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84|回复: 11

俄罗斯前总统 叶利钦逝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5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4日11:00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俄罗斯前总统鲍里斯·叶利钦的资料照片。
  

  这是1992年12月17日,叶利钦和夫人游览北京八达岭
长城。俄罗斯总统新闻局23日发布通报说,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鲍里斯•叶利钦当天在莫斯科突然去世,享年76岁。
  俄总统机关事务管理局医疗中心随后通报说,莫斯科时间23日15时45分(北京时间20时45分),叶利钦因心脏病加重,在中央临床医院突然去世。据悉,1996年11月5日叶利钦曾做过7个小时的心血管搭桥手术。
  俄总统普京打电话向叶利钦的夫人及其家人表示最沉痛的哀悼。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主席格雷兹洛夫说,叶利钦将留在人们心中,他为国家做了很多事情。
  出身农民
  家境贫寒实干起家
  叶利钦1931年2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他1976年任苏共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1991年6月叶利钦在全民大选中当选为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1996年再次当选为俄联邦总统。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提前卸任,并任命普京为代总统。
  外交政策
  从一边倒转向独立自主
  叶利钦于1931年2月1日出生在俄罗斯联邦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里。他是这个家庭的长子。为纪念儿子在出生后受洗时所经历的生死考验,父亲给他取名鲍里斯(意为斗志)。
  叶利钦贫寒的家境,艰苦的童年生活,培养了他倔强好斗的性格。1955年开始在建筑行业工作。他的实干精神和工作魄力使他步步荣升,直到担任建筑局局长。1968年任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建设部部长,后升为州委第一书记、苏共中央建设部部长。1981年当选为苏共中央委员。
  政治生涯
  起伏跌宕终登顶峰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后,对叶利钦的青睐,使他很快担任了苏共中央书记,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1986年2月成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87年10月,叶利钦因在苏共中央全会上公开批评戈尔巴乔夫和苏联的改革政策被解职。
  1988年12月,苏联人民代表的选举给了叶利钦重返政坛的良机。他决定参加竞选人民代表。可是,根据当时的选举制度,部长没有权利当选人民代表,为此,他辞去部长职务,投入竞选。1989年3月,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
  1990年5月29日,叶利钦以微弱多数险胜俄共推荐的候选人,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1991年6月12日,又以57.3%的得票率荣登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宝座。
  12月21日,前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首脑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宣告苏联的彻底瓦解。圣诞节之夜,叶利钦从戈尔巴乔夫手中接过了前苏联的最后一项权力———核按钮控制权,叶利钦终于登上俄罗斯政坛之巅。
  经济政策
  照搬西方后果惨重
  1992年开始,俄罗斯在叶利钦的领导下进行了政治多元化和经济私有化的市场化制度转轨。以开放价格和国企大规模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休克疗法”,其初衷使以短期的经济下降为代价,换得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但休克疗法的实施实际上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经济,导致长期经济衰退,国力下降,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社会严重贫富分化,寡头实力膨胀。这样的情形直到1999年普京执政后才有所转变。
  苏联解体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叶利钦一直以亲西方的面孔出现。他宣传西方的民主价值观念,主张实行西方式的政治经济制度,推行以西方模式为样板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在许多重大的历史关头,叶利钦都得到了西方的支持和帮助。
  在独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叶利钦采取了一边倒的亲西方政策。他先后出访了美、英、德、法、意、加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然而,这种亲西方的外交并未达到他预想的结果。
  随着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上升,不满增加。叶利钦开始向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转变。调整的核心是维护俄罗斯的民族利益,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恢复和巩固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
  以上述思想为指导,叶利钦把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放在首位。他采取加强与独联体各国经济与军事联系的方法,来实现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和最大的国家利益。
  在继续加强与西方大国的伙伴关系的同时,他开始强调西方国家应重视俄罗斯的利益。在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上,他开始表现出自主性,甚至是强硬性。如在波黑问题上,俄罗斯反对美国动武和取消对穆斯林的制裁;在安理会表决对前南斯拉夫联盟的进一步制裁问题上投了否决票;提出解决波黑问题的四点和平计划,促使联合国通过在波黑建立安全区计划的836号决议。
  叶利钦还坚决地反对中欧东欧国家加入北约,以防止北约的防线移至俄边界。叶利钦在1994年2月的国情咨文中说“北约排除俄罗斯要扩大成员,就意味着走上对欧洲和世界新威胁的道路。”
  叶利钦在把外交重点从西方转向全方位之后,更加重视与亚太国家特别是亚太邻国的关系,俄罗斯与韩国、中国、日本、印度等国保持友好合作关系。
  为显示其大国地位,叶利钦及其政府还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除上述波黑问题外,俄罗斯还积极参与朝鲜半岛核问题的解决。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中见他在某快餐店广告中出现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6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印象中我前天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吓了一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6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说叶利钦离开的时候跟普京神情得说了一句:要珍爱俄罗斯~
觉得好感动哦~[em06] [em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6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
没什么感觉
貌似苏联是被他搞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6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
难道LS怀念苏联时代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苏联是被他搞没的~~

貌似某叶是来收拾烂摊子的
至于苏联被谁搞毛,那就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6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呢个VODKA总统,队VODKA队咁劲仲可以捱到76岁,佢都算好长命喇!
苏联解体同佢绝对有关啦,成日队到LUM晒再去开国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7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叫嚣叶利钦消灭了苏联的都言过其实了,苏联解体是因为其本身的错误政策所造成的,例如重工业发达,民用工业落后,美国有通用,波音,微软这些成功的跨国企业,为美国的GDP贡献良多,为美国打造了一个强大的经济基础,这些企业很多技术又民转军,应用到军事领域,形成军民的良性互动,典型的例子就是互联网和GPS。反观苏联,除了军工根本没一个产品能在国际上赚大钱的,军民领域曲泾分明,没有起到军民相互促进的作用。另外美国在扶植盟国方面做得更好,像西德,日本都是世界经济大国,而社会主义集团很多穷国,每年苏联都要给予大量的经济援助,像古巴,朝鲜,蒙古,越南等等(到苏联解体时,这些国家总共欠俄罗斯几千亿美圆的债务),这让苏联背负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其实苏联在上个世纪颠峰时刻经济实力也不过美国的60%,出于跟美国争霸的目的,苏联不惜穷兵黩武,维持着一个比美国更庞大的核武库,军事开支居高不下,常年占国家财政支出的三成以上,苏联早已经不堪重负,即使不解体,也迟早会被美国远远抛在后面,只是很多人还不明白这个道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不过是回到了它应该在的位置上,除了核弹头比别人多,俄罗斯还真没什么可吹嘘的。现在俄罗斯除了石油天然气和武器,没什么拿得出手,民用工业毫无竞争力可言,还整天抱怨与中国的贸易结构对自己不利,要中国多进口机械产品,也不想想,如果它的产品性价比高的话又怎会没有销路呢?跟西方那些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磨砺出来,对产品精益求精的西方企业的产品比起来,俄罗斯的东西毫无优势可言。

[ 本帖最后由 不归的狼001 于 2007-4-27 22:1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7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在造军舰和坦克这些方面,俄罗斯都正在被中国赶超。如果中国能顺利研制出四代机,中俄的军事交易也将萎缩,到时毛子的痛苦就更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8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苏联解体是必然的事,发展太不平衡了。叶利钦只不过是加速了它的进程而已。
好多都说朱鎔基面相似虎,我则觉得老叶像北极熊人。特别是同我们的领导人站在一起时~~~
知道他死后,无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回想了一下他笑起身都几慈祥既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8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5-14 12: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