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忌缺乏自信5 R9 X: F# D5 U
最明显的就是问“你们要几个?”对用人单位来讲,招一个是招,招十个也是招。问题不在于招几个,而是你有没有这百分之一或十分之一或独一无二的实力和竞争力。“你们要不要女的?”这样询问的女性,首先给自己打了“折扣”,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面对已露怯意的女性,用人单位刚好“顺水推舟”,予以回绝。# |9 T% ]( r$ X$ |5 o. h6 ^
二忌急问待遇6 w. v" F M- _: s* U( K$ j) R
“你们的待遇怎么样?”“你们管吃住吗?电话费、车费报不报销?”有些应聘者一见面就急着问这些,不但让对方反感,而且会让对方产生“工作还没干就先提条件,何况我还没说要你呢”这样不好的想法。谈论报酬待遇是你的权利,这无可厚非,关键要看准时机。一般在双方已有初步聘用意向时,再委婉地提出来。
3 B7 I J8 u" |' r 三忌不合逻辑
! c8 O8 D$ E8 v9 F u; | 面试的考官问:“请你告诉我你的一次失败的经历。”答曰:“我想不起我曾经失败过。”如果这样说,在逻辑上讲不通。又如考官问:“你有何优缺点?”答曰:“我可以胜任一切工作。”这也不符合实际。3 a9 r; ~; x$ V5 Z
四忌报有熟人 T( @; Z2 e8 d: o: N- ~: K
面试中急于套近乎,不顾场合地说“我认识你们单位的某某”、“我和某某是同学,关系很不错”等等。这种话主考官听了会反感。如果你说的那个人是他的顶头上司,主考官会觉得你在以势压人;如果主考官与你所说的那个人关系不怎么好,甚至有矛盾,那么你这样引出的结果很可能就是自我遭殃。
4 z% T z- Z, H; B 五忌超出范围
8 k/ u& q8 M1 ^" q6 e 例如面试快要结束时,主考官问求职者:“请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这位求职者欠了欠身子问道:“请问你们公司的规模有多大?中外方的比例各是多少?请问你们董事会成员里中外方各有几位?你们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是求职者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提出的问题已经超出了求职者应当提问的范围,使主考官产生了厌烦。主考官甚至会想:哪有这么多的问题?你是来求职的呢还是来调查情况的呢?
8 n- m7 z" ]; P+ } 六忌不当反问7 X3 _. G; H2 [. O1 V4 }
例如主考官问:“关于工资,你的期望值是多少?”应聘者反问:“你们打算出多少?”3 q0 L' \, b: O8 |6 B+ q& G; |7 Y
这样的反问就很不礼貌,好像是在谈判,很容易引起主考官的不快和敌视。
/ K' B. X7 w% _5 X( s5 X! o6 k) j2 V : t0 ~" l, t; X0 H; Y+ \+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