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79|回复: 3

[原创]我爱新疆*带你了解新疆民俗民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15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少数民族的马靴  

    新疆的各少数民族,几乎都有比较悠久的游牧生活的历史。为适应这种生活,他们逐渐养成了喜穿马靴的习俗。虽然人类生活在不断进步、发展,但这些民族依然保留着穿马靴的习惯。它已成为新疆许多少数民族人民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特需用品。在喜庆的节日里,欢快的舞会上,新婚日子里,他们仍喜足登油光锃亮的马靴,配上独特的民族服装,将这些民族剽悍英武的体魄和豪爽开朗的性格表现得更加突出。



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  

     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是为纪念丝绸之路开通2100年而举办的。丝绸之路在中国 境内长达5000多km,仅在新疆境内就有2000km 长,南、中、北三线横贯新疆全境。吐鲁番位于 丝路中道要冲,是名闻遐迩的历史重镇,自西汉以来,长期是我国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吐鲁番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吐鲁番。1990年3月,西北五省区第二次对外宣传会议确定:自1990年,每年8月,在吐鲁番市举办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现已成功举办过八届. 吐鲁番葡萄节集旅游、经贸、文化为一体,以“团结、友好、合作、发展,为主题,根本宗旨是弘扬 丝绸之路的开拓精神,广交国内外工商经贸、文化旅游等各界朋友,扩大对外 交流,进一步宣传新疆、宣传吐鲁番,提高吐鲁番的知名度,促进中国西部经济的发展。
    每一届都有创新和发展。在首届葡萄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全方位开放,向西倾斜,外引内联,东联西出”的原则,并将节期和乌洽会接轨, 每年在乌洽会前夕举行。其宗旨始终突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经贸成交额年增多。吐鲁番市地 处丝路要冲,交通便利,地理环环境特殊,其气候夏季酷热,素有“火洲”之称。 吐鲁番地区以盛产葡萄瓜果享誉中外,历史文物古迹珍品繁多,对中外游客有较 强的吸引力。每年的葡萄节都吸引了大量中外宾客前来旅游观光和进行经贸洽谈, 已形成了一定社会影响力,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新疆风情——巴扎  

    新疆因地处丝绸之路这条中西贸易通道的中段,各族人民特 别是维吾尔人具有重商、崇商、经商的传统。新疆各地的巴扎,就是 他们长期从事商贸活动的场所。 “巴扎”,系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它遍布新疆城乡。 在南疆维吾尔人聚居地区,差不多每个乡镇、交通路口,都有巴扎。
    这里平时有若干店铺,供售日杂百货。一到巴扎天(每星期一次,多 在星期五或星期日;相邻的几个巴扎,可将时间错开),方圆几十里 的群众纷纷前来“赶巴扎”。小商小贩们也抓住时机,在巴扎上占位 设摊,扬声叫卖。一些农民也把自家生产的少量瓜果、蛋禽、羊只、 手工制品之类拿到巴扎上兜售。卖小吃、冰水、酸奶的也穿插其间, 一时人如潮涌,热闹非凡。假如这时有一两辆汽车慢慢地通过巴扎 大道,那车鸣、驴叫、人喊,交织而成的高八度,简直就是一首”巴扎 交响乐”。

    经济建设的发展,给古老的巴扎注入了新活力。今日的巴扎已 作为繁荣城乡商业活动的重要手段,不断地充实、更新。巴扎,既是 当地农牧副业产品的集散地,是外地外省商品乃至进口商品的销 售市场,又是当地的文化中心、交通中心、新闻信息中心以及展示 当地民俗风俗、特产风味的广场。因此,近年来,到新疆旅游的中外 客人多爱到巴扎逛游、购物,体会西域巴扎的风情。


   
  

待客礼  


  维吾尔族是一个十分热情而又好客的民族,每当客人来他们家里作客时,都会受到热情的款待。

  客人来到后,主人在门口热情迎接,热情让座和互相问候。 款待客人的第一个程序是请客人喝茶。在喝茶时,要端出馕、方块糖、冰糖、葡萄干、杏干、瓜果及自己制作的各种小点心和饼干。

