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90|回复: 24

盖茨今天正式退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7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软正在欢送52岁的比尔·盖茨,他将在今天正式退休,此后每周只去微软上一天班,其余时间主要是当慈善家.
互联网上,人们写下了无数回忆和纪念的文章,人们总结出盖茨值得回忆的53个人生片段,如果我们一一回忆,这会是一场漫长的告别.


盖茨将面临新的开始
1983年的比尔盖茨

    确实,盖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传奇,他完整诠释了一个美国年轻人所能奋斗到的最好状态.14岁时,他不再上数学课,因为已掌握了数学知识;19岁从哈佛退学创办电脑公司,随后创办了微软公司,自任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30年前,盖茨说出了耸人听闻的狂言,“要让每个人的桌面上都有一台个人电脑”,这句话,现在已经没人不信.“股神”巴菲特曾这样评价他的好友:“如果盖茨卖的不是软件而是汉堡,他也会成为世界汉堡大王.”

    盖茨狂热地喜欢竞争,他还告诉我们,“努力工作,不要抱怨,因为工作会带给你一切”.正是因为对竞争的崇拜和对科技的敏感,微软成为真正的软件帝国,如今每周的进账都超过1亿美元,可盖茨却在此时决定放手了——2008年6月27日盖茨退休,把新的时代留给后来者.

    更多的观点认为,盖茨最值得赞叹的奇迹并不在商业上.两年前,盖茨宣布把工作重心转向慈善,上周末他更捐出580亿美元的个人全部财产,一分钱都不留给子女.

    以太网发明者Robert Metcalfe认为,“可以说盖茨是一个神,如果必定有一个人要成为全球首富,盖茨是最佳人选.”原微软副总裁、曾与盖茨激烈冲突过的李开复,昨天对记者由衷感慨,“要丢弃虚荣心很难,尤其是对盖茨这么个'总是想赢'的人.然而正是这种不容易,成就了他的伟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拥有什么不重要,留下什么才重要.”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盖茨

    面对提问,盖茨是兴奋还是局促?他会给人技术天才的压迫吗?又或者你会感动?记者采访到几位与盖茨共事或畅谈的国人,这其中有职场精英,有企业家,也有大学生,不同的阅历,让他们心中的盖茨绝不雷同.

    喜欢竞争却又保持谦逊

    在李开复的回忆里,盖茨是个太喜欢竞争的人,“他享受辩论,又总是想赢”.唐骏眼里的盖茨则更具有竞争性,“他有点咄咄逼人,而且思维转得太快”.“和他说话,你可以感受到脑力场的发射,”张亚勤说,“盖茨简化问题的能力很厉害,他往往一下子就看到实质.”

    唐骏记忆里的小故事显示了盖茨“不可捉摸”的思维方式.“在赶往会议的途中,正谈着别的话题,盖茨看到人用手机,就突然提问手机短信的市场前景,让人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也许,与盖茨共事,你要时刻准备接受他的突发式提问,有时他让人紧张.但在李开复看来,好胜心和好奇心并没有影响盖茨成为一个谦虚的人.“我记得在微软的一次内部会议上,一位技术助理跟盖茨发生争论,助理说,盖茨你错了,盖茨说'我没错',几轮僵持后,助理列出证据,盖茨恍然大悟,即便有多位高管在场,他也立刻回答'你对了,我错了'”.

    像孩子似的聊天大笑

    2006年6月,盖茨刚宣布退休日期不久,作为优秀大学生的代表,栾青被邀请到盖茨家参观,并在他家的后花园参加烧烤宴会,栾青眼中的盖茨更接近那个会在视频中幽默自己的顽童.

    “见到他之前,我们都有点激动,猜测他会以什么奇特的方式出场”.然而,栾青和她的同学们“没看到太多高科技,后花园也没想象的那么大,其实就像是普通美国人家的一个聚会”,而盖茨也只是一身休闲装扮,从楼梯上走下来.

    盖茨一出现,人群就呈面包圈状把他围在中间,“到我的'面包圈'时,我赶紧问,'你要专心做慈善了,会为中国做些什么呢?'他笑着回答说,'我从来就很重视中国啊'.”当天晚上,“面包圈”散了又聚,盖茨像老朋友一样和所有提问的人聊天,“总有人向我抱怨,说微软为什么不到他们国家去建研发中心,于是我只能回答,1亿人口以下的国家我们是不考虑的”.当时这句话引得人们哈哈大笑.

    普通人的伟大之处

    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时光最轻松,但除了开心,普通人的烦恼和困惑也如影随形,盖茨曾渡过艰难的“调整期”.那段时间,他意识到微软需要向互联网转型,他准备好CEO和首席架构师的接班人并准备离开.

