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称:广东工业大学新闻中心
指导机构:校党委宣传部校报编辑部
指导老师:张老师 陈老师 詹老师
简介:
广东工业大学新闻中心是在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的领导下,由校报编辑部直接管理的学生组织,是校报网的管理和维护以及提供稿件的社团,是大超网的主力成员,是校报稿件来源的辅助力量。
总部设在广工大大学城校区,并在广工大东风路校区和龙洞校区以及番禺商学院设立分部。
由原来校报属下三大组织(记者团、网络中心、摄影社)整合而成,汇集各组织的精英,集思广益,让这个新生的组织带有强悍的后盾。
宗旨:
充分发挥广东工业大学工科强校及其公共关系的优势,借助广东工业大学校报及校报网和大超网的媒介作用,为成员提供广泛的交流平台和宽广的活动空间,通过成员的积极参与,激发成员在从事传媒工作和文学创作方面乃至组织管理、宣传策划等方面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其创新意识,锻炼其工作能力,丰富其实践经验,并通过全体成员的努力,将新闻中心建设成为广东工业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和独树一帜的素质教育及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最终成为有特色、有影响的优秀大学生媒体组织。
团训:正气 敏锐 敬业 团结
正气,是我们的胸襟;敏锐,是我们的目光;敬业,是我们的精神;团结,是我们的力量。
新闻中心成员的权利:
(1)享有新闻中心内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对新闻中心所有成员有讨论、建议、批评和监督的权利。
(3)有权参加新闻中心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竞赛,接受业务培训。
(4)享有评选和被评选优秀学生记者的权利,以及获得有关工作经历证明和工作鉴定的权利。
(5)对老师安排任务有争取参与的权利。
(6)对部长的考核行为有监督的权力。
新闻中心成员的义务:
(1)遵守新闻中心内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新闻中心主席团决议,维护新闻中心形象,保守新闻中心秘密。
(2)向广大同学宣传新闻中心的宗旨、原则和活动。
(3)积极参加并完成老师和新闻中心交给的各项任务。
亮点列举:
校报网
校报网是新闻中心首要完成的任务,是新闻中心最为重要的平台之一,需要记者们能够完善这个平台。校报网分为“校区新闻、工大人物、适用信息、校园文学”等几大板块。校报网是接触面最广的平台,只要有网络,都可以看到这个平台的展示,这里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信息的传递,时事的讨论等。
热点专题。
《热点专题》是新闻中心最为深入调查了解校情民意,最为直接深刻传达学生心声的新闻报道。此栏目着眼于当前时下最为受学生关注的校内外热点信息,高度把握最为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时事动态,对新闻热点深入展开调查分析和研究,在报道校园时事动态的同时,向学生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热点专题》计划每月每个校区出版一期,每期宣传期限为一个月。热点专题以面积3*1=3平方米的彩色喷画海报形式出版,分别张贴于宿舍区专栏,具体张贴数量根据各校期具体实际操作,专题的主题可以三个校区不同,但是当三个校区主题一样的时候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并整体出版。
新闻视窗
《新闻视窗》是新闻中心捕捉新闻热点,把握资讯前沿,并以最快的速度,最直接,最简捷的方式将校园资讯展现于学生面前的特色业务;是实现学校部门与学生之间,外界与校内之间良性沟通的一条信息纽带。《新闻视窗》是校报网在网下的延伸,让更多的不能上网的同学能够在宿舍区第一时间直到学校内部发生的一些时事。此栏目以关注校园时事动态,服务于学校和学生为目的,不定期出版于学生宿舍的公告板上。
大超联赛等体育报道
大超联赛(全称是全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联赛)报道是在2005年11月份之后产生的,因为我校粤狮队参于了大超这个篮球赛事而且战绩辉煌,所以我们在每年的大超期间都会组织一支记者对篮球赛进行报道。同类型的还有大学生广东省联赛,每年根据战况和比赛地点选择性的去报道,能全程去跟踪则最好不过了。
传媒周
传媒周是根据我们自身特点提出来的连贯性的活动,借助于这个活动,提高我们新闻中心的影响力,同时也提高新闻中心的凝聚力。传媒周这项活动一般安排在开学的第一个学期记者节(11月8日)开始。活动紧扣传媒主题,紧扣记者相关活动,在活动中体会记者的神圣和自豪。
各部门简介:
秘书处:组织能力 负责管理总部与各校区支部的沟通 主持能力 活动策划能力 做事细心谨慎 礼仪
记者团:采访 新闻报道 专题制作 文章更容易被采纳(加分) 认识有名的人
网络中心:网管技术 审稿能力 校报网 校报驿站(在南国飘香首页左部有个动画链接) Dreamakes网站的合作 网易相册管理 “校报手机读”长期免费服务
宣策部:宣传策划能力 出海报 电脑技术提升 美编 会场布置
摄影部:没有相机要求 热忱即可 学习基本的拍摄技巧 看片会
通联部:与外联基本相同 内部联络 外部联络 赞助分红
校团委新闻中心和新闻中心有什么区别啊?
名字不同:校团委新闻中心和新闻中心
领导部门不同:前者是校团委管理的,后者是校党委宣传部校报编辑部管理的;
载体不同:前者是以网络(校团委网站)为主要载体,后者则以纸质印刷品(校报)为主体
部门设置不同:后者比前者分工更细
工作量:前者工作量较大而且枯燥,后者工作量较少,对学习影响较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