  待客的茶是新烧的,有条件的还用大碗奶茶招待,他们还喜欢把馕掰碎放在碗里,让客人吃好喝好。

  喝过茶后,还要做饭招待。用什么样的饭来招待客人,是根据不同的客人来定。如果远道而来的客人,常做"玉古勒"(银丝擀面)来招待,这饭有面有汤,吃了利于解除疲劳;如果是自己的朋友来做客,常常根据朋友们的口味来做各种饭食招待。除此之外,常作包子抓饭、油炸包子、拉条子或炒菜来招待。一般招待客人很少用一种饭菜,而是三、四种以上,让客人既吃到干的,也能吃得稀的,品尝到各种风味,让客人满意。

  吃过饭后,进行最后一道程序,那就是用烧茶或用水果。真是服务周到,显示出维吾尔族人热情好客的性格。



驱鬼避邪  

     在维吾尔民间,当老人或就要被病魔夺去生命的病人处在弥留之际时,其亲属就请来一位阿訇到家里念经驱鬼避邪,同时,由阿訇用小木勺往弥留者的嘴唇上不断滴着“符水”。弥留者如果是福寿双全的老人,其儿孙还要把家里擀面时用的布单“苏铺位”拿到老人身旁展开,把老人的手掌按在上面,在上面留下他的掌印。这些民俗事象,都是以人们关于灵魂不灭、赏善罚恶、天堂地狱等信仰为背景的。维吾尔人认为,人处在弥留之际时如果没有阿訇在身边念诵驱返鬼经,不往嘴里滴符水,亚魔“邪伊坦”就会乘机而来,以其父母亲的形象出现在生命垂危者的眼前,引诱其魂灵骗入火狱中,这对死者是一个极大的不幸。在有些地区,当人暴病猝死,没有来得及往嘴里滴符水时,人们不定期会议论:“此人去的不干净,可能被拒之天堂大门之外”等等。人们认为,把寿星的掌印留在“苏铺拉”上面,就可以把福大寿长的“特性”留住,遗传给后代子孙。
     当弥留者气绝身亡时,阿訇立刻用早已准备好的白布将死者的下巴托起绑住,以防其下腭脱节闭不住嘴,将来把裹尸布“咬住”。同时,也将死者的两只脚的大拇指拴在一起,以防一条腿压在中一条腿上“交叉”起来。人们认为,如果死者“咬住”了裹尸布,或者他的腿“交叉”起来没有发现就埋进了坟墓,那么灾祸将牵连他在阳世的亲属。人们出于这种提防心理,在洗尸时把那些绳结打开,洗完之后,尽管尸体早已僵硬,但还要照样绑好拴住。在有些地区把尸体放入墓穴之后,还要查看一下死者的嘴巴是否咬住了裹尸布,并在其两脚之间立一块土坯,以防两腿交叉。
 楼主| 发表于 2004-3-15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丧歌哭唱  