    李开复所记得的一个例子印证了转变的艰难.“让位给鲍尔默后,有时盖茨听到他的观点也并不同意,可他一次次忍住了就是没有站起来,努力让自己从好胜变得谦和,这很难”.在盖茨转变的同时,微软也要重新开始,这个时代将被另一批天才主导.

    “我看到过他的沮丧,”一位拜访过盖茨的中国企业家告诉记者,“也看到过他被更聪明的人问得哑口无言.”但最后成功者仍然是盖茨,“因为他敢于转变,敢于放弃”.李开复也感叹道,“在40岁的时候,盖茨意识到,人生在世的价值不是拥有多少而是留下多少.”

    他的目标已经转变,这场转变惊心动魄,他以捐赠个人全部财产作为新使命的开始.张亚勤觉得盖茨的使命感从来都发自内心,“对他来说,已经没必要再为了什么目的说言不由衷的话了”.

    微软中国公司董事长张亚勤:“他的使命感发自内心.”

    谷歌中国总裁李开复:“他是难得一见的谦虚天才.”

    曾经的微软中国总裁唐骏:“有点咄咄逼人吧,思维转得太快.”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伟大的人格造就了'普通人'盖茨的奇迹.”

    曾去盖茨家参观的大学生栾青:“我觉得他很可爱,很真实,绝对平易近人.”

从1975年成立至今,微软在盖茨的领导下已经走过了33年的风雨路。期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扰。以下为微软33年大事记:



1. 1975年



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保罗·艾伦(Paul Allen)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MITS Altair开发BASIC编程语言,这是微软的第一款产品。





2. 1979年1月1日



微软从新墨西哥州中部城市Albuquerque迁至西雅图





3. 1980年



微软被IBM选中,为其第一台PC开发操作系统。微软以5万美元从另一家公司购买了一款操作系统代码,并将其重新命名为MS-DOS。随后,微软将MS-DOS授权给IBM。同年,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加盟微软。





4. 1981年8月12日



IBM推出第一台PC,运行MS-DOS系统。





5. 1983年



微软推出文字处理系统Word,并宣布开发Windows系统。这一年,艾伦辞去副总裁职务,保留董事身份。





6. 1985年11月



微软发布Windows 1.0





7. 1986年3月13日



微软上市





8. 1989年8月1日



微软发布第一版Office套装





9. 1991年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调查微软是否垄断操作系统市场,经过近两年的调查,并未起诉微软。





10. 1994年1月1日



盖茨与梅琳达·弗兰奇在夏威夷兰岛上举行婚礼





11. 1994年7月



微软与美国和欧盟反垄断机构达成和解





12. 1995年8月24日



微软发布Windows 95





13. 1995年11月27日



微软发布IE 2.0挑战Netscape





14. 1995年12月7日



盖茨宣布微软向互联网市场转移





15. 1997年8月6日



微软与苹果抛弃前嫌,同意共享技术信息





16. 1997年10月20日



美国司法部起诉微软,称微软未履行1994年的和解协议





17. 1998年5月18日



司法部和20个州起诉微软阻碍公平竞争





18. 1998年7月21日



鲍尔默成为微软总裁





19. 1998年10月19日



反垄断审讯开始,持续到1999年夏季





20. 1999年11月5日,美地区法官托马斯·杰克逊(Thomas Jackson)认定微软垄断





21. 2000年1月13日



盖茨把CEO职位让给鲍尔默





22. 2000年2月17日



微软发布Windows 2000





23. 2000年7月7日



杰克逊裁定微软一分为二





24. 2000年9月26日



最高法院拒绝对一分为二的裁决举行听证,驳回到联邦上诉法院重申





25. 2001年9月6日



美司法部不再坚持让微软一分为二





26. 2001年11月



微软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和解





27. 2001年10月25日



微软全球发布Windows XP





28. 2002年8月



为履行和解协议,微软对商业模式和产品做出调整





29. 2003年6月23日



微软发布Windows Mobile系统





30. 2004年3月24日



欧盟对微软罚款6.13亿美元





31. 2004年4月2日



微软与Sun的反垄断纠纷和解





32. 2004年6月30日



美上诉法院批准微软与美司法部达成的和解协议





33. 2004年5月12日



欧盟法院拒绝微软上诉





34. 2005年5月12日



微软展示Xbox 360





35. 2005年7月1日



微软与IBM在反垄断纠纷上和解





36. 2005年11月11日



微软与RealNetworks达成反垄断和解





37. 2006年3月23日



微软宣布Windows Vista延迟,重组Windows部门





38. 2006年6月15日



盖茨宣布两年后退休





39. 2006年11月14日



微软发布Zune播放器





40. 2007年1月30日



微软发布Windows Vista和Office 2007


41. 2008年1月31日
微软宣布以446亿美元洽购雅虎


42. 2008年6月27日
盖茨正式退出日常管理,保留董事长职务。
发表于 2008-6-27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准备到中国来打救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7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弓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7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是善举第一站

