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行,评电影之前不能不控诉太平洋影城,不然我恶气难吞。不知道太平洋影城是不是想走“全民看电影”路线,保证不管住在什么地方的人,都能看到电影,不然为什么非要把好好的电影院、光鲜的电影院、高档的电影院,开到一个个的山卡拉里??就算你想让住得远的人都能享受到高品质的观影环境,但是,人家摆明住这么远,就是不爱消费要清净了,会来看电影么???上次去京基百纳太平洋,我的天,这地方荒凉成这样,有人会看这么高消费的购物商场买东西么?有人会看70块一张片的电影么?真是一山还比一山高,今天去东海,那个凉哦,不仅周边凉,连商场里都凉,店铺关得七七八八了,更别说有人来看电影了。四楼电梯门一开,隐隐约约看到前方50米开外,模糊得写着“太平洋影城”。神经病啊!电影院开得这么偏僻找谁来看啊!!!没打车来是明智的选择,果然我迟到了,电影更迟。
~~~~~~~~~~~~~~~~~我是发烂渣的分割线~~~~~~~~~~~~~~~~~~~
进入正题,黄心妍小妹妹对不起啊,姐姐实在太啰嗦了,以下来表扬你。
有一些电影,看了之后说不出哪里不好,但是又说不出有多好,于是还是会说“其实还不错啦”。“《证人》还可以”,就是这么解释的。
电影开头的音乐很舒服,抱歉电影结束后忘记看配乐是谁写的。这个轻缓放松的音乐,从头至尾贯穿在电影里,每当你听了这么舒服的音乐觉得心情不错时,镜头就会“嘭!!!!!”得吓你一跳(要能亲口跟人说这话就好了,保准我能吓死你—_—|||)。其实这种结合,似乎是要故意麻痹你,但是我觉得不错,音乐好听。而影片里动、静镜头的切换,也和音乐一样。我喜欢慢镜头里的蓝天、红绿灯(至今想不通红绿灯的寓意,愚钝啊!)、元朗旧楼、茶餐厅里的凤爪烧卖。也喜欢被撞到飞起的汽车玻璃、狭窄的过道里捉摸不定危险。
电影节奏很紧凑,说一个连环扣的案件。小谢很卖力、家辉很凶悍,还有张静初、苗圃、廖启智、姜皓文、郭政鸿、钟舒漫,一堆堆人在你眼前转啊转,但是我相信所有的人看完回来,在脑海中浮现最多的,都是小MM吧。黄心妍、黄雪妍。
黄MMs好可爱哦!!!!!一开始出场就要扮死人的大孖黄雪妍镜头就只有车厢里的一点点,和后来在妈咪车里的两个镜头。但是MM很乖,很恬静的样子。小孖黄心妍算得上是主角,虽然出场没有小谢和家辉多,但是MM是片子的核心人物,赎罪、绑架、救人,都围绕她展开。印象最深的,是她总是满头大汗,大眼睛碌碌转。找妈妈的时候,眼神惊恐;逃走的时候,机灵勇敢。没有一点做作的感觉。我很难想象一个小孩,她是怎么演戏的。她不能像大人一样演内心戏,也不能假装这不是拍戏,她怎么能控制自己不去“演”,而是“做到”。MM真的很不简单,最重要是,可爱可爱可爱!!!很乖!
第一次看小谢演得这么卖力,也许跟我从来没看过(或者看过忘了)他的电影有关,只记得他的“步惊云”配音,那个实在……咳咳。不过必须承认,小谢的功课分数挺高。可能和他做了爸爸有关,他看MM的眼神,他和MM碰头的动作、抱着MM的眼泪,都让人能感受到他温暖的心。不过小谢的出场实在太搞笑了。一班老演员坐在茶楼里喝茶,一个个都是老戏骨,眼里眉间都写满故事,喝茶说是非,然后大家呼喝一声“头儿来了”。小谢黑着脸就出现了。旁边立即有人笑:“根本不像嘛!”另外,对于小谢在片中过分激动的表现,不知道是不是借电影发泄心中的怨气呢?(偷笑)
张家辉已经无需再多评价了,相信他也不需要别人再认可他,因为他清楚,大家都不能不认可他了。不过还是得说一句,这里面的家辉实在太恐怖、太凶悍了!
张静初的感觉没有《门徒》里好,我喜欢那个神神叨叨的她,这个歇斯底里的角色没有太大的突破,而她毕竟不是母亲,她不会了解一个母亲的心情的。
之前和苗圃聊天,她说和谢霆锋没什么对手戏,但是死都不肯说演的是什么。我很肤浅的,我不知道究竟植物人有多难演,我只知道,她和杀手经纪人讲数的那个“发烂渣”样子,其实没什么特别。刚上网看,说她“仅凭眼神和手指征服观众”,说这话的人真不负责。征服观众的是MM好伐?
最后提一下郭政鸿(演小谢表哥那个),好惨啊。刚看电影的时候,旁边旁边那人问旁边的:“这人叫什么名字?”旁边:“不知道。”郭政鸿在TVB当三、四线演员的时间估计都快和我的年龄差不多了,演技和智叔一样无需质疑,但是他很少拍电影,更说不上拿些什么配角奖,所以很少人认识他。像他这种在TVB永远没机会上位,又基本上没机会拿配角奖的演员,其实他们追求什么呢?
看到很多人把它和《保持通话》放一块比较,其实我觉得它比《保持通话》要好。其一,它的剧本是原创的;其二,至少它逻辑上没什么硬伤,不像《通话》,从头到尾你都会问:干嘛不报警?当然,《保持通话》还是很好看的,在场面上、大S、古仔,都不错。 |
|