  按照古老的传统,丧家报丧之后先将圈棚里的母畜和幼畜分开,分别关在两处,使它们大的叫、小的嚎,喊声不断。同时,死者至亲按辈分和一定次序在门前分男女排成两队,每人手执一根一米来长的木棍作为“丧杖”。仰候前来吊丧的乡亲。在妇女队伍中必有一位是“丧歌”哭唱者,哭唱者一见远处有吊丧者前来便放声哭唱,其余人尤其是女眷也放声应和恸哭,同时用手中的“丧杖”使劲捣地,那情景真是让人感到悲痛欲绝。来吊丧者忍住哭泣,一边安慰丧眷,一边从怀里掏出一顶黑帽或一块儿白纱巾或一条1.5米左右长的白布,交给丧家中的长者,或直接给他们戴在头上或扎在腰上。这些东西都是丧家必需的服孝标志。然后,吊丧者依次站在队尾,使男女两队随着人数的增加由门口向远处伸延。亡者至亲男女都要以白布扎腰,戴黑色厚重的帽,身穿过膝的长袷袢。女的还要披白纱头巾,穿白布长衫,长衫上套黑色短袄。这是维吾尔民间丧家至亲的装束。民间的哭唱丧歌是很有特点的一种民俗事象。所谓丧歌,是指这种场合由死者亲眷以固定的曲调哀诉死者生前对自己的种种恩惠,咏叹对死者的无限惋惜,以及自己因此而将面临的人生艰辛为内容的歌,曲调忧伤而悲凄。丧歌的歌词,因家眷个人与丧者的关头不同而有区别。 在维吾尔民间每一个社区都有专门哭唱丧歌的妇女,她们不但善于言辞,擅长哭唱,而且谙熟有关丧葬的仪礼,谁家有了丧事,她们便闻讯赶来协助料理,并领唱丧歌。丧歌的曲调虽然固定,但因人而表达不同内容的不同词句、不同声音以及不同的哭腔交汇成一片哭声,加上母畜与幼畜此起彼伏、千腔百调的嚎叫,给人的强烈印象和感受是“悲声惊天、哀痛动地!现在,丧家省略了丧事仪式中的许多内容,但专人哭唱丧歌的风俗在大部分地区还依然流行。


祭奠活动  

     维吾尔民间在死者去世当日、3日、7日、20日、40日和周年时要进行祭奠活动,维吾尔语称作“乃孜尔”。其形式是宴请乡亲做“杜瓦”即祈祷,请阿訇诵经等。在所有的闰祭活动中,周年祭最为隆重。祭奠中的饭食就是用大块的牛羊肉做成的抓饭。饭前饭后,都要做“杜瓦”即祈祷诵经,并向亡者的家属表示慰问。在城市里,除抓饭外还有其它食品,如糖、干果、糕点等摆事实在桌子或餐桌上。祭奠活动中不饮酒、不高声谈笑,在室内也不播放音乐,整个场面从始至终都是肃穆的。凡来参加乃孜尔的来客都带礼物,按传统惯例,有三个以上的大白面馕、砖茶、方块儿糖、白布等。如果那一天被邀请人有病或因急事不能来,事后也得准备一包礼物,走这个礼补这个情。年祭之后,一般不再举行乃孜尔了。


    栽白杨枝  


  在维吾尔丧葬习俗中,还有一个在堆起的坟丘上立刻栽一根有胳膊粗的白杨树枝的习惯。在来坟头为亡人祈祷和致祝词时,还提来一“巧贡”(一种铜制盛水用具,主要用来烧水)哐一葫芦水浇在“树”根上,希望它生根成活。事实上树枝成活抽叶、长大成树的极为罕见。人们把这种行为不叫载树,而称“栽哈达”。“哈达”在维吾尔语里特指栽在坟丘上的长木杆。在此以后的岁月里,每年还要不定期地栽一棵新树枝,这被称做“换哈达”。换哈达一般在传统节日的早晨,也就是节日礼拜之后,从清真寺直接去上坟扫墓之时。这也许是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理作用下形成的风谷吧!换哈达是周年祭奠之后,人们祭奠、悼念和缅怀已亡祖先的一个主要方式。人们把新枝紧挨着原来的枯枝栽下去。正因为是这样,在禾田、喀什等地的坟丘上都有一簇枯木,构成了荒凉、凄惨、悲哀的景观。许多枯木上还系挂着千万条经过风吹、雨打、日晒退色的布条,它们在戈壁上的劲风中不住地狂飞乱舞。有的枯木上悬挂着或用木刻或用布做的三角形“符”,还有牦牛尾巴、塞满麦草的羊皮筒等也在风中抖动着,更增加了悲凉而神秘的气氛。


