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使用道具 举报
画多 在 2005-9-21 19:48 发表: 我一直认为法律规定的事情,不一定就是不能去做的事情。 假如你是一个乞丐,几天没有吃饭了,有天你遇到一个卖包子的小贩,你去哀求他给东西你吃,他不答应,你去抢他的包子,结果被他捉住了,你会怎样?你会打他吗?打赢他,打赢再去抢他的东西?假如你打不赢他,刚好你有把刀子,你会把他杀掉吗?当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的保证不了的时候,他就会去抢,去杀。 请问这些合法吗?
我国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因此面临着巨大发展压力。我国高等教育师资总量严重不足,结构性短缺更为突出,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我国全日制普通高校的生师比已近20:1,大大超过了美国14.2∶1和国际经合组织国家14.4∶1的水平,专任教师缺口达20多万人。 外语、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教师普遍紧缺,一些新设置专业的授课教师更为缺乏。受师资、试验仪器设备所限,很多高校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由小班改为大班课,实习流于形式。
杨福家:“扩张热”浪费中国大学进入一流的时间 中新网6月10日电 近些年来,中国高等院校不管师资和教学条件是否具备,盲目扩张学校的规模。专科改本科,学院变大学,大学求综合(专业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的现象盛行全国。似乎学校只要换个名字、盖些大楼,再开设些诸如MBA(工商管理硕士)之类的时髦专业,就身价倍增,甚至能挤入一流大学的行列。 英国诺丁汉大学名誉校长杨福家教授却不客气的指出,“扩张热”不仅提高不了大学的水平,还将浪费中国大学进入世界一流的宝贵时间。 其实,清华大学的已故校长梅贻琦早在几十年前就强调,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 对中西大学都有深刻研究的杨福家最近在接受《新京报》访问时说,大学要有“大爱”。“大爱”就是一种宽松、宽容的环境,一种以人为本的爱心。“有了大爱,就能请得来、留得住大师。” “而要把一个学生头脑中的火种点燃,不只需要技术训练,更需要爱。”杨福家教授的观点令人动容。 不过,尚未迈过“大楼”这一关的中国大学,何以贯彻“大爱”的办学理念? 杨福家说,他“看不懂”中国大学为什么要忙于“扩张地盘”。复旦大学的占地面积从以前的100公顷增加到433公顷,河北某城市为建大学城借了20多亿人民币,“全国高校都是这样。” 中国大学不光是追求规模大,办学思路上也主张大而全,“一流的大学必须是综合性大学”,“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医学院”,甚至“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文学院”等等提法都成了一些大学扩张的借口。 “没有必要都那么‘大’”。杨福家说,靠扩大学校和专业规模建成一流大学,“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他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提出要建成创办世界一流,不过是争取进入世界大学排名的前200位。 但在上海浦东,中国和欧盟合办的中欧管理学院已经进入世界大学100强,这说明小型学院照样能办成世界一流。 中国大学的“扩张热”可从近几年的招生规模上得到验证:全国大学招生人数1998年为108万,1999年160万,2000年220万,2003年更达到380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干春松指出,这样的扩张速度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在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招生规模的扩大意味着学校有更多的盈利,盈利又刺激着学校力争更多的招生。至于学生毕业后能否找到工作,学校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北京一名重点大学的副校长曾感慨地说,学校领导平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如何为学校赚钱上,因为盈利是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硬道理”,而培养大学精神相对来说是个“软道理”,中国绝大多数大学目前都不具备从容培养大学精神的内外条件。
邑之鹤 在 2005-9-22 12:34 发表: 很客观的说,假如你是那个乞丐,那么你的行为就是违法犯罪! 法律规定禁止做的事情,就是不能做,还有政府作为国家管理机构不能以任何理由来解脱自己违反国家法律......,不过现在目前法规混乱不全又缺乏对政府 ...
灰鸦 在 2005-9-22 22:22 发表: 扩招与教学质量 全国大学招生人数1998年为108万,1999年160万,2000年220万,2003年更达到380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干春松指出,这样的扩张速度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如果说这是为了普及本科教育,提 ...
画多 在 2005-9-22 22:49 发表: 当有需要的时候,违法犯罪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用微信扫一扫互动赢积分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5-20 19: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