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9-27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个乐队介绍:

当Kir和Tobi在1998年去伦敦寻找一个唱盘刮碟手(turntablist)时,终于确定了以哥本哈根(Copenhagen)为基础的“Blue Foundation”的6位主要乐队成员名单:
首先他们碰到了移民到伦敦学习DJ技术和驻场表演的日本DJ“Tatsuki”,之后又碰到了早已经在哥本哈根做一些采样实验活动的Tobi和AB,于是理所当然地Kir和Reefr应邀一起加制作他们的专辑。随后说唱手Jabber在"Skizo"中一些表演很快就因起了Kir的关注,而之前Tobi一直在寻找一个带有强烈个性色彩的英国说唱手(MC),这下正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最后Jabber的表现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虽然Go Beat! 公司早已有意出版他们的唱片,但最终他们还是把第一张专辑的出版权交给了Voices of Wonder公司旗下April这个厂牌,并在2000年8月率先推出《wiseguy/hollywood》EP之后,终于在2001年年初时正式发行出版了乐队同名大碟《Blue Foundation》。
Blue Foundation的音乐作品除了融合了沉重的节拍的,深度抽象的意境(Deep Astract)之外,不间断地进行世界性的巡演也是他们的整体音乐理念中所包含的一个元素:从智利到卑尔根(Bergen,挪威的一个南部港口城市),再从整个欧洲跨越到美国直到日本京都,不同的国家的人们都可以在现场欣赏到Blue Foundation的演出。他们深信, Jabber具有煽动性的说唱风格常常会使得整个舞台沸腾,而那种感觉只能在现场才能感受的到. Jabber在舞台上还非常年轻,他有一种属于他自己的喘息式的言语,而且他的表演包括了一种类似BO的诗词。他们去了斯堪的纳维亚和日本做巡演,在凌晨两点为拥挤的跳舞人群演奏,他们完成了为期两周的巡演回出,他们的充沛精力看起来可以完成任何目标。1999年他们又参加了哥本哈根的Jazz音乐节,他们用一个晚上的音乐和视觉效果说明Blue Foundation无论在演出或是在录音室内同样受到欢迎,他们总能带来新鲜的和不同寻常的东西,带你进入伦敦,大阪和哥本哈根现代都市音乐和文化的旅程。 一种不停息的对新的印象的探索,在文化和声音艺术之间不停尝试 , Blue Foundation继续做着他们想做的事情。他们只有一种最重要的想法就是让它保持真实,不断发展,推动音乐语言向从未进入到的领域社会。
而所有初次拿到Blue Foundation乐队成员名单或看到他们照片的人也许都会吓一跳,整个乐队成员竟然有9个人之多!这在Trip-Hop乐队中还是比较少见的。
这九个成员分别是三个制作人:AB,Tatsuki,Tobi。三个人声:MC Jabber,Reefr Kid,Kir。一个贝司手S. Martin,打击乐手Negalé,再加一个小号手B.C. Rande。看看这架势,光制作人就有三个!而人声也不是以往一些男女两人Trip-Hop乐队中那样固定一个女声,而是两男一女,不过实际上在大碟里听到的更多的还是Kir的女声,而在现场表演中男女声则会比较平均一些,不知道他们对专辑和演出不同人声上的区别对待是否出于对商业上的考虑呢?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三个制作人的参与,从而很好地保证了Blue Foundation在音乐整体理念上不会被个人的想法所引导,加强了音乐的实验多样可能性,不再象一些以往的乐队那么单一化。
PS:我是因找sarah而发现Blue Foundation的 ,但他们的厂牌其实是April/Voices of Wond!
[ 本帖最后由 为人有D狂 于 2006-9-27 17:5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