赎罪仪式  

     维于尔民间在超渡亡灵的伊斯兰教仪式“纳玛孜“结束后,将尸体抬往墓地之前,还有一个把死者一生的“罪过”象征性地卖给活人的小小仪式,也可称做“赎罪”仪式。买死者罪过的人往往都是有智能障碍的残疾人、流落此地生活没有着落的异乡人、或当地好逸恶劳的懒汉。因为,按照民间流行的赏善惩恶,因果报应的观念,任何一个正常人是不愿意把别人的罪过接受过来自己背负着的。
     维于尔民间认为,把尸体放入墓穴填进7坎土镘土时,死人必然复活,回答“撇日希台”即天仙的审问。能否正确回答冥间的审讯事关重大。正确的回答是:我是安拉忠诚使者的臣民,是穆罕默德的信徒,我的信仰是《古兰经》,我的圣行是每日的五次礼拜等。要对答如流,证明自己是虔城的伊斯兰教信徒。根据这一信仰,在有些地区的葬俗中,当尸体就要放入墓穴时,人们把写有标准答案的纸放在死者的胸口,或将那张纸做成一面小纸旗,插在墓穴的西壁上。因为死者的脸是朝西侧着的,让他随时能看到答案。在有的地区,凡参加葬礼的人都要对着一个小土块儿念诵正确答案,在墓穴就要封口时,死者的长子或其近亲将土块儿收集起来倒进墓穴,认为这也有提醒和帮助死者正确回答问题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5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口头鉴定  

     在维吾尔民间的葬俗中,把死者埋入坟墓之前,有给死者的一生作一个口头“鉴定”的习俗,这是普遍流行的,但具体作法各地也略不同。在天山以南的和田、喀什等地,下葬仪式一结束,死者的长子或其他至亲便问主持阿訇:“我死去的父亲或某某是怎样一个人?”阿訇便含出一连串套语,中心意思就是证明死者是个虔诚的穆斯林。在有些地区则不是问阿訇而是问参加葬礼的众乡亲,“鉴定”的民主气氛相当浓,人们七嘴八舌,从各自的角度评价死者。有的说他(她)一生为人很正派善良,从不做恶事;有的说他(她)一辈子都很勤劳、廉洁,从不侵吞不义之财;有的则说他(她)是好穆斯林,从不耽误每日的五次礼拜,颂扬他(她)的功德和善行。对于个别印象“不好”的人也不过是评价不高而已,但评价的侧重点要在奉教的表现上。对死者“鉴定”之后,其儿子或其他男性至亲还要讨众人的“热阿孜”。“热阿孜”一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表示“满意”、“情愿”、“详解”等意。由死者的儿子或男性至亲当场问死者生前有无欠大家的债,这也是维吾尔葬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让死者安息。

    盐为圣物  

     崇拜大自然,是人类远古时期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纵观世界民族之林,有以自然现象如闪电、彩虹、雷鸣、狂风等为崇拜对象的;有以自然物如日月、山川、大地、石头等为崇拜对象的;也有以动、植物图腾为崇拜对象的,但像维吾尔人这样把生活必需品——食盐视为圣物而大加崇信的风俗,还是较为罕见少闻的。

   

乐出昆仑  


  据公元3世纪的《吕氏春秋》的《古乐篇》记载,很早很早以前,黄帝令他的大臣伶伦制定乐律,伶伦便到了大夏国西边的昆仑山下,在山北面的懈溪之谷砍了12根竹子,做成了12根管子。

