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737|回复: 20

广东高校的前世今生(建国以来,整理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3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9年建国初期,广东高校原有公立高等院校6所,含国立中山大学、省立文理学院、省立法商学院、省立工业专科学校、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市立艺术专科学校。 原有私立院校7所,含岭南大学、广州大学(与今广州大学无渊源)、广东国民大学、文化大学、广东光华医学院、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广州法学院。由于执政党的变化,高校的指导方向也由贵族化转向对工农群众全面敞开。

    50年2月始,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市立艺术专科学校合并为华南人民艺术学院。8月,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改名广东省中医学校。10月,成立培训革命干部、教师的新型大学南方大学。当时,广州地区每万人口有大学生2.8人,高教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51年,对私立学校依行“积极维持、加强领导、逐步改造”的改造方针。2月,将广州大学、国民大学、文化大学、广州法学院4所私立高校合并成华南联合大学。10月成立华南师范学院,省文理学院、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华南联合大学教育系等相继并入。

    52年,新中国百废待兴,急需各类工程技术人才。为此,全国高等院校依据中 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指示,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时年10月,由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工学院、岭南大学工学院、广东工业专科学校以及中南地区部分院校相关学科合并组建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其前3月份,由省政府批准,私立光华医学院改制为省立广东光华医学院。

    53年,8月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畜牧兽医系、病虫害系组建成立华南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前身)。由岭南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合并组成华南医学院,即后面的中山医科大学。


       54年,8月光华医学院并入华南医学院。同年,岭南大学被取消,其文理学院并入中山大学。华南文艺学院等科系并入武汉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和中南音乐专科学校。省立法商学院并入武汉财经学院,即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此次调整,虽初步扭转了旧教育中体制“重文法、轻理工”的破旧观念,但极右的思想过度损伤了广东高校建设已久的“政经法文”等学科的基础,严重削弱了广东高校的力量。所幸的是华南工学院制糖、橡胶、造纸等全国仅有的亚热带特色专业,以及华南农学院农学、蔬果、植保、林业、畜牧、兽医、蚕桑、土壤等历史悠久的优势学科得以保留。

     56年,广州中医学院成立(广州中医药大学前身),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中医学院之一。同年,广东建筑工程专科学校(华南建筑学院前身),广东师范学院相继成立。

     57年,广东民族学院成立(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前身)。

     58年,是广东高教飞跃性发展的一年,中 共 中 央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争取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上做到使全国青年和成年凡是有条件和自愿的,都可以受到高等教育。”此际,全国各地掀起大办高等教育的热潮,经国务院批准,暨南大学得以重建,该院校是华侨的最高学府。同年,还创办了华南化工学院(由华工化工系分出,其后再次并入华工)、广东水利电力学院、广州铁道学院(60年并入长沙铁道学院)、广州医学院、广州师范学院、广东轻工业学院(广州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广东林学院(并入华农)、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星海音乐学院前身)等8所高校。

     59年至61年,广州工学院(58年成立)、广州电力学院(59年成立)、广州美术学院、广州体育学院、中南石油学院、中南科技学院(61年由广州工学院、广东科技学院、湖北科技大学组建而成)、广东水利电力学院(广州电力学院于61年并入)、广东交通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等7所高校相继成立。

     62年,由于58年前后高校超乎预期的发展(新增院校达20间),已大大超过了当时经济发展能承载的负荷。按照上级精神的指示,时年6月起,广东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广东交通学院、广东轻工业学院、广州电工学院被裁撤;中南石油学院、广东建筑专科学校、广东师范学院被停办;其中广州师范学院并入广东师范学院后,2年后随广东师范学院停办;中南科技学院和广东水电学院合并组建广东工学院;广东林学院并入华南农学院。此前25所高校只保留13所。
   
          综合性2所:中山大学、暨南大学;

          工科3所:华南工学院、华南化工学院、广东工学院;

          农科1所:华南农学院;

          医科3所:中山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广州医学院;

          师范1所:华南师范学院;

          体育1所:广州体育学院;

          艺术2所:广州美术学院、广州音乐专科学校。


    65年,广州外语学院成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前身),隶属原国家教委,是中南地区第一所外语类院校。

    66年至69年,文革的开始注定广州高校在劫难逃,连续4年停止招生。

       70年始,高校开始招收工农兵,该类学员入学无须考试,文化水平较低,直接导致高教水平整体滑坡。与此同时,在“把学校办到农民家门口”的错误指导下,各高校纷纷在农村设立分校:中医学院在乐昌、南雄、海南岛办分院;中山医学院在石坳、连县、梅县办分院,在中山县办肿瘤防治专科班。“文革”暴风越演越烈,此前的14所高校被强行“调、并、迁、改”为10所:

     暨南大学被撤销;

     广东工学院迁往粤北山区改办广东矿冶学院,原校基础设置遭人为破坏;

     中南林学院和华南农学院合并并改称广东农林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和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合并并改称广东人民艺术学院;

