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生谈妥薪酬四妙招
1 x' w" ~5 _; R A “今年就业竞争激烈,求职时该不该谈‘待遇’?”据8020人才网了解,“待遇”问题眼下已成不少大学生求职时的“心结”,记者采访发现,四类学生对待“待遇”的态度各不相同。 y+ x+ O; F- m p6 U
未及考虑待遇
; i6 G2 c. z! k6 g) A; a+ F1 v$ O# O5 `$ a
作为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毕业生何孜渊坦言:至今还未顾及考虑待遇问题。她说,自己在求职中肯定会将个人兴趣放在首位,薪酬待遇则可以让步,“毕竟毕业前还会遇到很多机会,考研也是一种选择”。 7 {5 m/ ?% ?! x- s5 ~7 [# h! R
( K! x e7 ^/ \0 [" h$ f% O据了解,目前高校中像何孜渊这样,尚在考研和就业之间难以抉择的应届毕业生不在少数。 ! E% l- o) Y1 Z& a
不敢主动开口7 J3 X6 x/ V7 k# V0 j
& C+ v) o3 o) z( n$ S2 \+ j6 y& u! ^* Q+ x# N2 d8 u. T' I
与小何不同,某校市场营销专业大四女生文倩将求职列为眼下的首要事情,开学仅两个月,她已参加了三次面试。虽然她在校曾获得过数十项荣誉,但屡次在大型企业求职“碰壁”的经历,却令她不敢向用人单位开口谈待遇。
; g) J/ S; Y4 n3 ?8 u8 H( D; P& f- @9 p" F5 o8 f' L6 _9 K" L) a' q8 X* U
文倩说,她目前已和一家合资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并准备签约,可对方至今尚未向她提及待遇问题,她也不敢主动去打听。对此,她解释:“我对待遇没有奢求,况且现在就业形势并不好,能找份工作就不错了,这也是我家人的意见。”
- ~3 s/ V ^4 k4 y 不谈待遇怎能签约4 e7 t( p1 p3 N) F/ Z |% {
“签劳动合同前必须先把待遇谈清楚。”某高校在读硕士生小贾语气坚决地说。小贾是06届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当年便应聘去上海一家广告公司工作,试用期每个月的工资是1000元,转正后涨到了2000元。可在这家公司干了不到一年后,小贾便辞职回家,重新考回学校读研。她说原因很简单:“想通过读研,给自己重新‘定个价’。”
9 }9 _9 m. i2 |9 z. ]( o6 i. p8 U" f3 A/ c5 s& Q* B
小贾说,她当初应聘时,对方从没主动向她介绍过上岗后的待遇,出于“就业为先,发展为重”的心态,她也未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可转正后她才发现:虽然月薪比试用期翻了一倍,但在上海除去房租、电话费、伙食费、交通费等基本的日常开销后,2000元的月薪已所剩无几,一连几个月,她都没敢进商场。思来想去,终于痛下决心:考研跳槽。 8 I: @8 [2 h' T7 @
8 u3 u7 A! T. B8 ^8 T! k
在她看来,大学生初次求职一定要先与对方谈好待遇,不要寄希望用人单位主动给你一份满意的薪水,但要求也不能太高,能保障自己在当地的基本生活就行了,毕竟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 S. I: K* y8 W& x
谈不谈待遇是态度问题/ B4 t4 {9 i6 E: w* m
l* }3 E5 ^5 d, O! V2 F+ |& K: p “在求职时回避待遇,弄不好反而会降低对方对自己的评价。”毕业生刘统洲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也是一名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已于去年创办了一家颇具规模的网络服务公司,自任董事长。 + }" h3 o2 P$ W1 T8 L9 P" o/ V( e! I
) e# r. |, f! `; Q v. b y( k. Z
刘统洲说,他在招聘员工时,如果前来应聘的优秀毕业生有意回避待遇要求,他一律不予聘用,“因为一个人不懂或不在意自身价值,这本身就是一种缺陷”。他认为,大学生求职,首先应自信。敢于和用人方商谈待遇,便是个人自信心的一种表现,但“漫天要价”或“不断加码”式的待遇要求,则会令人感到好笑和反感。而求职时也要抱着与创业类似的心态,要有个人主见和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待遇问题,谈与不谈反映了自己对事业的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