  管子做成了,一吹便可以发出声音来,但那声音很不和谐。这时,飞来了一对凤凰,凤叫了6声,凰叫了6声,异常美妙动听。于是,伶伦便根据凤凰的鸣叫声制成了12根律管。

  伶伦回到中原后,按12根律管的音高铸了12口钟。从此,人们才有了创作乐曲和演奏音乐的规范和依据。黄竹一词也成了乐器的代名词。



纳吾鲁孜节

    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人信奉伊斯兰教前就有的;与哈萨克族纪年法有关的节日。在哈萨克族自古相传的十二生肖纪年法中,把农历正月春分那天(阳历三月二十二日前后)作为元旦。这一天昼夜相等,被看作为"交岁"的一天因而称作"纳吾鲁孜"。"纳吾鲁孜"为哈萨克语,有辞旧迎新之意。
  纳吾鲁孜节日的起源与旧历十二地支有着紧密的联系。十二地支即十二年,每年以动物命名。相传,在很久以前,许多动物聚集在一起,想知道即将到来的年份发好坏,并对新年开头都感兴趣。他们商议进行一次比赛,看谁先看到新的一年的到来。骆驼因个子高大,是最有希望先看到的了,其它动物还得翘首张望,这时老鼠偷偷地窜到骆驼的耳朵上,于是它比别的动物都先看到了新年的开头。骆驼一生气走了。从此以动物先看到的开头命名,老鼠排第一,其余牛、虎、兔、蜗牛、蛇、马、羊、猴、鸡、狗、猪等,按顺序排列。哈萨克族有句谚语:"骆驼只凭个儿大,十二属相里却没有它。\"
"纳吾鲁孜节"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为了欢度节日,家家户户在节前都清扫屋内外,修整棚圈,准备过节食品。节日的食品主要有用大米、小米、小麦、面粉、奶酪、盐、肉等做的粥状的"纳吾鲁孜饭",还有储存的冬肉,如马肥肠、马脖子,马肋条灌肠,马碎肉灌肠,马盆骨包肉等。

  节日这一天,人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地走家串村,互相拜年。拜年时,宾主互相拥抱,祝贺新年,一起吃"纳吾鲁孜饭",唱"纳吾鲁孜歌"。歌的曲调是固定的,歌词可即兴自编,内容多为祝愿乡亲们在新的一年里,老幼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吉祥话。

  哈萨克人在尊老敬老的美德。在过节的这一天,要把羊头奉献给老人,老人在接受羊头时,要口念祝词,祝愿家人平安,牲畜满圈,奶食丰盛。

  节日期间人们欢聚一起,还要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如弹唱,对唱,摔跤等,做绕口令、猜谜语,圆梦等游戏。孩子们则玩踢毽、放风筝、捉迷藏等。



   
  
吐鲁番的民歌  

   

   甜甜的歌儿迎贵客
           ——安静 刘海民

   坎儿井的流水清,葡萄园的歌儿多,
   吐鲁番的天气暖,比不上我心里热,
   葡萄一串歌一串,甜甜的歌儿迎贵客,
   欢迎远方的朋友们,葡萄架下坐一坐。
   说上几句热情的话,弹唱一曲迎宾的歌,
   再请亲爱的朋友们,看看我们的新生活。
   白葡萄比不上咱心里甜,我们大家多快乐。
   万丈云梯层层高,要把丰收献给祖国。

   留下朋友的情,带走那欢乐的歌,
   吐鲁番的大路连四海,友谊的双手紧相握,
   各族人民爱家乡,各族人民爱祖国。
   欢迎四海的朋友们,请到家乡来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3-15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肉孜节  

     开斋节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欢度的节日,也是我国回族人民的年节。时间伊斯教历的十月初。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在我国新疆地区,开斋节称肉孜节,“肉孜”是波斯语,意为“斋戒”;有的民族称开斋节为“尔德节”,“尔德”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节日”。

  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称为斋月。封斋的天数有时为二十九天,有时为三十天。斋日期间,穆斯林们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斋饭。日出之后的整个白天,无论怎样饥饿,不准吃一点东西、喝一口水,平时抽烟折人也要暂时戒烟,谓之封斋(或把斋)。此外,还要求穆斯林在斋月期间禁房事,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以示笃信真主安拉。小孩和老弱者可以不封斋,妇女在经期中也可以不封斋,但要节制饮食,绝不能在公开场所吃喝。有病、赶路的人可以不封斋,但日后要补斋,不能补的以交纳财物作为罚赎。到了晚上,当封斋将要结束时分,清真寺开斋的钟声当当响起,情况就与封斋时完全不同,人们可以饮食说笑,左邻右舍可以团聚一桌,甚至行路的陌生人感到饥饿时,随便走到素不相识的人家,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