     华南工学院被拆分为广东工学院和广东化工学院;

     华南师范学院改名广东师范学院;

     广州体育学院并入广东师范学院军体系;

     广州中医学院改称广东中医学院;

     广州外国语学院改称广东外国语学院;

     广州医学院改为广州医科学校。(降级)


     72年,广州医学院恢复校名和大学体制。

     75年,广州体育学院从广东师范学院中独立出来,恢复原校名。

     77年,华南农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华南师范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州音乐专科学校相继恢复校名,广东工学院与广东化工学院重新合并为华南工学院。

     78年,改革开放的召唤下,广东高校迎来了新的春天。广东省机械学校改办成立广东机械学院;广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改办成立广东医药学院(广东药学院前身)。同年12月,教育部同意广州师范学院复办(2000年并入广大)。

     80年,广东民族学院从海南通什迁回广州。同年8月,广东矿冶学院迁回广州,恢复广东工学院校名。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隶属于国家外经贸部。

     82年,华南师范学院更名为华南师范大学,设有17系24个专业。

     83年,省政府创办广东商学院。广州市政府创办广州大学,是广州第一所“收费走读、统一招生、不包分配、择优推荐”的院校。

     84年,广东省仲恺农业技术学校升级为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优势学科为园艺。同年,华南农学院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设有11个系34个专业。

     85年,广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成立(并入广大)。同年,为了适应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广东银行学校改办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中山医学院更名为中山医科大学,设有基础学院、卫生学院,第一、二、三临床学院及口腔、法医、护理系,其眼科中心、肿瘤防治中心享有盛名。

     88年,该年入读新生起,高教统分制度改革,实行缴费上学和毕业推荐就业的模式。同年,暨南大学复办,设有文、理工、经济、医学共4个学院19个系。


     往后的历史,框架已定,就不再赘述。


[ 本帖最后由 2002070344 于 2008-3-24 17:13 编辑 ]
发表于 2008-3-23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详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3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大学比政府玩残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3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别人,宣传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3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3-24 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嘻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4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大家明白我整理这个东西的用心不?
从这段史可以看出,我们学校最远可以追溯到56年的广东建筑工程专科,也就是后来的华南建筑学院,现在的广东工业大学建设学院
一方面,我们不算省内最老牌的学校,和中大、华工等化石类高校比还是缺些底气,对不
另一方面,与我们同一时期的还有民族学院、广州轻工业学院、广东交通学院
应该说,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已经跑出同一起跑线的伙伴一大截了
这点不是可贵的吗?
从侧面来看,民族学院、轻工业学院、广东交通学院的“历程”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 本帖最后由 2002070344 于 2008-3-24 10:2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工过去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我还记得钱学森在人家要帮他写传记时候,说:我没时间思考过去,未来还有很多事要我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院简介那里是写57年的......
未命名.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90后广东工学院到广东工业大学,一本到二本的历史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4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我为什么不写88年以后的吗
一个是大家熟知,另一个是下一年比较难写
合并的当年,也就是95年,该届入读新生都是一本的,后来。。。估计是太多一本不好招生,然后就这样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4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一下华南建设学院的历史:

华南建设学院
1986年5月,广州市政府决定,在广州市城建职工大学的基础上筹建广州城市建设学院。

1987年1月,国家教委批准筹建广州城市建设学院,由广州市建委负责投资办学。


1991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广东省建筑工程专科学校与广州城市建设学院(筹)联合办学,成立华南建设学院。原广东省建设工程专科学校为华南建设学院东院,隶属广东省建委;原广州城市建设学院(筹)为华南建设学院西院,隶属广州市建委,广州市副市长戴治国兼任学院院长。同年9月,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开始对外招收本科生。


1995年4月,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评审通过,华南建设学院西院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5年,华南建设学院东院与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合并组建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建设学院西院继续独立办学,挂靠广东工业大学招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4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2002070344 于 2008-3-24 16:57 发表
补一下华南建设学院的历史:

请问“挂靠”是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25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比较好理解
就像建筑工程中,没有资质或者资质较低的公司挂靠在有资质或者资质较高的公司去承接项目
当时东院被合并,实际上华南建设学院被拆分了,剩下的西院具有本科办学条件,但不具备招生资格,所以要挂靠在广工下招生
如果是现在,挂靠是不允许的,这个和当时的大环境有关
我猜想,当时广工不是合并整个华南建设学院,可能是和东西院隶属关系有关
中国的机构有这样弊病,不是垂直管理,上面对下面很难起作用,所以只合并了东院,没合并西院,可能就是各种方面在找权力的平衡点
而真如以上所说,那行政决策上就存在很大随意性
只合并东院,一方面高校资源配置不是最优化;另一方面,剩下的华南建设西院显得很尴尬

[ 本帖最后由 2002070344 于 2008-3-25 07:4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5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不少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5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院是省的给广工,西院是市的给广大,就这么简单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6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句话:有钱就有好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6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版发的连接,不知道算不算挖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6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顺手F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5-18 09:2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