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前,乐坛被英伦摇滚风暴所席卷,整个世界阳光明媚、清新向上。时至今日,在这个被各种复杂和精密的电子仪器笼罩耳朵的年代,过往的英伦摇滚依旧代表着我们最美好的心境和最充实欢乐的岁月。这些可爱的音乐人,他们没有高深的音乐理论,没有抽象的实验思维,但他们带给我们的,是最直接的冲击和最真实的温暖。十年后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那美妙的英伦岁月。
“前”英伦时代
The Beatles
Britpop(英伦摇滚)对世界的第一次冲击是60年代初The Beatles(披头士)登陆美国时,那时全世界青少年都为这四个蘑菇头的青年疯狂。经过百花齐放、精彩异常的70年代和沉闷的80年代,Britpop于90年代再次大放光芒。由一众曼彻斯特乐队引领的音乐运动为第二次英伦摇滚的全盛打下了扎实的伏笔,它不但为后来的英伦摇滚奠定了群众基础,同时也确定了演奏模式。

Let It Be
http://www.tingtingmp3.com/375942/1204980/849300.wma
The Fool on the Hill
http://fs6.139.com/0/356/besgold_4/sound/20059140159419.MP3
A Day in the Life
http://www.laitingge.com/laitingge/gequdaquan/1000MP3/fjyh/LT5263120.wma
from me to you
http://www.laitingge.com/laitingge/gequdaquan/1000MP3/fjyh/LT4828356.wma
yesterday
http://www.heatherm.net/uploads/200609/22_135509_thebeatlesyesterday.mp3
The Smiths 灰色绅士
英国流行乐史上最重要的乐队之一,在20世纪末的一次民意调查中超过The Beatles而位居榜首。他们的出现,带动了后朋克和新浪潮运动,更重要的是他们确定了往后20年英国吉他乐队的基本模式和歌曲构架,深刻影响了后来Britpop音乐的发展。
The Smiths(史密斯)成立于1982年的曼彻斯特,主唱Morrissey(莫里西)具有独特的知识分子批判性思维和大胆开放的同性恋单身作风,而吉他手Johnny Marr(强尼马尔)卓越的吉他演奏也可排在各大吉他手排行榜的前列,以此二人为主导,The Smiths一出道便备受关注,成为年轻人的文化偶像。
1984年The Smiths发表了首张专辑《The Smiths》,立刻得到了本地乐迷的狂热追随。Johnny将Morrissey王尔德式极妙的文学性的歌词配上了无与伦比的清新曲子,再用复杂精巧的分解和弦来诠释它。随着唱片中的《This Charming Man(这销魂的男人)》和《Hand In Glove(手套里的手)》等经典名曲被乐迷传唱,主唱Morrissey的打扮和行为也开始被广泛模仿。1985年乐队以素食主义精神为题的《Meat Is Murder(肉食即谋杀)》出版,专辑中又出现了《How Soon Is It Now(现在已过了多久)》等热门歌曲,乐队的追随者大大增多,The Smiths开始变成一种文化现象。
乐队的音乐顶峰是1986年出版的《The Queen Is Dead(女皇已死)》,唱片直接指涉“铁女”撒切尔夫人,内容犀利,现实批判意义极强,悲观中又透露出Morrissey独有的幽默感。唱片中《Bigmouth Strikes Again(大嘴再侵袭)》、《There Is A Light That Never Goes Out(一束不灭的光)》都成为划时代的里程碑。随后的1987年,乐队发行了最后一张专辑《Strangeways,Here We Come(奇特的路,我们来了)》,随后宣告解散。吉他手Johnny在离开The Smiths之后,先后组成Electronic(电子)和Johnny Marr & The Healers(强尼马尔和医疗者),成绩均不理想。主唱Morrissey个人发展很顺利,2004年发表的《You’re The Quarry(你就是猎物)》好评如潮,继续着他辉煌的事业。
一支只发行过四张录音室专辑的乐队却名留乐史之首,The Smiths的伟大可见一斑。

How Soon Is It Now
http://www.rpcafe.com/howsoonisnow.mp3
There Is A Light That Never Goes Out
http://wma.mtvtop.net/456/mtvtop_37/morriseliveate8/010.wma
The Stone Roses 玫瑰顽石
80年代末,是英伦摇滚风暴彻底爆发前最后的平静,曼彻斯特乐队The Stone Roses(石玫瑰)的出现打破了沉默,他们傲慢嚣张的态度和跳脱的音乐一起成为了英伦乐坛新一轮的领军人。乐队由主唱Ian Brown(伊安布朗)和吉他手John Squire(约翰斯奎尔)领导。声如其人,Ian的嗓音异常懒散,富有平民魅力,John的吉他火辣热烈,水准一流,层次感极强。看似不起眼的贝斯和鼓勾勒出的动感节奏无意中刺激了跳舞文化的发展,带动了808 States(808州)和Happy Mondays(快乐星期一)等乐队的流行。
1989年,乐队发行了首张同名专辑《The Stone Roses》,立时掀起一阵波澜。唱片流露出英国老牌民谣摇滚乐队The Byrds(飞鸟)的影响,同时还显露了一丝当时流行的Acid House舞曲冲击的端倪,清新、迷幻、狂放被揉为一团,以吉他音乐的形式爆发出来。唱片中有短至59秒的《Elizabeth My Dear(我亲爱的伊丽沙白)》,还有还长达近10分钟的《Fools Gold》,更不乏已成名曲的《She Bangs The Drums(她敲鼓了)》、《Elephant Stone(象石)》和《Waterfall(瀑布)》,专辑的销量非常大,直到现在还仍有再版。
由于成员的懒散和一些官司的缘故,乐队直到1994年才推出了第二张专辑《The Second Coming(再次归来)》,唱片明显更偏向硬摇滚的路线,虽然水准仍旧不俗,但是没能获得乐迷同样的喜爱。随着Ian和John的矛盾越来激化,乐队在仅出版了两张唱片后便宣告解散。
解散后Ian Brown做个人发展,出版了五张专辑,继续发扬她慵懒嚣张的精神,其中尤以2000年的《Golden Greats(黄金金曲)》和2001年的《Music of The Spheres(球状音乐)》最佳。John Squire另组The Seahorses(海马)乐队,1997年出版了张专辑《Do It Yourself(自己动手)》,反响甚佳,其后John解散乐队又加入明星阵容的The Shining(闪灵)。其间John还出版过两张个人作品《Time Changes Everything(时过境迁)》和《Marshall’s House(马绍尔的房子)》,评价均不俗。

I wanna be adored
http://www.mytlsp.net/misc/6/The_Stone_Roses-I_Wanna_Be_Adored.mp3
Made of stone
http://www.mypc-diy.com/drDragon/09_Made_of_Stone.wma
She bangs the drums
http://www.mypc-diy.com/drDragon/11_She_Bangs_the_Drums.wma
[ 本帖最后由 飙39路车耍漂移 于 2006-12-8 15:20 编辑 ]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