  开斋节的庆祝活动,盛大隆重。早在开斋节到来之前,人们就粉刷房屋,打扫庭院,理发洗澡等。青年男女常常选择节日期间举行婚礼。


   
  “巴罗提”节  

    塔吉克族信仰伊斯兰教,许多民族节日皆与宗教有关,传统的“巴罗提”节即是其中之一。
    灯节“巴罗提”一般在伊斯兰历每年8的头两天举行。由于节日之夜家家都点一种特制灯烛,故称之为灯节。节日前夕,每家都要自做多支小灯烛和一支特大的灯烛。它是用一种高原上特有的“卡乌日”草草杆做芯,外面裹上棉花,扎成火把状,蘸上酥油或羊油制成。节日之夜,全家人围坐在炕上,中间摆放着一个供插灯烛用的沙盘。这时,家长按辈份和年龄高低呼叫每个人的名字,叫一个答应一个,并在应者面前插一支点燃的灯烛,以示吉祥,全家人的灯烛都点亮后,各自伸出双手在自己名下的灯烛上烤一下,再作祈祷,愿真主降福保佑平安。仪式结束,阖家大小在灯光下共享丰盛的佳肴。接着,便把家中扎好的那支最大的灯烛火把点燃后插到屋顶上,它被称为“天灯”。全家人要出来肃立屋前,仰望“天灯”,默默祈颂。与此同时,各家门前要点火堆驱邪。青少年们则在烛光下、火堆前欢歌跳舞,尽情戏耍,彻夜不眠。


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古尔邦节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也称“尔德.艾祖哈”。“尔德”的意思是节日,“古尔邦”和“艾祖哈”都含有“宰牲、献牲”之意。因此通常把这一节日的名称汉译为“宰牲节”,即宰牲献祭的节日。在我国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将其音译为“库尔班节”。古尔邦节的时间定在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过节前,家家户户都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忙着精制节日糕点。节日清晨,穆斯林要沐浴馨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新疆的维吾尔族在古尔邦节时,无论是城市或农村的广场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广场四周另有一番景象:色彩缤纷的伞棚、布棚、布账、夹板房内,铺设着各式各样的木桌、板车、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备有花式繁多的食品小吃。。在新疆的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节日期间还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比赛活动。

  解放后,为了照顾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度节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0年月12日颁布了《关于伊斯兰教的人民在其三大节日屠宰自己食用的牛羊应免征屠宰税并放宽检验标准的通令》,允许他们免税屠宰自己的牛羊。

  婚嫁  

     新疆兄弟民族都有自己的婚嫁习俗。 维吾尔族的婚嫁礼仪相当庄重,也颇多谐趣的场面。结婚的前 一天,男女双方各在自已家里庆祝,接受亲友的贺仪。这一天,男方 要给女家送去礼物,通常是一只活羊和一些清油、大米、茶叶、糖果 等物品。结婚这天,新郎打扮得漂漂亮亮,由亲友陪伴着到女家迎 亲。一路上不停地吹着唢呐,弹琴打鼓,兴高采烈地来到女家。进 门之后要举行迎娶仪式。
     这种礼仪由阿訇或者由德高望重的长者 主持。仪式开始,亲友来宾按性别分立两厢,中间的主持人面向新 郎、新娘询问他们是否愿意结为夫妻,待新娘新郎肯定回答后,主 持人便把两块沾上盐水的干馕分给他们。新郎新娘要当场吃掉,以 表示从此众结爱心,同甘共苦。随后,由善于即兴咏唱的亲友代表 女方家唱告别歌,勉励新娘做个好媳妇,新郎做个好丈夫。新娘告 别家长之后,便蒙上盖头(面纱),在迎亲队伍的簇拥下,和新郎一 起来到婆家。一路上又是吹吹打打,新郎还要不断地向祝贺的路人 施礼道谢。

     来到男家之后,要举行“揭盖头”仪式。亲友们围着新娘, 唱起喜歌。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新郎或者男方的一位客人将新娘的 盖头轻轻揭下。当大家看到新娘的羞容美貌,就报以一片喝彩和赞 叹之声。之后,主人摆上茶点,答谢在场的亲朋好友。餐后还要举 行“麦西来甫”歌舞游戏。从前,人们只跳民族舞,如今,交际舞、迪 斯科、民族歌舞一齐上,几乎是人人参加,尽欢而散。