只能说明受灾比较严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7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传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7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7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景仰....
那段有关滔滔长江和泛滥黄河的话,可以用给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7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主几时退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7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杯几时退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7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偶像级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7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笨丫几时告老
记得散完分再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7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第一哥,大家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7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丫头 于 2008-6-27 13:17 发表
水杯几时退休

等小梅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7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正式退休,我正式毕业:handshak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7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qoute]比尔•盖茨近日在接受英国BBC电视节目访问时表示,他将把自己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给名下慈善基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一分一毫也不会留给自己子女。这个消息在中国引起的关注比在美国还大,我看见很多报纸都报道了这个消息,话里话外透着的意思“你看看人家”。

确实比尔•盖茨的举动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比较扎眼的,放着世界首富不做,非要做个无产阶级,而且连自己子女都不照顾,这是什么样的情怀?可这在美国并不算很大的新闻,我在网上查了一下美国的新闻,讨论还没有中国多呢。

原因很简单,这种事情在美国见怪不怪了,很多在发家史上被称作强盗的企业家,出于虚荣心,晚年都会把钱捐出来,成立一个基金会。这既是避免自己的子女陷入堕落,也符合新教伦理的理性精神,而且资本家们只有靠这个才能名垂青史,今天老福特、洛克菲勒、卡耐基到底是干什么的,恐怕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了,可提起他们的基金会却是赫赫有名,在美国那几百年历史上,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成立基金会者称焉。在美国倒是希尔顿家族的继承人,希尔顿小姐,今天走光,明天磕药的放浪形骸更有新闻价值,让大家看热闹,谁叫你做守财奴,报应吧。

所以比尔盖茨把钱都捐了,在我看来,本身毫不奇怪,一般的大款,在鱼缸里养几条金龙鱼就算牛掰了,人家在家里的鱼缸里养一条鲸鲨。玩到这个份上,从个人消费来说,他已经不需要什么钱了,不捐了难道天天数着玩儿么?

让我觉得有些意思的,倒是比尔盖茨非常保守的、传统的、毫无新意的捐款方式——成立一个基金会。他绝对是一个有想像力和创性精神的人,作为一个有想象力的人,可以有很多花钱的方法。

如果他想满足权力欲,比如在太平洋上买下一个岛,命名为比尔盖茨共和国,自己当国王,再组织一个游说集团,说服联合国接纳其成为成员国,并实践比尔盖茨特色的治国理念。

如果赶时髦,他可以向中国一些企业家学习,组织一个墨西哥生态协会,拉一批人,去墨西哥沙漠种树,让墨西哥沙漠披上绿装,这可以防止墨西哥的风沙刮到美国,而且当地政府也会非常支持。

以他的财力,如果为了表现爱心,他可以从世界各地至少收养10万个孤儿,让他们都接受最好的教育,十万个人都喊他爸爸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

如果他热爱体育事业,他还可以把钱都捐给中国男子足球队,看砸上500亿能不能让中国足球队打进下一界世界杯四强,那样全中国的球迷都会为他欢呼,也是很拉风的事情。

而他却选择了在美国最没有创意的一种方式,成立一个拨款型的私募基金会,这样一个规模的公益基金会必然会聘请公益领域的专业人士来打理,用来资助有助于公益的社会力量,集中社会的思想来考虑金钱如何运用最能符合社会的福祉。这个基金未来必然超出他自己的控制,就像福特基金会这样的组织,今天的运作已经和福特家族的成员没有任何关系。这个安排说明比尔盖茨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局限,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家,他懂得一个朴素的道理,一个最善于挣钱的人,未必是最善于花钱的人,而这个道理就是西方国家民间公益力量得以发育的基石。

在这次地震后,中国的企业家们也大笔捐款了,有些人还给政府捐钱,不难想像未来中国也会有像比尔盖茨那样把自己身家财产都捐了的企业家,他们恐怕有很多迫切要实现的心愿。但也许大多数人学会比尔盖茨对待财富的理性和谦卑需要更长的时间。[/quote]
————比尔•盖茨为什么不自己花钱 / 郭宇宽

刚好昨天看到的一篇相关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7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被巴菲特超过了那个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7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社会作出贡献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7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52岁退休,是比较好的时机...
我52岁的时候也退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7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火星了
是我指示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7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翻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5-14 03: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