怪俺多嘴,不要怪俺话坏——龙舟砸定了。官家根本不可能格外开恩,否则,之前被砸的龙舟怎么办?那些民众会服气吗?官家本来就胆小怕事,像这种自砸脚板而引起社会不稳定的事,肯定不会干。所以,大家别指望能逃此一劫了。俺建议,大家也省口气吧!这龙舟,砸定了!

  众人的脸,忍不住流露出悲伤。屈原的话,正是大家的心底话。

  炎黄伯不死心,看着屈原说,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屈原苦涩地说,真的没有!

  炎黄伯又望着子孙叔说,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子孙叔皱着眉头说,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炎黄伯的目光转到文化小侄孙身上,他正想说话,文化小侄孙抢先说道,炎黄爷,别指望小侄孙了!俺也没办法啊!

  炎黄伯的目光仍然固执地扫向其他理事会委员。大家却保持着之前的沉默。

  炎黄伯顿时泪流满脸,猛地转过身来,向着列祖列宗的牌位跪下,痛泣道,屈氏的列祖列宗,请原谅子孙炎黄的不孝,龙舟毁在不屑子孙炎黄的手上。请列祖列宗宽恕不孝子孙炎黄吧!

  屈原哭了。

  子孙叔哭了。

  文化小侄哭了。

  所有人都哭了。

  公元二00六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上午十时二十八分四十三秒,在官家的见证下,屈氏理事会会长炎黄伯连同副会长屈原、委员兼祠堂看护人子孙叔、委员兼会计文化小侄孙及一众理事会委员,挥动铁锤、铁棍,痛哭着将传了三代人、曾经带给屈氏子弟无数荣耀的龙舟砸碎。官家扔下3000大元,满意而归。屈氏三千子弟,携老带幼,集体为砸碎的龙舟守了三天三夜的灵。然后,碎龙舟搬进祠堂,供奉在祖先灵位旁。
发表于 2006-6-10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想说明的东西是什么?

虽然,文章是打算考虑一个和我之前考虑得差不多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之前也看过人讨论过,
引用几句比较有表达力的话:
除其(指中国。引者注)发展主要是处于孤立状态外,中国的传统中有两个因素合中国在传统上和南亚、东南亚各国根本不同。这就是珍视历史和关心政治(把政治视为人类活动的基本内容之一)。
……
如果说新中国看来趋向于在一定程度上将共产主义因素和传统因素融为一体,那么,这种走向融合的倾向是中西两种模式和思想长期在极其混乱的状态下相互斗争的结果。到十九世纪末,显而易见,中国必须向欧洲人学习,以增强国力,抵抗其入侵。但是这种必要性所引起的羞辱感,却不亚于中国人历来对夷人所怀抱的巨大优越感。中国人因忧虑国家的前途,也因捉摸不定究竟能够或应当从历史上批判地继承些什么而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毛泽东出世了。

-----[美]斯图尔特·施拉姆 著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编辑组编译 《毛泽东》红旗出版社出版  1995年第2版


楼主所引的,应该就是想讨论这个关于文化、传统这些方面的问题。
想提倡的是开始一种新的,不再和以前的旧的东西一起的思想,极端点地推演这种思想,就是“全盘西化”,置传统文化于不顾。
只是,只是,这里的这个官家究竟是由谁来扮演的?
导致这里的官家所要让以前的被砸龙舟而无可奈何且心平气和地接受现实的那些人,又是谁?(即如果保住屈氏龙舟,必然会引发其它龙舟已经被砸人的不满,这些人是指谁?)传统吗?传统与文化、炎黄、子孙之类的是否为一体的?(有待考虑,我不清楚,没有看过相关的论述。)

官家,这个官家存在吗?
即使这个官家存在的话,这个官家所引领的潮流,是否为历史正道?
这两个问题都还是要再思考的。


可以预言的是,若能在这些问题上得出能够承受得起历史批判的结论的话,他的成就,在文化史上,在文明史上,在中国历史上,将不亚于毛泽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9-6 11: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