    叼羊大赛  

     在西部广阔的草原上,居住着塔吉克·哈萨克,木可尔克孜等民族的牧民。牧民们长期在大草原上放牧,常常要和恶劣的天气、凶猛的禽兽作顽强地搏斗,保护自己的牛羊群。有时候,遇上暴风雨或者野兽来袭,羊群经常容易失散。这时,他们纵马赶来,一边应付紧急情况,一边把百十斤重的羊,俯身提上马背,驮回大队的羊群。久而久之,这种别具一格的叼羊技艺在生产发展中演变为精彩绝伦的叼羊大赛。

     叼羊大赛活动一般在秋天举行。那时,羊肥马壮,人们欢庆丰收。叼羊比赛前,把宰杀的山羊,割去头和蹄,再把羊放在水中浸泡或在羊肚里灌水,这样使羊坚韧,比赛时不会被扯烂。


     比赛时,主持人把羊身放在草场中心,参加比赛的先分成两队,一般数十人,多时上百人,每人骑一头高头大马,排列在草原上。主持人一声令下,英姿飒爽的骑手个个如离弦之箭,快马加鞭,同放山羊的地方冲去。谁在马上抓起地面的羊,或者从对方手里夺得羊, 以主持人指定的目的地,谁就是胜利者。


     在比赛中,胜负的决战风起云涌。只要一队拿到羊,几十名骑手就会穷追不舍,奋力堵截,合力拼抢。每一队都有冲群叼夺,掩护驮道和追赶阻挡等分工。一人如果抢先夺得羊,本方队员就要想方设法掩护,追赶阻挡,不让对方夺走。它既需要个人娴熟的技巧,也需要集体严密的配合。 草原叼羊,胜负难料。某个队即使一时夺得山羊,但失羊队往往会立即组织人马,卷土重来,蜂拥而上,急得难解难分。骑手们像汹涌的潮水一样,一会儿涌向这里,一会儿卷向他处。一场叼羊比赛,有时要持续几个小时,十分紧张、激烈、刺激、精彩的场面更迭变幻,往往使观众眼花缭乱,乐而忘返。


   
  
高空走大绳

    \"达瓦孜\"一词维吾尔语的意思是高空走大绳,古称\"走索\",是维吾尔族传统的民间杂技表演艺术。据史料记载,\"达瓦孜\"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域,在汉代就传入中原,现已绝迹,在新疆也只有一个家族从事这项表演,在这个家族的家谱中,第一代\"达瓦孜\"艺人的历史已经有420多年了。
    2000年10月6日,新疆杂技团国家一级演员阿迪力·吾守尔在南岳衡山8万多名观众的助威声中,完成了一次世纪跨越,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不系任何保险,以超凡的技艺和惊人毅力在\"中国南岳衡山走钢丝世界挑战赛\"上,成功跨越架设在衡山主峰祝融峰与芙蓉峰之间1399.6米的钢丝,再次创下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1971年,阿迪力出生于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父亲是\"达瓦孜第五代传人\"。苦练一生\"达瓦孜\"绝技的父亲并没有使生活改变多少,考虑到从事达瓦孜这个行当既危险又辛苦,老人决定,不再向自己的子女传授这项技艺。

    老人去世的那年,阿迪力只有4岁。随着年龄的增长,阿迪力血液中的\"达瓦孜\"基因也开始蒙动。8岁那年,他在自己家中系了一根大绳,开始练起了\"达瓦孜\"。虽然没有得到父亲的亲传,但得到了许多父亲生前好友的指点。没想到这一走,竞成了他今生为之奋斗的事业。经过20多年自己对\"达瓦孜\"技艺的探索和理解,阿迪力已经练就了在高空大绳上头顶倒立、蒙眼踩盘、骑单车、睡觉等绝技,技艺已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先辈们。如今阿迪力5岁的女儿已经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练习\"达瓦孜\",\"达瓦孜\"的第七代传人又将给这古老的技艺注入新的活力,也把新疆的\"达瓦孜\"表演搬上了世界的舞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4-4-29 09: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