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级社长:石美玲(龙洞) 李少娜(大学城)
生命是一种信仰、一场泅渡,建苑文学社,以文学之浩水灌溉生命之灵木,代代承传,奔向我们的梦想。
我们始终觉得活着,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生老病死,喧嚣尘世间,建苑人,愿意撑起一片净土,如果说,当今商业化的社会已经摧毁了人们去爱这个世界的能力,那么我们将是最后一批的护道者。
梦想、自由、创新、责任。
建苑文学社——以文字为主要形式来记述这一路行走的生命体验。它成立于1998年5月10日,最初阵地在沙河校区,后总部设在五山校区,2000年迁至龙洞校区,目前,本部和大学城建苑的分社,和龙洞校区相互呼应。如今,建苑九岁了,它已经和这么多届的建苑人相溶在一起,给广工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它是在校团委的领导下,由学生自愿组成的集思想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社团。是广工大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九年的风风雨雨中,建苑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旅程和积淀,像每期社刊《水木年华》的坚定发行、城市文化之旅、文化长廊展出、社团辩论赛和各式各样的文化讲座等,都在校内外具备较好的影响力,除了荣获2003、2004广东工业大学红旗社团之外,还于2005年获得全国优秀文学社团称号。
除此之外,建苑还以自己的核心能力孕育出了一批优秀的写手,在校内外各种文艺书画竞赛中屡获嘉奖。像02届的李莹莹(今供职于广州电力);03届的吴国洪,笔耕不辍,经由北京化工出版社出版了《狗屎广工》等六部作品;04届林晶,作品丰硕,执笔《工大森林2》的剧本写作;05届林洁等,文章水平皆可在校内居于前列……如此如此的建苑人,出入校内的身影,还有很多很多。
但是,建苑文学社并没有因此而停顿,它更是一种过程、一种行动、一种精神流向。毕业之后的建苑人,始终带着他们的人文精神,奔赴了上海、北京、成都、深圳等地,进行他们人生新的征途,并以一种更深刻的生命观照,反哺建苑文学社。如今,走到了2007年的盛夏,当年的03届,也继而毕业,这一分别,我们或者将相互远去,但是,这是一个毕生难忘的地方,这就是——建苑。
社长 策划,组织,审议监督社团工作及活动,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联系学校,执行理事会所通过的决策,安排各部的任务,并在重大事件上有相对的决定权,主管财务,定期向社公布各费用数据。
副社长 协调社长的工作,参与活动策划,组织及对其监督,负责与学校各社团的沟通,通过相互之间的联系以推动我社的发展。
社团代表 代表我社出席学校或社联所召开的社团会议,并负责及时传达与或社联之间的相关信息。参与组织,策划和监督社内事务。
秘书处 协助处理社团日常事务,负责分配,组织,统筹协调各部门具体工作。起草通知文件,管理社的史料档案,包括收集活动计划,活动总结,工作报告及会议记录等,并为我社活动提供参考资料。
策划助理 负责组织全社社员,调动各社员的积极性,联系和协助各个部门的有关工作,组织各项活动,会议等。
编辑部 负责社刊《水木年华》的编辑,定时向校内外师生征稿,负责来稿的审阅和选评,定期和不定期举办征文比赛,和美编部合作出版社刊《水木年华》和社报。和外校兄弟机构定期进行编辑交流。
外联部 为社团的活动联系赞助商,拉取赞助。校内负责和学校领导,指导老师,各院系学生会,其他社团的联系。尽可能与其他高校社团保持一定联系。
记者部 负责采访工作,为社刊《水木年华》提供采访稿和摄影相片。协作编辑部的工作,负责学校及同学对每期《水木年华》报所持意见和建议的调查整理,并用书面的形式向我社报告,以便提高社刊质量。
宣传部 负责社团每次活动的宣传海报,传单的发送和各通知的传单,并准时将《水木年华》社报派送到各个宿舍中。定期的宣传我社形象。
美编部 负责《水木年华》的版面设计和排版工作,协调编辑部和宣传部的设计工作,维护社内的网页,进行有关社内活动的flash制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